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不良危险因素

    李爱华田志勇宁改丽李红娟...
    1528-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不良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孕28周超声检查提示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最终分娩患者共3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分娩时是否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分为转归不良组(n=160)和转归良好组(n=22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不良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应用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既往剖宫产次数、磁共振检查提示血管穿透子宫肌层及胎盘下血管增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更多既往剖宫产次数、磁共振检查提示血管穿透子宫肌层及胎盘下血管增生均是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62、0.234、0.133、0.199,P<0.05).利用妊娠期高血压、既往剖宫产次数、磁共振检查提示血管穿透子宫肌层、胎盘下血管增生4个变量构建出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的预测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对于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结论 孕28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不良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既往剖宫产次数及磁共振特征有关,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早期识别临床转归不良高危人群.

    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转归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与意义

    宋家木任书伟丁小崇宋洋...
    1533-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DONSON(circ-DONSON)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的表达水平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于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组,收集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17)和未转移组(n=87),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组织和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患者癌组织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良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未转移组比较,转移组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表达水平与血清SOX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circ-DONSON表达水平与血清circ-DONSO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6,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SOX4表达水平与血清SOX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水平升高(OR=1.328,95%CI:1.015~1.737,P=0.038)、SOX4水平升高(OR=1.331,95%CI:1.042~1.701,P=0.022)、肿瘤最大直径(OR=1.322,95%CI:1.015~1.722,P=0.039)、双侧(OR=1.352,95%CI:1.094~1.671,P=0.005)、多发病灶(OR=1.326,95%CI:1.026~1.714,P=0.031)是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rc-DONSON和SOX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联.

    甲状腺乳头状癌环状RNADONSO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

    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杨昆盛全锋庞德华田苗...
    1539-1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KOA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自体PRP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Lysholm评分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IL-1β、TNF-α、CRP水平降低,Lysholm评分升高(P<0.05);联合组的VAS评分、IL-1β、TNF-α、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自体PRP可有效缓解KOA患者的疼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

    膝骨关节炎脉冲射频超声引导隐神经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功能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认知衰弱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刘晓璇范西真
    1543-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及验证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认知衰弱(CF)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全科医学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T2DM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按照3∶2的比例分为建模组(n=132)和验证组(n=88),将建模组中的132例T2DM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分为CF组(n=82)以及非CF组(n=5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T2DM患者合并CF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对于高龄T2DM患者合并CF的预测价值,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CF组与非CF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睡眠时长、抑郁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84,P<0.001,95%CI:1.803~3.996)、糖尿病病程(OR=1.727,P=0.025,95%CI:1.072~2.783)、睡眠时长(OR=5.314,P=0.001,95%CI:2.046~13.802)、抑郁(OR=3.385,P=0.019,95%CI:1.219~9.399)是高龄T2DM患者合并C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年龄、糖尿病病程、睡眠时长、抑郁纳入构建的预测模型中,成功构建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组以及验证组中校准曲线斜率均为接近于1的直线,表明该模型预测高龄T2DM患者合并CF的风险与实际风险一致性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在建模组中对高龄T2DM患者合并CF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75,标准误为0.021(95%CI:0.9546~0.9854),此时灵敏度为95.64%,特异度为94.77%;模型在验证组中的预测AUC为0.939,标准误为0.028(95%CI:0.9433~0.9716),此时灵敏度为92.92%,特异度为87.08%.结论 高龄T2DM患者合并CF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因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早干预,以减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预测模型

    改良Chevron截骨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永恒鹿亮
    1549-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改良Chevron截骨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手足外科收治的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及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的中重度踇外翻患者19例,其中腓肠肌紧张8例.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踇外翻角(HVA)、第1和2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MAA)及前中足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差异.结果 19例患者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30.84±6.15)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 HVA、IMA、DMAA 均有所降低,AOFAS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42、8.068、4.938、-10.207,P<0.001).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1足)出现关节转移性跖骨痛,为仅有不理想病例,未发现足趾末节麻木、足内翻、关节僵硬、第1跖骨头坏死、骨不连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Chevron截骨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踇外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踇外翻改良Chevron截骨术软组织松解术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

    意向性再植结合浓缩生长因子在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肖莉笪海芹郭凤芹
    1553-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意向性再植结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重度牙周炎预后无望患牙的临床疗效,探求愈合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30例,共计36颗重度牙周炎患牙行意向性再植,记录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GR)和牙龈出血指数(BI),根据影像资料计算术前和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牙槽骨丧失量(BL),对比各指标间差异.结果 患牙存留率由6月93.8%降至12月87.5%,牙齿固连率由6月70.0%升至12月78.1%,患牙PD、BI和BL从3月起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GR从3月起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意向性再植结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临床效果良好,且随时间延长,各牙周指标趋于平稳,该治疗可作为待拔患牙的一种治疗方法.

    意向性再植浓缩生长因子重度牙周炎固连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

    施佳王俊芳翁博雯张潇月...
    1558-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9例新生儿EOS患儿资料,依据临床转归(治疗30 d后是否出院)分为转归良好组(治疗30 d后出院,n=94)以及转归差组(治疗30 d后未出院,n=65).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并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总结新生儿EOS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归良好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有无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有无羊水污染、有无有创操作、是否并发脑膜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与转归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有创操作、并发脑膜炎是新生儿EOS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有创操作、并发脑膜炎均会影响新生儿EOS患儿临床转归,应注意临床干预.

    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临床转归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有创操作脑膜炎

    PTAR联合NLR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吴琼陈怡廖威许明晓...
    1562-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PTA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308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308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90 d预后情况分为进展组(n=116)和好转组(n=192),比较两组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PTAR及NLR差异.绘制PTAR及NLR预测疾病进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最佳截断值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高PTAR组(n=148)、低PTAR组(n=160)和高NLR组(n=130)、低NLR组(n=178),比较各组间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合并症情况.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90 d生存分析,Log-rank法验证高、低PTAR和NLR组间生存差异.ROC曲线评估PTAR联合NLR预测疾病进展的效能.结果 进展组PTAR、NLR和MELD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PTA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33~0.835,P<0.01),截断值为54.37;NLR的AUC为0.764(95%CI:0.709~0.819,P<0.01),截断值为2.40.高PTAR与高NLR患者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低PTAR、低NLR患者(P<0.05).高、低PTAR和NLR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清蛋白、MEL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PTAR组死亡风险为低PTAR组的4.897倍,高NLR组死亡风险为低NLR组的5.243倍.联合使用PTAR与NLR指标判断HBV-ACLF患者预后的AUC为0.840(95%CI:0.795~0.885,P<0.01),其预测效能优于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单独预测.结论 PTAR和NLR均可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但相较于单一指标,联合预测结果更好.

    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清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IL-37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刘美子陈明吴远依冯世兴...
    1568-1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其围产期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8例ICP孕妇作为ICP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终点是围生期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ICP发生和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L-37的诊断性能.结果 两组孕妇血清IL-3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37 mRN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TBA)水平、早产儿的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37诊断ICP时曲线下面积高达0.90.相关性分析显示,IL-37与AST、ALT、TBA、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37、ALT、TBA、IL-10及TNF-α与ICP发生相关.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则与TBA、IL-37、IL-6、TNF-α及IL-10密切相关.治疗后血清IL-37和IL-37 mRNA相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结论 IL-37在ICP患者中异常下降,并可能成为诊断和预测ICP患者围产期不良结局的生物标志物.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白细胞介素-37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标志物

    麝香保心丸联合八段锦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Ⅱ期康复患者疗效的影响

    张文科程丽芳任梦婷梁薇...
    1573-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和八段锦联合治疗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Ⅱ期康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Ⅱ期康复患者72例,采用信封法遮盖患者信息,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康复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和八段锦相结合的康复疗法,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使用6 min步行测试(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广泛性焦虑问卷7项(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30例、联合组33例完成本研究,康复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均增加(P<0.05),LVEDD、GAD-7、PHQ-9均降低(P<0.05),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F、LVEDD、6MWD、SAQ、GAD-7、PHQ-9疗效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和八段锦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介入术后Ⅱ期康复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其运动耐力,减少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

    麝香保心丸八段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老年人心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