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谷物及其制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开展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安徽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安徽省16个地市级监测点采集谷物及其制品,检测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ZEN)及其代谢物等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分析真菌毒素检出率、超标率等指标.结果 2017-2021年全省共监测谷物及其制品805份,真菌毒素总检出率为80.37%,总超标率为13.39%,超标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39.345,P<0.001).不同谷物及其制品中,谷物制品真菌毒素超标率最高(18.90%),其次为谷物的样品(13.20%),谷物碾磨加工品超标率最低(6.93%),不同谷物及其制品真菌毒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60,P<0.001).散装样品真菌毒素检出率为95.28%,高于定型包装样品(75.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53,P<0.001).不同采样环节中,餐饮环节真菌毒素检出率最高(100.00%),其次是收购环节(95.00%),流通环节样品最低(73.64%),不同采样环节,样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521,P<0.001).结论 安徽省谷物及其制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具有一定的人群健康危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