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
安全

李秋菊

月刊

1002-3631

safety_lao@163.net

010-63524191

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

安全/Journal Safety
查看更多>>《安全》杂志是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安全》杂志的报道宗旨是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文化为视角宣传安全科学、传播安全文化、启迪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杂志面向从事安全科学、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本刊欢迎业界人士踊跃投稿。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切勿一稿多投。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经录用,稿酬优厚。《安全》全年12期,每期10元,共12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赋权理论视角下社区应急治理居民主体性缺失与促进路径

    胡建华谢多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剖析我国基层社区应急治理中居民主体性缺失的现状,以期推进社区应急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赋权理论视角对居民社区应急治理主体性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个人、组织和环境 3 个层面居民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并通过自我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政治赋权 6 个维度构建提升居民社区应急治理主体性的有效路径.这不仅可增强居民参与应急治理的深度与广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应急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区应急治理居民主体性赋权理论

    快递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赵奕鸿田向辉程五一季淮君...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现状,促进快递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有效提升,首先,对国内外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现状进行梳理,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方面的政策和制度;然后,对快递员职业伤害类型及相关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快递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存在的核心问题,包括劳动关系认定困难、工伤认定复杂、主体责任缺失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政府职能、企业责任和工会作用 3 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可对我国快递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其他行业新业态劳动者相关保障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快递员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劳动关系工伤认定

    基于OBE理念的安全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邓青周正青黄志安蒋慧灵...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分析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导师全程跟踪和指导—大二、大三聚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各类大学生竞赛—大四毕业论文和实习—各类科研奖励机制贯穿全过程"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并以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例,详细论述作者所在团队应用基于OBE理念的全过程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实施成效.结果表明:组建的科研小组以项目为基础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取得项目获得一等奖、申请2 项专利等成果.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实用且有效,对于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成果导向的教育(OBE)理念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本科生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评价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探讨

    周哲司鹄葛兆龙邹全乐...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传统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融合多元化教学的转变,以安全评价课程为例,分析课程的线下教学特点,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安全评价课程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改革策略,并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体系.分析显示:基于线上教学平台,融合线下课堂互动性强、线上教学效率高、资源整合性强等优势的教学模式更灵活;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化教学平台,可探索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施多维度教学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安全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安全评价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线上平台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组织创新与实践

    孔胜利钱继发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当前数智时代对新工科本科教学的要求,结合当前新工科教育发展趋势,以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精品课程和自建线上课程资源为基础,通过BOPPPS教学组织、对比讲授、过程性评价、课程思政融入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也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该教学组织模式适用于具有跨学科特性的基础专业课程教学,为新工科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与借鉴.

    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机制教学创新

    欢迎投稿、订阅、发布广告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