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基于BICOMB的文献计量分析

    蒋玉婷李可青邹冬生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 2020-2022年的212篇关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文献为样本,运用BICOMB可视化和SPSS 27.0热点聚类方法,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进入了需要跨学科集成和研究机构间加强合作的平稳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乡村景观规划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三大热点研究主题;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未来趋势,将聚焦于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的质量改进.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LDA模型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挖掘与热度演化分析

    冷奇兵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精准识别乡村振兴研究的主题与热点,有助于在新发展阶段下面向农村地区开展精细化研究提供基础.以SCI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的13 184条文献摘要为研究对象,使用词云图和LDA主题建模的方式分析了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热点主题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学者们最为热衷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和乡村体制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宏观方向的研究,而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和农村土地等具体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展.

    乡村振兴主题挖掘热点LDA模型文献计量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和实践路径研究

    刘金林刘燕
    245-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赋能.从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和实践路径3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通过协同共享效应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打破时空界限,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共生的价值;存在数字农业人力资源短缺、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不足、农业经营分散现象普遍的困境;实践路径为打造专业化数字农业人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科研创新、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产品标准.

    数字经济农业高质量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大国农匠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祝伟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对乡村人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严峻,急需锻造一批情系"三农"、扎根乡村、振兴产业的高水平乡村人才——大国农匠,以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基于对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履历信息的分析,阐释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大国农匠的内涵特征及其培育的价值意义,从培育客体、培育主体和培育方案3个方面分析大国农匠培育体系,进而提出大国农匠培育的实践路径.

    农业现代化大国农匠培育

    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砚山县的农户调查

    陶妍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生产经营零散,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依据云南省砚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受教育年限、承包地块的面积、承包地块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户所在区位对农地转出有显著性影响.②年龄、职业类别、承包地距离、家庭总人口数以及务农人口数对农地转出意愿影响不显著.农地转出意愿是受到承包地块特征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盘活农地承包流转,提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需要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入,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农户调查

    提升农民相对贫困治理能力的实践路径——以吕梁山护工为例

    何璐瑶
    253-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相对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承担相应的责任,更需要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吕梁市通过大力发展和培育吕梁山护工,加大技能培训,探索走出一条帮助贫困人口掌握技能、实现就业、脱贫致富的路径,不仅为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探索了新的发展渠道,更为提升贫困人口能力素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进而为探索新时代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形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贫困治理现代化相对贫困转移就业吕梁山护工

    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刘军刘文武王金娜王俊华...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链发展、积极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政策建议,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建议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晨刘小三吕伟生李子婧...
    259-262,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在农业发展中的纵深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具备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潜力,但现阶段农业的绿色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农业资源保护、低碳产业构建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农业产业结构、科技服务水平、特色产业发展、绿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农产品提质提量、加强生态功能修复、加大引才育才、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实现绿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加快江西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江西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研究

    刘凌峰魏春柳
    263-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研究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困境;推进环保法治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坚守自然生态边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3个方面论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旨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舒城县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唐先路翟年祥
    26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后期,农村社会救助面临着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的目标和任务,这就需要完善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鉴于此,以六安市舒城县为例,在回顾有关学者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总结,剖析六安市舒城县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成效以及挑战,进而在资金保障、网络安全、队伍建设、组织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农村社会救助乡村振兴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