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银柴胡继代快繁培养基的优化

    李天顺张倩代晓华
    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银柴胡种苗繁殖周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方法]以银柴胡不定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比继代快繁培养基中6-BA、NAA、蔗糖浓度对银柴胡不定芽生长的影响,探究最佳培养基培养配方.[结果]通过回归模型方程的分析并结合实际验证,MS+6-BA 2.04 mg/L+NAA 0.27 mg/L+蔗糖18.54 g/L为银柴胡继代快繁最佳培养基.[结论]以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快繁,银柴胡不定芽生长评分可达86.70,继代快繁效果较好,可为银柴胡种苗高质量、短周期快繁提供依据.

    银柴胡组培继代培养基Box-Benhnken响应面法

    卤水黑豆豆腐制作工艺研究

    司玉君陈雪曹其聪姜官恒...
    186-18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豆为原料,盐卤(MgCl2)为凝固剂,进行卤水黑豆豆腐工艺研究.通过液料比、MgCl2用量、煮浆时间、点浆温度、静置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豆腐制作较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出最佳工艺为黑豆:水1:9磨浆、MgCl2添加量为2.0%~2.5%、点浆温度80℃、煮浆时间3 min、凝固时间5min,研制出的黑豆卤水豆腐出品率高、口感好、营养丰富.

    黑豆盐卤(MgCl2)豆腐

    MALDI-TOF MS在不同禽肉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方志娟李晓芹张雪婧沈麒亮...
    189-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检测不同禽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构建不同禽肉蛋白质分子指纹图谱标准数据库,对不同禽肉进行鉴别.[方法]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净化后用MALDI-TOF MS法测定.采用ChemPattern软件对不同禽肉蛋白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识别模型.[结果]鸡、鸭、鹅3种不同禽肉之间具有明显差异.首次建立不同禽肉蛋白质分子指纹图谱标准数据库,可一次性对每个样品中鸡、鸭、鹅等肉源性成分进行同时分析.[结论]建立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鸡、鸭、鹅源性成分鉴定系统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不同禽肉中鸡鸭鹅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别.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动物源成分检测禽肉

    含油固体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检测方法优化

    叶湖李晓芹方志娟金萍...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和优化国家标准GB 5009.32—2016中含油固体食品9种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1~2倍体积石油醚浸泡4 h提取油脂,滤纸过滤后,滤液氮吹至石油醚挥发完全.浸提的油脂用乙腈直接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色谱柱(100 mm×3.0 mm,2.7μm),以0.5%乙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9种抗氧化剂在18 min内完全分离,有效缩短分析时间,且信号响应强度增加.在薯片样品中进行方法学验证,20、40、100 mg/kg 3个加标水平,9种抗氧化剂的回收率为75.2%~104.7%,RSD均小于1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检测周期短,适用于固体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测定.

    含油固体食品抗氧化剂检测方法优化

    基于气象因素的日光温室蓄放热研究

    张传坤李风晶李广王晓...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引进喀什地区后蓄热保温性能降低的原因,以气象学土壤热量收支平衡理论为依据,对2000—2020年越冬季潍坊市和喀什市的气象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喀什市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潍坊市的92.94%、91.55%~94.77%.喀什市白天最高气温比潍坊市最高气温低3.79℃;喀什市夜间最低气温比潍坊市最低气温低3.50℃,日光温室夜间放热量多.喀什市日光温室蓄放热更容易失去平衡,温室温度降低;外地引进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后,要对采光面倾斜程度、温室跨度、温室保温被厚度等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地区的气象条件.

    气象因素日光温室蓄放热平衡

    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

    吴金凤张燕高峄涵齐延鹏...
    200-20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以烟支长度分别为60、66和72 mm的样品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的加热曲线参数进行抽吸,测定了加热卷烟逐口动态吸阻和主流烟气气溶胶捕集量(ACM)以及烟碱、甘油、水分的逐口释放量,分析了单支逐口烟气释放量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并研究了其对主流烟气中烟碱、甘油和水分转移率以及单位质量烟草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支同口序逐口抽吸动态吸阻增大;逐口烟气主要成分释放稳定性递增,烟气中的ACM、烟碱和水分释放量递增,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释放量最低,烟支长度72mm卷烟最高.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碱和水分在卷烟烟气中的转移率下降,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转移率最低.当烟草段长度为30~42 mm时,不同烟支长度加热卷烟逐口烟气中ACM、烟碱、甘油及水分释放趋势基本一致.

    加热卷烟烟支长度烟草段逐口释放

    云龙县2013—2021年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杨素娥字善生杨春红
    204-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云龙县4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3—2021年逐小时降水数据资料,分析云龙县近9年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龙县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极其不均,局地性特征明显,出现频次自西南向东北呈多—少—多的分布态势,短时强降水以20mm/h≤R<40 mm/h为主,R≥50 mm/h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在2017年开始隔年出现.云龙县短时强降水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日变化,主要集中在7—8月,易出现在16:00—次日05:00,最易出现在16:00—22:00.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云龙县

    六堡茶群体种种植气候适宜性研究

    叶瑜匡昭敏黄恩恩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梧州六堡茶群体种为对象,筛选了有效积温、干燥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等气象数据,构建了六堡茶群体种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空间分析模型,绘制出六堡茶群体种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梧州市大部地区是六堡茶群体种种植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说明梧州市的气候非常适宜六堡茶群体种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梧州市茶产业的种植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六堡茶群体种气候适宜性区划

    基于PVAR模型的农业生产托管·人工成本价格与水稻产量动态研究

    段昌忠
    2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20年长江流域省市有关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引入农业生产托管、人工成本价格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和人工成本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产托管对水稻产量有负向冲击影响,但冲击较小且平稳;人工成本的增加会提高水稻产量,对水稻生产托管的影响短期内不显著;水稻生产托管、人工成本和水稻产量三者之间存在动态交互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农业托管体系、降低水稻人工投入、提升水稻规模化水平等建议,以促进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生产托管人工成本水稻生产托管PVAR

    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灾害风险脆弱性实证分析——以苏尼特草原区为例

    塔娜何永哲
    217-220,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牧场作为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害的承载体,通过家庭牧场草原灾害风险评估在正确识别灾害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认知灾害风险,分析灾害造成的危害及损失,牧户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风险决策与处置.对研究区域内110个家庭牧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以期通过对家庭牧场风险评估,让牧户能够更加了解面临灾害风险的可能性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决定风险最优处置策略.对草原牧区家庭牧场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不仅为家庭牧场做好灾害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做到"精准"防灾减灾,针对不同脆弱等级的牧户防灾减灾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确定重点,差异化推进,不搞"一刀切",做到风险防范与发展相融合,对全面提高草原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

    家庭牧场草原灾害脆弱性分析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