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研究

    滕翠琴李锦锋庞月兰江智艺...
    174-17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陈化年份分别为1、3、6、9年的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特征、品质化学成分、香气主要成分均有差异.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茶叶色泽由黑褐光润—黑褐—灰褐色转变,茶叶条索逐渐松散;茶叶汤色呈橙黄—橙红—红—红浓的变化趋势;茶叶最初的栗香消退,逐渐呈现陈香、参香;茶叶滋味最初的苦涩味消退,由浓厚转变为浓醇;叶底颜色由嫩绿—红褐—棕褐转变.9年陈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化学成分比1年陈的水浸出物降低16.2%,茶多酚含量降低34.1%,咖啡碱含量增加10.5%,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74.1%,茶氨酸含量降低98.9%,茶红素含量降低17.1%,茶褐素含量增加了248.2%,茶黄素变化不大.3年陈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组成种类比1 年陈明显下降,从56 种下降到 45种.1年陈、9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化合物为主,3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碳氢化合物为主,6 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酮类、碳氢化合物为主.

    传统工艺六堡茶陈化品质

    不同产地隔山消品质评价

    杨鑫嵎刘宁吴金伟王鑫...
    178-18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滨海、安徽大别山、湖北黄冈、贵州黔东南、四川西昌5个产地的隔山消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5个产地的隔山消36种指标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产地中以四川西昌产隔山消品质最优.

    隔山消不同产地营养成分有害成分品质评价主成分分析

    花青素盐焗碧根果的预煮液配方及热处理时间研究

    邱敏宋雨霏宋家臻狄大凯...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休闲树坚果的营养价值,以花青素盐焗碧根果为开发对象,在预煮液配方中固定花椒、八角、桂皮的添加量分别为 1.5%、3.0%、4.0%(W/W,下同),研究预煮液中花青素、食盐、柠檬酸的添加量以及保湿干燥时间和高温焙烤时间对产品感官与花青素保留率的影响.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花青素、食盐、柠檬酸的添加量分别为8.0%、12.5%、0.6%时,碧根果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花青素保留率可达63.54%;经95℃、160 min保湿干燥后,碧根果呈现出坚果香味,花青素保留率为40.88%;采用125℃、25 min高温焙烤后,所得产品较为酥脆,外形良好,花青素保留率为36.97%.该研究结果可为花青素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碧根果花青素盐焗柠檬酸干燥焙烤

    云南紫山药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前景

    孙志刚陈友祥陈强刘永刚...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云南紫山药茎叶的营养、功能成分和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紫山药茎叶中除蛋白质(157 g/kg)、脂肪(9 g/kg)、碳水化合物(666 g/kg)、粗纤维(309 g/kg)、灰分(96 g/kg)和能量(14 320 kJ/kg)等常规营养成分高外,还含有丰富的尿囊素(5.3 g/kg)、多酚(2.7 g/kg)、粗多糖(25.9 g/kg)、16 种氨基酸、氮(25.1 g/kg)、磷(2 887 mg/kg)、钾(3 340 mg/kg)、钠(6.58 mg/kg)、钙(9 023 mg/kg)、镁(2 293 mg/kg)、锰(210 mg/kg)、锌(29.7 mg/kg)、铁(122.6 mg/kg)、硼(28.8 mg/kg)、钼(0.182 mg/kg)、β-胡萝卜素(1 413 μg/g)、维生素E(73.6 mg/kg)和烟酸(31.12 μg/g)等成分,其地上生物量较高,在生长中可修剪下一部分茎叶和在秋季后采收利用,幼嫩的茎尖作蔬菜食用,叶片制成紫山药茶饮用,茎叶作为饲料可提高肉质和品质,对功能成分进行提取加工生产营养保健品、食品和药品,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紫山药茎叶营养成分开发利用

    基于矿物元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烟叶溯源

    苏赞林涛胡逸超程新胜...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烟叶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关于烟叶溯源的特征指纹图谱,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结合微波湿法消解分析种植于5 个不同地区土壤的25 个烟叶样品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对所得到的元素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判别分析.[结果]种植于不同地区土壤的烟叶中矿物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2个主成分能够充分反映原始数据信息,并且利用对烟叶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分析,实现了种植于不同地域土壤中烟叶的产地溯源.结合Fisher判别分析进行验证并用"留一法"进行交叉检验,得到了理想的验证结果,其正确判别率均达到了100%.[结论]基于烟叶中矿物元素含量的特异性差异可以对烟叶进行正确的溯源分析.

    烟草矿物元素化学计量学地理来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

    不同碳氮比对园林废弃物堆肥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李霞孔祥奕张雪茹王淼淼...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CO2、CH4、N2O)及氨气(NH3)排放量大的问题,研究不同碳氮比对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NH3 排放的影响,以期为降低堆肥产生的温室效应和NH3 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园林废弃物中添加不同质量的鸡粪,调节堆料碳氮比至 25、30和35,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对堆肥过程中的NH3 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测;采用标准方法对堆料的pH、有机碳、全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堆肥后所有处理组堆料均达到腐熟标准;园林废弃物堆肥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 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为主,堆肥过程中 CO2 排放量存在明显差异,碳氮比分别为 25、30、35 的处理组CO2 平均排放量分别为5.47、9.32、19.19 g/(kg·d),可见堆肥的温室效应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升高;NH3 排放量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碳氮比分别为25、30、35的处理组NH3 平均排放量分别为680.03、442.69、193.54 mg/(kg·d).[结论]在园林废弃物好氧堆肥时,碳氮比可以明显影响温室气体和NH3 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升高,NH3 的排放量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所以在堆肥时要根据需求综合考虑这2项指标来确定碳氮比.

    园林废弃物氨气温室气体碳氮比

    新能源农机用双永磁游标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黄志凡罗向平徐艳婷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低铁耗,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直驱应用领域.针对新能源农机用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多和转速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提出的控制策略采用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可同时选择2个任意电压矢量组合作用,扩大了电压矢量的选择和幅值调节范围,可进行更准确的电流控制.同时,考虑系统延迟,在预测控制中加入电流延迟补偿环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电流谐波和转速波动,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延迟补偿新能源农机

    1961-2020年宜昌市风速变化特征研究

    龚玺徐金阁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宜昌市1961-2020年逐日2 min平均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揭示三峡局部地区长时间序列风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 60 年来宜昌市年平均风速有增大的趋势,递增率为0.084 m/(s·10 a);四季平均风速均呈略增大趋势,四季气候倾向率相近.8月平均风速增大最快,6 月平均风速增大最慢.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得出宜昌市年平均风速在1971、1996和2013年发生突变.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风速变化有周期性规律,其第一主周期为32年.

    风速变化特征气候倾向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宜昌市

    "两山"理论下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

    杨立萍骆世侠徐园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分析"两山"理论科学内涵、相互作用以及对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的阶段意义的基础上,采用AHP-FCE模型,从五大维度、20个具体指标构建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目前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处于"良"的阶段,新疆在践行"两山"理论过程中,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为进一步加快实现新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两山"理论AHP-FCE模型经济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王焱王见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现阶段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厘清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合理规定政府干预边界、探索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健全风险防范与监管机制以及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4 个方面的建议,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水平.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乡村振兴市场化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