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罗丽平申悦苗婕妤赵旭...
    80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1例R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58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指标及药物使用情况差异.利用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病程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RA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年龄、BMI、病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使用糖皮质激素(GC)、羟氯喹(HCQ)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使用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以及常规抗风湿药(cDMARDs)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大(OR=1.056,95%CI:1.034~1.077,P<0.001)、BMI高(OR=1.120,95%CI:1.060~1.184,P<0.001)、合并T2DM(OR=3.012,95%CI:1.664~5.435,P<0.001)以及使用GC(OR=1.996,95%CI:1.238~3.215,P=0.005)是RA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使用HCQ(OR=0.604,95%CI:0.389~0.937,P=0.02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BMI增长以及GC使用可致RA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升高,而使用HCQ可降低此类患者患病风险.

    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糖皮质激素羟氯喹

    趋化因子CXCL2在孤立性风湿性多肌痛中的临床意义

    钱闺唐冯丹丹徐帅汪筱莞...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XCL2在孤立性风湿性多肌痛(PMR)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ChiCTR1800019715)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6例初诊且治疗后获得缓解的PMR患者血清、6例初诊未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6例体检正常者进行趋化因子蛋白组学筛选;另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22例初诊PMR患者(PMR活动组)、18例治疗缓解PMR患者(PMR缓解组)、20例RA患者(RA活动组)和2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筛选的CXCL2进行验证,分析其与PMR活动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PMR活动评分(PMR-A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XCL2在PMR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蛋白组学筛选出CXCL2在PMR组中呈显著差异表达.ELISA结果显示,PMR活动组血清CXCL2水平低于PMR缓解组(P=0.039)、RA活动组(P=0.006)和对照组(P=0.041).PMR活动组患者血清CXCL2水平与ESR(r=0.331,P=0.132)、CRP(r=-0.074,P=0.742)以及PMR-AS(r=-0.148,P=0.512)均无明显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表明,CXCL2可用于PMR的诊断(AUC=0.709)以及与RA的鉴别诊断(AUC=0.750).结论 趋化因子CXCL2可用于PMR的诊断,及与RA患者的鉴别诊断.

    风湿性多肌痛趋化因子CXCL2

    初诊SLE患者抗CTLA-4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尹玉峰周二叶武剑
    816-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CTLA-4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初诊SLE患者56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5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gG和IgM型抗CTLA-4抗体.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包括皮疹、口腔溃疡、浆膜炎等等)初诊SLE患者组间抗CTLA-4抗体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初诊SLE患者抗CTLA-4抗体与疾病活动指标[包括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版(SLEDAI-2K)、抗ds-DNA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IgG和IgM型抗CTLA-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657、5.014,P均<0.05);IgG和IgM型抗CTLA-4抗体水平在SLE合并浆膜炎的患者中高于未合并浆膜炎患者(t=1.849、2.013;P=0.046、0.03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gM型抗CTLA-4抗体与SLEDAI-2K(r=0.425,P=0.029)及补体C3(r=-0.494,P=0.029)呈正相关;IgG和IgM型抗CTLA-4抗体与CRP(r=0.301、0.404;P=0.041、0.022)和抗ds-DNA抗体(r=0.644、0.363;P=0.002、0.036)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SLE患者血清抗CTLA-4抗体呈高表达,且该抗体与浆膜炎、疾病活动度相关.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浆膜炎疾病活动度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夏莹莹蔡明龙金慧芷马艳...
    82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经病理确诊为LN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06例LN患者中,CD3⁺T细胞比例为(75.58±10.04)%,其中CD4⁺T细胞比例降低有36例(33.96%),CD8⁺T细胞比例升高55例(51.89%),CD19⁺B细胞比例降低23例(21.70%),升高13例(12.26%),NK细胞比例降低45例(42.45%).CD3⁺T细胞比例与活动性指数(AI)、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免疫球蛋白M(IgM)、抗C1q抗体均呈负相关(r=-0.250、-0.241、-0.207、-0.291;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238;P<0.05).CD4⁺T细胞比例与尿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0.259;P<0.05),与免疫球蛋白A(IgA)呈正相关(r=0.193;P<0.05).CD8⁺T细胞比例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血沉(ESR)呈负相关(r=-0.216、-0.248、-0.279、-0.228;P<0.05).CD19⁺B细胞比例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257、-0.214;P<0.05),而与SLEDAI、IgG、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200、0.204、0.241、0.271、0.264;P<0.05).CD16⁺CD56⁺NK细胞与各临床表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N患者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狼疮活动性指标、SLEDAI等存在相关性,对疾病预后有指导意义,测定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能有助于判断LN的严重程度.

    狼疮肾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

    银杏内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丁大珍李良勇夏本跃王亚黎...
    828-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后的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中,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住院部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调脂稳斑、降血压、神经功能保护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疗程为10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动物实验中,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银杏内酯组,各10只.以Zea-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率,ELISA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和PBMC中Keap1和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1),Kea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rf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病理状况显著改善;脑组织梗死体积缩小(P>0.05);脑组织匀浆及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2、IL-6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脑组织及PBMC中Kea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 银杏内酯可能通过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脑卒中血脑屏障功能,降低脑损伤,提高神经功能.

    银杏内酯注射液Keap1-Nrf2信号通路氧化应激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气管插管对成人院内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出院率的影响

    丁智颖朱甜甜赵勇张阿芳...
    836-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气管插管对成人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及存活出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院内心搏骤停的423例患者,根据抢救期间是否行气管插管分为气管插管组(263例)和非气管插管组(160例),其中气管插管组又分为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118例)和超过15分钟气管插管组(145例).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超过15分钟气管插管组与非气管插管组患者ROSC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118例患者中ROSC的患者为36例,恢复率为30.51%;超过15分钟气管插管组145例患者中ROSC的患者为43例,恢复率为29.65%;而非气管插管组160例患者中ROSC的患者为30例,恢复率为18.75%,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超过15分钟气管插管组与非气管插管组患者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118例患者中存活出院为55例,存活出院率为46.61%;超过15分钟气管插管组145例患者中存活出院为48例,存活出院率为33.10%;而非气管插管组160例患者中存活出院为49例,存活出院率为30.63%,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与非气管插管组患者存活出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初始心率、是否有旁观者、15分钟内气管插管、长期居住地、有无入住ICU、是否存在低血压/休克、是否存在严重创伤,均是影响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时机影响成人IHCA患者ROSC及存活出院率,其中15分钟内气管插管组的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均高于非气管插管组.

    院内心搏骤停气管插管自主循环恢复预后回顾性队列研究

    多模态CMR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马玉龙王海涛鹿静雅李金军...
    842-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模态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67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出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多模态CMR检查,并检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水平.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的CMR定量参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多模态CMR定量参数与CK-MB、LD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初始T1值、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DH和CK-MB均高于对照组,而相对峰值信号强度和心肌灌注曲线下面积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V、初始T1与CK-MB和LDH呈正相关(r=0.764、0.653、0.701、0.802,均P<0.05),而心肌灌注曲线下面积比和相对峰值信号强度与CK-MB和LDH呈负相关(r=-0.411、-0.369).初始T1值、LVEDV、LVESV、心肌灌注、相对峰值信号强度评价新冠相关心肌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21、0.692、0.711、0.701、0.716,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 0.94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6.70%和100.00%.结论 多模态CMR定量参数与功能参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肌炎早期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肌炎

    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CT定量分析诊断肺结节浸润性的价值

    王振云王少强邱晓辉解福友...
    849-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量化参数评估肺结节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非浸润组(n=72)、浸润组(n=4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AI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腺癌浸润程度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量化参数对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12个量化参数(熵、CT平均值、CT最小值、3D长径、体积、质量、长短径平均值、最大面面积、偏度、CT最大值、CT值方差和表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平均值、熵是影响肺腺癌发生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CT最小值是影响肺腺癌发生浸润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CT平均值、熵和CT最小值预测肺腺癌发生浸润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0、0.888、0.890,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55,优于各自单独检测(P<0.05).结论 CT量化参数CT平均值、熵及CT最小值水平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浸润性提供帮助,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人工智能浸润性肺腺癌肺结节CT定量分析

    CT与3D剂量分布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放疗疗效预测中的可行性分析

    潘淑豪童铸廷杨玉敏
    85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CT和3D剂量分布的影像组学特点,构建前列腺癌放疗预后模型,助力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分别在计划CT和3D剂量分布中对计划靶区进行特征分析.根据放疗50 Gy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以t检验和聚类分析筛选特征建立疗效预测模型,以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结果 每例患者提取了837个影像特征,包含一阶特征和纹理特征.CT和3D剂量分布分别筛选出24和29个差异特征,二者存在区别,其中有相同特征InterquartileRange/RobustMeanAbsoluteDeviation、InverseVariance、LargeDependenceEmphasis和RunVari-ance.分别以临床因素、DVH参数、CT原始/小波特征、3D剂量分布原始/小波特征构建模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650、0.957、0.886、0.829和0.900.其中,CT原始影像特征预测性能最佳;影像特征预测性能高于临床/DVH参数;CT平均预测性能略高于3D剂量分布.结论 基于CT或3D剂量分布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患者放疗疗效预测有一定价值,能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影像组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3D剂量分布前列腺癌放疗疗效

    基于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评分的ASL灌注差异研究

    李燕罗时磊李爱娟刘佳...
    859-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量表评分分组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ASL灌注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检查的107例小动脉硬化/年龄相关脑小血管病患者资料,基于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量表评分进行分组,组1:Fazekas<3分(n=43);组2:Fazekas≥3分,无深部白质高信号≥2分和室周白质高信号≥3分(n=10);组3:Fazekas≥3分,深部白质高信号≥2分或/和室周白质高信号≥3分(n=54),取半卵圆中心和侧脑室体部旁两两对称的四个感兴趣区进行ASL CBF测量,计算均值,比较3组脑白质ASL灌注差异.结果 3组患者CBF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Tamhane多重比较校正,组3患者的ASL灌注 CBF均值较组1和组2降低(P<0.05).结论 基于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量表评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ASL灌注有差异,深部白质高信号≥2分或/和室周白质高信号≥3分时灌注显著减低.

    脑白质高信号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脑小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