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户外竞技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特色——以青海卫视《男生女生上高原》为例

    张誉允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户外竞技类节目逐渐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种娱乐节目类型.在户外竞技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是贯穿节目的脉络,它掌控着节目的整体节奏,影响着节目的总体质量,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青海卫视《男生女生上高原》为例,从四个方面,即思维敏捷、注重配合;循循善诱、鼓励选手;机智得体、风趣幽默;彰显个性、自成一派,浅谈户外竞技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特色.

    户外竞技主持人语言特色

    英汉颜色词"black"与"黑"隐喻与翻译

    李宜洁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隐含的意义有时是大相径庭的,如果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文化差异,就会引起读者误会,无法达到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文章通过的"black"与"黑"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隐喻对比与分析,用一些实例加以辅助,提出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

    颜色词文化隐喻

    浅谈维吾尔语祈使式的用法

    杨帆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祈使句是每个语言中典型的一种句型,其运用非常广泛.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般性会话含义中传达"说话者要听话者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指令行为,并运用相应的指令语气的句子叫做祈使句.其主要表达功能是说者动员听者对说者的要求加以实现.本文对维吾尔语不同人称祈使式的意义做了一系列的阐述,希望能对学习维吾尔语的同学提供借鉴.

    维吾尔语祈使式

    "互联网+"条件下的外语词汇学习平台的建设——以日语为例

    郑吉古帅杨晶晶韩立文...
    84-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信息技术基础的外语实验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开展并逐步取得成果.本项目旨在对现有外语实验学习平台、特别是词汇学习平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借鉴市场上的主流外语学习软件平台并分析其结构模式,立足于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主要以日语为例,研究"互联网+"条件下的外语词汇学习平台的建设方向,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实现产学研的结合.

    外语词汇学习日语平台构建

    动词Happen与"发生"的语义韵对比研究——基于BNC语料库和BCC语料库

    张晓凤高文成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此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动词 happen和"发生"在较大型的英汉本族语语料库中进行了检索并通过它们在语料库不同语域中的词频分布、检索行中呈现的高频搭配词及语境来对比分析语义韵差别,发现了两者在类联接上的高度相似,且在语义范围上的不完全对等现象.同时,本文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认知解读,并基于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理论(LCCM)对两词语义韵的多样性进行了解析.此研究希望能够在词汇教学及翻译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补充作用.

    语料库语义韵认知概念域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

    王楠竹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语作为语言体系中一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意义上具有整体性,能够精炼、形象、警辟、生动地表达丰富的内容,使得文章增姿多彩,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英语和汉语里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很多中英文成语都能相互找到对应的表达.本文就英汉成语的特点及其差异的探讨,相应地提出了几种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

    英汉成语对比翻译

    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以美国真实公示语为例

    张丽芳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真实美国公示语例子,基于"接受者为中心"翻译思想,系统探讨公示语翻译的通用策略.文章指出,公示语翻译应该视具体内容可分别采用借用、仿译、创译、综译和不译五种策略.作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公示语翻译始终要把接受者放在中心地位,其有效性应该经过接受者的检验.

    公示语真实美国语例接受者翻译策略

    纳雍方言本字考

    刘姣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方言中存在着许多有音无字的口语词,这些词的本字往往是汉语历史上曾经的通用字.对方言本字的考释,有助于汉字史研究和方言研究.文章主要根据古今语音演变的相关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用例来考证部分纳雍方言的本字.

    纳雍方言本字考证

    语言学视角下的主体性探究

    胡漫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语言学视角研究主体性,是对哲学概念主体性的发展性研究.它关注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我,表达自我的视角,情感和认知.

    主体性主体语言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在影视字幕中的翻译研究

    高蔚徐翰
    99-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言变成了青年一代的日常语言.随着全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西方影视作品传入中国,尤其是美国情景喜剧备受欢迎.在情景喜剧引进过程中英翻汉字幕中网络新词频频出现.运用目的论的指导,采用案例分析法从语用、语言、文化、新词本身的问题四个方面出发对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网络新词进行分析研究,就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为字幕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

    网络新词英汉字幕翻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