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
安全

李秋菊

月刊

1002-3631

safety_lao@163.net

010-63524191

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

安全/Journal Safety
查看更多>>《安全》杂志是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安全》杂志的报道宗旨是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文化为视角宣传安全科学、传播安全文化、启迪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杂志面向从事安全科学、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本刊欢迎业界人士踊跃投稿。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切勿一稿多投。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经录用,稿酬优厚。《安全》全年12期,每期10元,共12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机织物在角度冲击作用下的弹道性能研究

    郑潇原陈宇轩陈述白家琦...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三维机织物遭受斜向冲击时的防护能力,深入认识三维机织物结构在不同冲击角度作用下的弹道机制与防护性能.本文以三维正交通过厚度互锁的机织物(3D OTT)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仿真方法(ABAQUS/Explicit)构建细观纱线级有限元模型,剖析织物在弹丸冲击下的损伤形貌、应力分布和能量吸收.研究发现:正冲击下的剩余速度最高,比2 种斜冲击分别高出12.43%、14.61%;遭遇斜冲击时,3D OTT会出现大量纱线拔出的现象,并促使纱线深度参与抵抗弹丸冲击过程,其吸能总量提高了约13%.研究将加深三维机织物弹道防护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助力新柔性防护材料的研发.

    弹道冲击角度有限元仿真防护性能个体防护

    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常波峰田水承李国为李红霞...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前移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预控关口,及时预警煤矿从业人员人因风险,以红柳林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前期研究积累构建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理论框架,交叉融合多学科优势,以煤矿从业人员生理—心理—行为耦合关联信息解析模型、多源异构数据特征层融合方案、不安全状态的分级方法与预警标准等作为主要技术支撑,研发了由量表数据检测系统、体征数据检测系统、面部生理数据检测系统及岗前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 4 部分组成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现场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容错性强、出错率低,运行稳定,易于维护,深度契合了国家对煤矿智能化改革的政策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不安全状态煤矿从业人员多源数据融合智能终端快速检测系统

    书讯

    25页

    地下煤火分维—分级探测预警技术研究

    孔彪郑永超胡相明陆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煤自燃隐蔽火源的高效监测预警和防治,本文对地下煤火分维—分级探测预警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揭示煤自燃受热升温及燃烧过程的煤自燃的电磁—声波—温—气变化特征,形成电磁—声波—氡气—红外多维探测方法,实现井上井下联合多维探测应用;其次,根据大尺寸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生规律,建立基于正压输运的煤自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地下煤自燃发火的分级精准预警;最后,依据复杂区域综放面煤层自燃发火特点、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复杂开采煤自燃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井下煤自燃灾害预警防治提供依据与参考.

    煤自燃电磁声波分维—分级防治体系

    综掘面动态产尘条件下粉尘扩散运移规律研究

    司俊鸿王雨晨王昊宇霍小泉...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综掘面粉尘运移规律,在玉华煤矿柴家沟井 42221 综掘面现场实测综掘巷道沿程粉尘浓度,分析局部高浓度粉尘分布规律,结合CFD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巷道气—固两相流场分布及不同尘源点位置(压风筒侧、迎头中心位置、压风筒对侧的人行巷道侧)处粉尘的扩散及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压风筒侧出风口位置高于迎头处和压风筒对侧的人行巷道侧,粉尘易随风扩散至压风筒侧出风口位置处,浓度高达 1100 mg/m3;迎头处为主要产尘源,其全尘和呼尘平均浓度分别为 991.9、329.7 mg/m3,此处粉尘受高速紊流影响,风流最为紊乱,控制难度最大;大量粉尘在巷道内尤其是掘进机顶部聚积,浓度最高达 880 mg/m3;同时,掘进机与煤壁之间的涡流态风流使得粉尘扬起一定高度,掘进机工作区域内呼吸带粉尘浓度增高,其人行巷道侧粉尘浓度较低,约为 320 mg/m3.

    综掘面粉尘运移尘源位置数值模拟

    炼化装置老旧设备安全保障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杜晨阳李晓威刘畅宋策...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国内炼化装置设备存在的"老龄化"趋势,以及由此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基于当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损伤模式识别、安全评估并结合全面完备的在线检测(监测)等手段的炼化装置老旧设备安全保障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并将此技术路线应用于某大型石化企业中.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路线可找出老旧设备的安全隐患,可提升企业针对老旧设备的管理水平.该技术路线可为当前炼化装置老旧设备所面临的困难提供技术指导.

    老旧设备超期服役安全评估在线检测(监测)

    超声检测DZ-I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及测定方法研究

    潘强华李晴吕君敏侯冰...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制无损检测标准样品能够统一检测标准、提高检测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本文借鉴普通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结合无损检测的超声波检测标准试块专用标准样品的技术特点,制备了DZ-I标准样品试块,并测定其化学成分、晶粒度、尺寸;选定用声速和声衰减作为DZ-I标准样品试块的定值参数,并采用水浸脉冲反射法、多次反射回波法测量和计算参数.结果显示:DZ-I标准样品试块满足标准要求;测试试块的声速和声衰减可保证DZ-I标准样品试块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样的标准样品可为超声无损检测过程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无损检测标准样品DZ-I试块声速声衰减

    抗结冰防寒灭火防护服系列装备改进研究

    夏建军王俊胜金星王宏阳...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北方消防员的作战效率,解决消防员装备低温结冰的问题,开展系列个人防护装备的改进研究.基于聚酰亚胺纤维和预氧丝材料、疏水硅橡胶涂层整理工艺、聚四氟乙烯膜复合工艺开展研究,形成抗结冰型防护服和消防手套、保暖头套、防静电内衣和保暖袜、保暖绒衣、保暖絮片内胆系列装备,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列装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其中防护服具有不易结冰和易于除冰的抗结冰性,同时燃烧假人试验验证了系列装备的整体热防护性能,低温暖体假人试验验证了系列装备的保暖性能.

    抗结冰性保暖性整体热防护性聚酰亚胺预氧丝

    城市洪涝诱发深基坑工程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李长寿张素君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深基坑工程防洪管理情况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基坑施工单位应对深基坑洪涝灾害方面的精准性和系统性,首先,对基坑洪涝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深基坑洪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AHP)法获得各层级指标的权重数据,依靠模糊综合评价(FCE)法实现各层级指标的评判得分;然后,以济南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进行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综合评价中获得"中等"风险等级,防灾减灾能力对深基坑洪涝风险的不利影响最大;总结得出在深基坑洪涝风险治理方面应重点关注的风险指标,以提升深基坑工程领域防洪管理水平.

    城市洪涝深基坑工程防灾减灾风险评价

    博弈论-TOPSIS法在城市洪涝韧性评估中的应用

    张淏彬白永强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洪涝灾害情景下城市韧性水平,改善洪涝灾害对城市运行的影响,基于韧性城市理论,从抵御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3 个维度建立洪涝灾害情景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确定最终权重,形成组合赋权-TOPSIS城市韧性评估模型.基于某市 2010-2022 年相关数据,分析其在洪涝灾害情景下的城市韧性指数.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城市韧性水平、抵御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随时间变化趋势;该市在洪涝灾害情景下的韧性水平逐年提升,但应注意人口结构对韧性指数的影响.

    城市韧性韧性评估洪涝灾害博弈论层次分析法(AHP)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