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伦

双月刊

1001-2443

xbysq@mail.ahnu.edu.cn

0553-3869664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环境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本刊现已被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I.Math)》、俄罗斯《文摘杂志(AJ)》摘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湍流退化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吴晓庆
    301-305,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湍流退化图像复原技术旨在解决成像系统中因湍流效应引起的图像模糊和失真问题.本文介绍了湍流对图像影响的多种模型,包括Kolmogorov湍流模型、移动平均模型、Zernike多项式模型和平均结构函数模型.重点介绍了退化图像盲复原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最新研究进展、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图像复原技术研究的方向.

    湍流退化模型图像盲复原深度学习

    一类指数型三种群差分生态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王长有杨涛陈华汪栖羽...
    306-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群动力学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单种群及两种群的差分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对三种群生态差分系统的研究工作还未见发表.本文研究一类指数型三种群生物差分系统.首先,利用迭代方法及不等式技巧证明了该系统的每一个正解都是持久的和有界的;其次,利用不动点理论证明了该系统正平衡点的存在性;最后,利用线性化理论、Rouche定理及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获得了确保该生态系统正平衡点渐近稳定的若干充分条件.所得结论推广了参考文献[20-24]中的相应结果.

    生态系统有界性持久性平衡点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乙醇二元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周琳徐建强朱光来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常温常压下水/乙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得到了不同浓度下二元体系的密度、自扩散系数、超额摩尔体积和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摩尔分数的增加,二元体系的密度呈递减趋势,超额摩尔体积则先减小后增大且存在最小值,而乙醇的自扩散系数增大;结合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可知,在乙醇低浓度时,水分子间的氢键网络结构较强,乙醇分子分散于其中,而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乙醇-乙醇分子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形成自己的氢键网络,而水分子仍倾向于自聚集,两种氢键网络相互交错.

    分子动力学模拟热力学性质水/乙醇二元体系径向分布函数

    金纳米星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

    康西巧王曼袁阳涛米佳佳...
    320-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纳米星(Au Nano-stars,AuNSs)由于表面具有众多尖角结构,能显著提高SERS信号强度,已在农药、生物、医药等检测领域展现出潜在应用优势,其可控制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种子生长法来制备AuNSs,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氯金酸(HAuCl4)的体积实现AuNSs粒径调控,然后讨论其SERS性能.形貌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性能测试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激发波长633 nm.结果表明,控制反应过程中的HAuCl4 的体积可以有效实现粒径从约80 nm到800 nm有效调控,制备的AuNSs形貌均一,对四种常见探针分子(R6G、MB、MG、CV)均有很强光谱响应,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同时简要讨论了AuNSs粒径对SERS光谱的影响规律,可为实际样品检测时SERS基底的选型提供参考.

    SERS金纳米星可控制备SEM

    飞秒激光与金刚石相互作用机理仿真和实验研究

    韩蕊
    326-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飞秒激光与金刚石的相互作用机理,本研究针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单晶金刚石,基于COMSOL Multiphysic仿真软件,采用能量守恒公式和傅里叶热传导定理公式,建立基于温度场的飞秒激光加工单晶金刚石仿真模型,研究激光平均功率、激光扫描速度、激光重复频率和激光脉冲有效个数四个影响因素对金刚石流道宽度和深度形貌的影响规律.并搭建了飞秒激光加工实验平台,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多脉冲加工金刚石,作用过程分三个阶段:弱烧蚀石墨化阶段、强烧蚀气化阶段以及稳定阶段.获得飞秒激光系统的最佳加工参数:平均功率(Pavg)为5~10 W,重复频率(f)为50~200 kHz,正焦,光斑重叠率为63%~85%,脉宽最小.

    单晶金刚石飞秒激光烧蚀温度场

    肠肾虫感染的黑斑蛙外周血血细胞指标变化

    王琴苏洁洁李莉张盛周...
    33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斑蛙具有极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我国近年来养殖蛙类的主要品种之一.肠肾虫是蛙类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本研究采用显微镜细胞计数、常规瑞氏染色的方法,对肠肾虫感染的黑斑蛙外周血细胞的形态计量学、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瑞氏染色显示,寄生虫感染对黑斑蛙血细胞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细胞计数显示,感染组黑斑蛙红细胞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白细胞数量、血栓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5).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极显著上升(P<0.01),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本研究结果和已有的文献报道,本研究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黑斑蛙肠肾虫感染检测的重要指标.

    黑斑蛙肠肾虫血细胞白细胞比例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侯仔依骆文慧麻金继
    340-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发展占用大量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客观、精细地定量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对实现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原理,选用MODIS相关数据集及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数据集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干度、丰度共五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指标,定量评估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接着从像元级、城市级、区县级三个尺度分析长三角地区2001―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使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长时序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南北、东西走向的空间格局差异大,初步分析该现象与城市的经济水平、地形地貌及气温等有一定的关系.②结合长时序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由2001年发展至今,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③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聚集特征出现"三分局面",南部地区以浙江省地区为主,呈现明显"高-高"聚集特征,北部地区以安徽省北部为主,呈现"低-低"聚集特征,而东部地区以上海市为主及其周边地区总体上为"低-低"聚集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空间分析

    基于环境正义的旅游社区居民环境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

    黄从慧王群
    35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旅游环境影响、环境正义、环境责任行为等6个变量构建旅游地社区环境责任行为测度模型,以黄山风景区4个门户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自然环境感知对互动正义、环境责任行为有正向影响,生活环境感知对环境正义有正向影响,环境正义对环境责任行为有正向影响.自然环境感知对分配正义、程序正义正向影响不显著,生活环境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正向影响不显著.②自然环境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最大,随后依次为程序正义、分配正义、互动正义.③对4个门户社区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模型中假设关系在4个门户社区存在差异;采用平均值法来评估不同门户社区在各个维度及其具体指标上的得分情况并进行比较,其中南门汤口总体得分最高,北门耿城位居第二,而西门焦村总体得分则相对较低,东门谭家桥总体得分最低.

    旅游环境影响环境正义环境责任行为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

    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的现实困境及纾困之道

    王结春谢琴罗天辰王鹏...
    363-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排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女排精神的内涵、弘扬女排精神的现实困境及纾困之道.新时代女排精神包含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永不言败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面临着错误观念盛行、学校及社会的宣传力度不足、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媒体"不负责"报道等现实困境.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正确引领价值观,形成情感认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传播效益;保证竞赛公平,合理商业化;加强媒体道德,拓宽传播深度等应对路径.

    新时代女排精神弘扬现实困境纾困之道

    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囿与纾解进路

    卢玉
    37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调研,从学科理论、学科资源、学科价值和学科建制方面总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取得的历史成效,重点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现实困囿和新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学科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在理论体系构建、学科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学科功能、学科建制方面成效显著.但学科建设仍然面临学科范式依附的困扰,学科外部建制尚待完善,学科成果转化的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纾解需要遵循新阶段学科建设的基础逻辑,通过深化学科基础理论根植、完善学科发展的外部机制、引导学科创新与对接现实需求,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现实困囿纾解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