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陈化钢

季刊

1671-6221

ahsyxb@126.com

0551-67316804

230601

安徽省做事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派路23号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读者对象为全国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臭水体水利治理措施探讨

    孙砚丁友斌刘欣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临泉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临泉县黑臭水体的现状及造成水体中氨氮浓度较高而溶解氧浓度较低的原因为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大气沉降污染,提出了设置人工湿地、建立缓冲带、闸坝群联合调度、河道疏浚、曝气富氧等治理措施.治理后黑臭水体的氨氮含量、溶解氧等黑臭特征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体黑臭现象被消除,证实了水利工程措施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可行性.

    黑臭水体成因分析水利措施生态修复

    放水设施新技术在宁国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程军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宁国市小型水库的运行现状,针对存在的斜卧涵放水口密封性差、虹吸管漏气等问题,采用斜卧涵铸铁放水口、非开挖定向钻技术等措施,处理了青龙塔水库、皇墓水库放水设施的险情,达到预期效果,并推广至其他小型水库.

    小型水库放水设施铸铁放水口非开挖定向钻技术

    石台县三合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裂缝处理探讨

    程从稳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石台县三合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情况和类别,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提出了裂缝处理措施和质量检测方法,分析并验证了处理效果.

    混凝土重力坝裂缝原因分析处理措施效果分析

    月潭水库坝址裂隙结构面调查及分析

    何艳华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月潭水库坝址裂隙结构面采用了地表地质测绘、钻孔电视录像以及勘探平洞内裂隙调查等方法,对坝基缓倾角裂隙结构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坝基抗滑稳定分析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

    裂隙结构面地表地质测绘钻孔电视录像勘探平洞

    轻型动力触探在可塑状黏性土天然地基验槽中的应用分析

    葛瑞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合肥地区天然基槽中可塑状黏性土同时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按照同一个行业检测规范,2种试验值估算的承载力特征值相差较大;通过拟合静力触探值与轻型动力触探数值的对应关系,利用安徽省地方标准中静力触探和承载力特征值的推荐公式,给出在合肥地区可塑状黏性土天然地基验槽中轻型动力触探数值与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关系表格,用于指导实践.

    轻型动力触探承载力特征值天然地基验槽

    免像控无人机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葛露露陈小辉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常受限于水域与多变的气候条件,测量环境复杂多变.为满足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需求,此类项目需频繁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文章以襄河口闸为例,探讨了免像控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该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水利工程项目地形图,其精度满足1:500大比例尺测图的平面精度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效率.

    免像控无人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测图水利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信息时代的跨界融合新思考

    王若琦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跨界融合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入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结合当前数字信息时代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了跨界融合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入策略,用以助力提升视觉传达设计质量.

    视觉传达设计数字信息时代跨界融合数据

    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润辉
    37-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例,从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职教集团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困境与纾解

    虚拟仿真赋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研究

    刘骏曹康乐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教育时代,如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推动传统实训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向.虚拟仿真技术基于虚拟现实、万物互联、算法匹配等技术逻辑,能够突破时空和资源的限制,解决传统实训教学"三高三难"等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现实困境,从政府、企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7个层面来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训教学的实践路径.

    虚拟仿真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技术逻辑实践路径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马俊俊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有着多方面现实意义.文章提出高职院校通过构建进阶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搭建专兼职结构化师资队伍、营造劳动育人校园氛围、以现代学徒制构建校企协同劳动教育体系等创新劳动教育路径,培养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劳动教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