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杜昌智

双月刊

1007-1040

0551-2860654

230061

合肥市芜湖路377号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 面向基础,指导实践,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成就,重点报道本省及来自预防医学第一线的调查研究、科研成果及方法经验,介绍国内外最新卫生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2014-2023年报告新发职业病特征及应对策略

    陈葆春
    431-436,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职业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职业病防治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下载2014-2023年安徽省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3 389例病例基本情况以及不同年度、地区、行业、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之间职业病病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Jointpoint回归计算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4-2023年安徽省共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3 389例,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 807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19例)和职业性化学中毒(156例),分别占82。83%、6。45%和4。60%。从时间分布看,2014-2023年安徽省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呈下降趋势,APC为-8。48%(95%CI:-14。11%~-2。37%);从地区分布看,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淮南市(921例)、淮北市(717例)和铜陵市(346例),分别占27。18%、21。16%和10。21%;从行业分布看,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采矿业(2 221例,占65。53%),其次是制造业(576例,占17。00%);从经济类型分布看,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资企业(3 096例,占91。35%),其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企业类型分别为国有企业(1 601例)、私营企业(706例)和股份有限公司(618例),分别占47。24%、20。83%和18。24%;从企业规模分布看,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2 123例),其次为中型企业(396例)和小型企业(394例),分别占62。64%、11。68%和11。63%。结论 安徽省职业病报告病例呈下降趋势,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仍是主要职业病病种,应针对不同行业、经济类型企业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职业病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流行特征应对策略

    皖北地区煤矿工人常见慢性病共病模式及相关性分析

    杨洪旭崔风涛刘航吴丹阳...
    437-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煤矿工人常见慢性病共病模式,旨在为煤矿工人慢性病共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4年皖北地区14 249名煤矿工人体检数据,分析常见慢性病及其共病患病情况,计算共病的相对风险比(RR)与实际预期比(O/E)。结果 最终纳入14 168名煤矿工人,年龄范围18~60岁,平均年龄为(43。35±7。18)岁,以男性为主,为13 906名(占98。15%)。患血脂异常6 226例(占43。94%)、高血压4 560例(占32。19%)、高尿酸血症2 735例(占19。30%)、糖尿病716例(占5。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9例(占0。49%),以上患慢性病共病4 541例(占32。05%)。二元和三元共病分别占总共病模式的76。59%和22。35%,合计占总共病模式的98。94%;二元和三元共病检出率最高模式分别为"高血压+血脂异常"(13。07%)和"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6。00%),RR值最高的常见慢性病为高尿酸血症(RR=4。70),O/E值最高的二元和三元共病组合分别为"高尿酸血症+糖尿病"(15。93)和"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135。91)。结论 2021-2024年皖北地区煤矿工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高尿酸血症的共病风险最大,需针对煤矿工人慢性病共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煤矿工人慢性病共病高尿酸血症

    江西省2017-2022年幼托儿童及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方继胡玲玲
    442-445,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西省幼托儿童及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江西省幼托儿童及学生人群传染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江西省2017-2022年幼托儿童及学生人群共报告传染病286 795例,报告发病率为437。33/10万,其中幼托儿童为1 317。13/10万,学生人群为284。47/10万,发病呈现冬春季双高峰。幼托儿童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手足口病(51 611例)、流行性感冒(32 169例)、水痘(26 016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 023例)和流行性腮腺炎(6 296例)。学生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水痘(60 237例)、流行性感冒(42 011例)、流行性腮腺炎(19 32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4 611例)、肺结核(7 228例)。2017-2022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225起,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其中幼托儿童聚集性疫情报告61起,以手足口病(占73。77%)为主,学生聚集性疫情报告164起,以流行性感冒(占36。59%)、流行性腮腺炎(占18。29%)和水痘(占13。41%)为主。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空间聚集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昌市城区(5个)和赣州市城区(2个)。结论 江西省幼托儿童及学生人群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校传染病疫情具有时空聚集性。

    幼托儿童学生传染病流行特征

    安徽省2009-2022年淮河流域5县(区)肺癌死亡变化趋势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程倩瑶贺琴胡静垚朱敬丽...
    446-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09-202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潜在寿命损失进行分析,了解该区域肺癌的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肺癌预防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09-202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死因监测资料及常住人口数据,分析肺癌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等指标及其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9-2022年,安徽省淮河项目地区肺癌死亡病例为29 438例,肺癌粗死亡率为38。97/10万,中标率为33。77/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为27。32%,70岁之前死亡比例为40。95%,PYLL为17 291。89人年,SPYLLR为3。35%o。2009-2022年,安徽省淮河项目地区肺癌粗死亡率(AAPC=3。060%,P<0。001)及比例(AAPC=2。197,P<0。001)呈上升趋势,中标率呈下降趋势(AAPC=-0。853%,P=0。029),70岁之前死亡比例呈下降趋势(AAPC=-1。928%,P<0。001)。结论 安徽省淮河流域肺癌中标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未来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健康教育,推进肺癌早期诊断工作。

    肺癌流行病学死亡率

    宿州市2016-2023年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结果分析

    罗静董子露王珊珊陈贺...
    451-454,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宿州市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为有效地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提供可行性依据,提高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方法 收集2016-2023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资料,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宿州市共有20 877所托幼机构和小学开展了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覆盖率为100%;查验儿童1 257 132名,查验率为100%。入托入学儿童持证率为99。60%,呈现增长趋势(x2趋势=2 792。666,P<0。001)。入托入学儿童8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累计补种155 231剂次,补种率为98。06%,呈现增长趋势(x趋势=28。058,P<0。001)。漏种剂次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流脑疫苗(73 839剂次)、白破疫苗(46 266剂次)、脊灰疫苗(25 600剂次)。结论 宿州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较好,教育部门和卫健部门的密切配合可提高查验工作效率,有效预防相关传染性疾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发生。

    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免疫规划

    苏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子强常春楣陈光奇蒋骏...
    455-459,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剖析苏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某社区202户共788名居民,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计算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苏州市某社区慢性病患病率为36。55%,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32。49%)、糖尿病(7。87%)、血脂异常(6。47%)、冠心病(2。03%)和脑卒中(1。90%)。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79 岁(OR=24。409,95%CI:8。503~70。073)、≥80 岁(OR=45。889,95%CI:12。550~167。780)、慢性病家族史(OR=6。545,95%CI:4。205~10。189)、超重或肥胖(OR=1。811,95%CI:1。205~2。723)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60~79岁、≥80岁、慢性病家族史、超重和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与防治,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病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九江市2015-2023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

    付继玲孙亚明李洁武小宁...
    460-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3年九江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目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九江市2015-2023年国家死因监测点死亡资料,计算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年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预测九江市2030年早死概率。结果 2015-2023年九江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为437。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1。60/10万。四类主要慢性病全人群(APC=-2。268%,P=0。019)和女性(APC=-3。306%,P=0。003)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APC=-3。520%,P=0。004)和女性心脑血管疾病(APC=-6。618%,P<0。001)的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九江市应重视男性慢性病防治,尤其关注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趋势分析九江市

    常州市钟楼区39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特征及处置情况分析

    刘小丹周维王东丽
    465-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常州市钟楼区狂犬病暴露者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为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3年钟楼区狂犬病暴露门诊接诊的狂犬病暴露者信息,对狂犬病暴露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特征、暴露情况、致伤动物以及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接诊39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平均暴露率为2 004。87/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x2趋势=6。129,P=0。013)。暴露者就诊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中心城区暴露例数较多,占71。61%。暴露者男女性别比为1∶1。10,20~29岁组暴露者最多,占18。05%。暴露部位以上肢为主,占64。43%,暴露分级为Ⅲ级者最多,占58。58%。致伤动物以犬为主,占48。93%。暴露后第一时间自行处置伤口者占79。70%,暴露后24 h内就诊者占68。30%。所有暴露者中,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占85。34%。23 392例Ⅲ级暴露者中,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占24。88%。结论 钟楼区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居住在中心城区、青年、女性为狂犬病重点防控人群。

    动物致伤狂犬病暴露暴露处置

    厦门市2021年489名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群张怡盾马姗姗张建梅...
    469-472,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厦门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2021年在厦门市2个区6个居委会(村)抽取15个年龄组489名调查对象,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BV感染5项指标,计算HBV感染率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89人,性别分布以女性为主,265人,占54。19%;年龄以0~5岁为主,190人,占38。85%;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365人,占74。64%;职业以学生为主,147人,占30。06%;接种乙肝疫苗以≥3剂次为主,388人,占79。35%。489名调查对象中,115名为HBV感染者,HBV感染率为23。52%,标化率为4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民(OR=7。301,95%CI:1。018~52。342)、6~10 岁(OR=10。859,95%CI:1。012~116。578)、11~20 岁(OR=9。583,95%CI:1。138~80。682)、21~50 岁(OR=7。214,95%CI:1。016~51。213)和≥ 51 岁(OR=11。752,95%CI:2。342~58。973)是 HBV 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 ≥3 剂次(OR=0。137,95%CI:0。021~0。892)是HB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厦门市乙型肝炎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人群HBV感染影响因素

    浙江省宁海县高中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夕本章海斌金锦燕刘凯...
    473-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海县高中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中生超重肥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海县高中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高中生2 419人,超重肥胖率为24。68%;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x2=49。4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中学生超重肥胖率的因素包括:男生(OR=1。712,95%CI:1。367~2。144)、出生体重>4 000 g(OR=2。211,95%CI:1。225~3。990)、父母亲均肥胖(OR=4。513,95%CI:3。016~6。753)、挑食(OR=0。699,95%CI:0。565~0。865)、吃饭速度较快(OR=3。191,95%CI:1。677~6。073)、荤素搭配重荤(OR=2。833,95%CI:1。604~5。001)、1 周内偶尔或不吃早餐(OR=1。504,95%CI:1。055~2。142)、1 周内喝含糖饮料≥4 次(OR=1。325,95%CI:1。001~1。753)、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OR=1。516,95%CI:1。178~1。950)和不睡午觉(OR=1。294,95%CI:1。050~1。595)。结论 宁海县高中生超重肥胖率较高,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高中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高中生超重肥胖饮食习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