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角蒿和黄花角蒿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盐分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马英杨怡然曾彦军
    41-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sinensis)和黄花角蒿(I.sinensis var.przewalskii)种子的萌发特征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参试角蒿和黄花角蒿种子都具有快速萌发的特征,但它们的适宜萌发温度和萌发抗逆性存在一定差异.角蒿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5℃,黄花角蒿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5℃和20/30℃.相对而言,角蒿种子对盐分和干旱胁迫的抗逆性更强.此外,角蒿种子在形状、大小、千粒重和生活力等方面均优于黄花角蒿种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2种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利用效率.

    种子萌发休眠温度生活力

    不同处理对百合鳞片扦插诱导小鳞茎的影响

    唐文锦孔祥凤高丽何恒斌...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百合扦插繁殖技术体系,筛选出合适的扦插处理组合,以百合新品种"骄阳"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基质配比和肥料处理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鳞片位置对其鳞片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珍珠岩更有利于小鳞茎的生成,纯蛭石有利于小鳞茎发育和后期根系生长,复合肥作底肥并不适用于其扦插繁殖;最优基质配比+肥料组合为纯蛭石+水溶肥处理,其所生成小鳞茎较多,且小鳞茎直径最大、生根数量最多、根长最长;外层鳞片有利于小鳞茎生成,中外层鳞片利于小鳞茎发育和后期根系生长;IBA的扦插生根效果优于NAA;最优鳞片位置+生长调节剂组合为中层鳞片+IBA 200 mg/L,其所生成小鳞茎较多,所产生的小鳞茎直径较大,且生根数量最多、生根较长,研究结果为百合新品种"骄阳"的种球繁育奠定了技术基础.

    百合鳞片扦插基质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

    降解地膜对旱地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武耀平刘远超赵殿峰王雯...
    52-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降解地膜对旱地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厚度为0.010 mm普通聚乙烯地膜(T1)、厚度为0.008 mm的PPC降解地膜(T2)、厚度为0.007 mm的PPC降解地膜(T3)、裸地栽培(CK)4个处理,观测不同覆膜处理对陕北旱地春玉米农田的土壤水分、温度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在0~25 cm土层中,覆膜处理较CK的土壤温度高1.9~5.0℃,且T1 处理的土壤温度最高;在0~10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T1>T2>T3>CK,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CK高10.7%~19.3%.T1处理和T2 处理的千粒重分别较CK显著提高14.3%和7.4%(P<0.05),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9.1%和14.1%(P<0.05),且T2 处理的春玉米秃尖率最低.各处理的春玉米水分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2 处理有助于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品质,可作为陕北春玉米绿色高产栽培的适宜覆膜材料.

    降解地膜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春玉米产量

    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汞含量的影响

    高翠翠王道涵王营军汤家喜...
    55-5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生物炭影响下土壤和植物中汞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以章古台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汞、不同浓度梯度的生物炭,对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浓度外源汞处理下,土壤汞残留率、植物体内汞残留率和富集系数均在生物炭添加量为16.0 g/kg表现较好效果;当外源汞浓度为16.0 mg/kg,生物炭添加量为16.0 g/kg,土壤汞残留率提高,达到47.204%,植物体内汞残留率最小,为37.193%,富集系数最低,降至0.844.外源汞浓度为32.0 mg/kg,土壤汞残留率提高了7.949百分点;外源汞浓度为4.0 mg/kg,植物体内汞残留率降低了12.145百分点,富集系数减少了0.734.[结论]生物炭可以把汞钝化在土壤中,具有修复和改良汞污染土壤的特征,且添加量为16.0 g/kg效果较好.

    土壤植物生物炭汞污染汞含量

    南腊河与昆磨高速交汇河段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赵玉姣张铭枭黄松茂武祥伟...
    59-6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南腊河与昆磨高速交汇河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交汇处桥梁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开展了资源调查.3 个采样点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57种,硅藻门物种最多,有27种,表现为明显的河流相;浮游动物26种,原生动物、轮虫占绝对优势;底栖动物34 种,各采样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日本沼虾和萝卜螺;调查区域共采集到鱼类5目12科26种,以鲤形目的鱼类占绝大多数,鲤科鱼类为主体鱼,占本目的82.35%,南腊河流域的鱼类以定居型土著鱼类为主,多产黏沉性卵,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南腊河与昆磨高速交汇处的桥梁建设对水生生物会造成局部影响,但对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水生态系统影响的程度来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仍须对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继续监测,为今后保护区鱼类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南腊河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

    土壤修复菌剂对设施茄子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爱冬刘锦逵肖凯王圣洁...
    65-6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崇明青茄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外施不同量的土壤修复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茄子产量、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并验证其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修复菌剂处理提高了茄子产量,增加其商品果率、茄子果实品质,同时提高土壤各理化指标,对土壤起到良好的修复效果.综合茄子产量及品质,选择施用2 250 kg/hm2 土壤修复菌剂处理为最佳改良施用量.

    土壤修复菌剂茄子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罗优韩天华蒋朝臣和翌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麦、玉米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常发性病害发生流行、烟草农艺性状、烟叶经济和化学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还田+常规烟草复合肥(CK)、常规烟草复合肥+6 000 kg/hm2 大麦秸秆还田(T1)、常规烟草复合肥+ 6 000 kg/hm2 玉米秸秆还田(T2),测定烟株移栽后土壤化学性质、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和化学性状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结果]T2处理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31%、44.19%、26.09%和130.35%,T1、T2 处理促进了烟草农艺性状;田间气候斑点病、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CK>T1>T2,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现为CK>T2>T1;T1、T2 处理提高了烟草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C3F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为T2>T1>CK.[结论]大麦、玉米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烟草农艺性状和烟叶化学性状,降低病害发生流行,有利于优质清香型烤烟形成.

    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农艺性状烟草生长发育病害

    基于InVEST模型的毕节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董奎董平单绍朋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毕节试验区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研究 30 年来试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并采用In-VEST模型估测试验区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分析试验区在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背景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毕节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主要转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草地主要转为耕地和林地.1990-2020年毕节市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在51.21×107~52.37×107 t,总体呈增加趋势,碳储量总量增加1.16×107 t,年均增加0.04×107 t.毕节市碳储量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趋势,1990-2020年林地和建设用地碳储量增加,耕地和草地碳储量减少.

    土地利用类型InVEST模型碳储量生态系统时空变化

    咸丰县域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分析

    张驰孙佩康全国王雯雯...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地形地貌因子(主要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NDVI、土地利用类型四大类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及多因子加权叠加的方法,利用Arc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咸丰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各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咸丰县综合生态敏感性强度整体上由西北和东南向中部降低,研究区的极低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依次为0.87%、14.96%、27.89%、35.51%、20.77%.

    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综合性评价加权叠加咸丰县

    中国虎纹蛙多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

    乔芬邵伟伟马力林植华...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中国虎纹蛙高质量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用于该物种的鉴定以及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方法]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从中国虎纹蛙部分基因组中筛选出33个三核苷酸重复、42个四核苷酸重复和1个五核苷酸重复微卫星位点,共76个多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所有位点对浙江丽水学院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人工饲养的种群(n=30)进行了扩增和基因型分析.[结果]每个位点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4 个(2~7 个)和0.514(0.164~0.822),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0~0.97和0.18~0.82.有2个位点(THC141和THC377)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在11 个位点中发现了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结论]这些新筛选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虎纹蛙的遗传多样性和开展遗传育种,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开展分子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中国虎纹蛙多碱基重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