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爱情是个谬误》中Polly人物塑造的前景化语言分析

    张丽
    99-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文体学中的前景化语言分析为文学作品的鉴赏提供了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客观分析方法.《爱情是个谬误》中作者马克斯舒尔曼从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选择前景化的语言技巧从而成功塑造女主人公Pol y.

    《爱情是个谬误》前景化语言技巧Polly人物塑造

    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词研究

    刘立慧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词是由流行于网络交际中的词语或句子按照特定的方式紧缩而成的,在网络交际中十分常见.本文对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词进行归类,认为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词具有简洁性、自由性、多样性、时尚性的特点,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网络语言缩略词分类原因

    英语动物习语的特点及汉译策略

    赵艳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中的动物习语的形成与英国民族的社会背景、社会实践等有密切联系.有些英语动物习语的含义比较明显,有的则寓意隐晦,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所以,在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时,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本文分析了英语动物习语的形成背景及特点,并探讨了英语动物习语的汉译策略,以达到在翻译过程中,既忠实英语原文又使汉语读者深刻理解原文的目的,并能更好地体现"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英语动物习语形成背景汉译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辜鸿铭英译《中庸》的选择性适应

    朱萍
    107-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辜鸿铭《中庸》英译本因地道流畅、文采斐然在西方广为流传,被收入《东方智慧丛书》,并多次重印.对于辜译《中庸》,学者褒贬不一.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对辜译《中庸》进行解读和探析,得出了辜译《中庸》适应了辜选译《中庸》的生态翻译环境,适应性地选择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翻译策略,成功地完成了一部整合适应度高的译作,是儒家经典英译的典范.

    辜鸿铭生态翻译学中庸

    中美邀请回应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对比分析

    东文宣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比中美口头邀请回应言语行为在会话结构上的异同,查看当今中美的邀请回应话轮结构与二十年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是否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呈现多种邀请回应结构形式,即单轮、两轮、三轮结构模式并用,这个结果与前人发现的中国邀请以三分结构为主发生了变化;美国人依然只有一种典型的单轮结构.

    邀请言语行为会话结构

    日语自他动词与语态的关系

    赵冬梅李庆年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广义上看,日语自他动词、被动态和使役态都属于语态范畴.自他动词一般通过后续补助动词表达被动或使役,但有些自他动词无需发生词形改变,本身便具有被动或使役的含义.本文拟从形态和意义两方面对自他动词与被动态、使役态的关系进行探讨.

    自动词他动词被动态使役态

    简论"'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命题的培育

    吴延生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秘书文化"是秘书行业在其活动中而形成的精神文化,表现在职业道德、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职业习惯等.由于"秘书文化"场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微妙、与领导形象的关联性等的影响,导致目前学界关于"秘书文化"研究得还很少.基于审视的需要,通过研究背景的梳理、培育措施的拟订、保障条件的设定等层面阐述"'秘书文化'传承与发展"命题的培育,意在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围绕秘书专业的"文化"加以研究,以倡导"秘书文化"、建设"秘书文化"、创造出秘书的品牌文化.

    秘书文化秘书专业传承发展

    悦读视角下的汉字词文化——以"目"字词为例

    卢翠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悦读是阅读的升华,在悦读的视角里发现语言发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心理.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对文化的反映表现得最为直接与敏感.目字起源很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随后产生了许多目词语,在这众多的目词语背后也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目文化.

    词语词义文化

    日本弃老型故事性别问题研究

    刘晓榕
    119-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很多民族当中都流行着有关"弃老"的习俗传说,以之为题材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弃老型故事也不计其数.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资源匮乏的现实之下,逐渐丧失劳动力和生产力的老人被当作累赘而抛弃的习俗,虽说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但也的确是未开化社会的人们伦理道德缺失的表现.后世人以弃老风俗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弃老型的故事,希望借之教化民众从而建立"父慈子孝"的伦理秩序.笔者通过对日本弃老型故事的考查,发现日本弃老型故事大多是"姥捨て(即弃母)"类型的,因此笔者想要深入探究日本弃老型故事为何多是"弃母"而不是"弃父"这一问题.本文对"弃老"问题的研究不是出于民俗学考证的角度,而是通过对记载着"弃老型故事"的文献进行考查,着手分析日本弃老型故事中的性别问题.

    弃老妻问婚母系社会优胜劣汰

    中原官话洛嵩片的"儿系字"音值差异研究

    昌雅洁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官话洛嵩片"儿系字"的音值差异表现在:洛阳市区及郊区、孟津县等读[ш],宜阳县、汝阳县、栾川县、偃师市、洛宁县等读[lш],伊川县、嵩县、新安县等读[?r].这一音值差异的实质是它们处在不同的语音演变层次,[lш]的出现早于[ш]和[?r],[ш]和[?r]应该处于同一阶段,因为舌面元音[ш]是卷舌韵母[?r]扩散至洛阳市区及郊区、孟津县方言时,受该方言发音习惯的影响,产生去卷舌化的结果.造成音值差异的原因是语言接触对语音变化的影响,宜阳、洛宁、栾川等洛阳周边县区"儿系字"读为[lш]或[l?]或许是受邻近山西方言影响后音值的保留.

    中原官话洛嵩片"儿系字"音值差异语音演变层次语言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