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健康和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张海峰

月刊

1672-7932

hsebjb@163.com

0532-83786258、83786259

266071

青岛延安三路218号

安全、健康和环境/Journal 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国内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开展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安全生产的好帮手。《安全、健康和环境》致力于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愿企业“安全地生产、健康地生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荧光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石油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宋一帆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荧光技术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数据量丰富等优势,常被用在石油污染物的检测中.综述了包括主成分分析、三线性分解算法、数字图像处理等在内的化学计量学法结合三维荧光技术在石油污染物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算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实例,并对几种算法作了对比分析,对今后应用于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解析方向算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荧光光谱激发发射矩阵石油污染物矿物油识别化学计量学

    铝制穹顶储罐火灾事故分析及防控研究

    李晓东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铝制穹顶储罐火灾事故发生,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提升安全防护技术、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3 个方面,提出了对大型外浮顶储罐事故防控的措施,对保障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外浮顶储罐铝制穹顶雷击火灾事故防控措施

    基于模糊推理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陈雅丽
    12-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高及量化表征难、预警及时性难以保证、历史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EWMA的关键运行参数波动率和历史报警率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方法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有效提升了油气储罐安全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油气储罐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能够将各关键运行参数实时监测数据及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并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及超前预警。

    油气储罐模糊推理波动率报警率风险预警

    电压暂降对聚丙烯装置高压机组的暂态影响

    胡海燕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供电系统电压暂降影响石油化工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以聚丙烯装置高压机组为研究对象,从高压机组电压暂降暂态影响机理入手,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搭建了装置供电系统及离心泵、压缩机、风机各类负载的仿真模型,深入分析了单一离心泵负载、不同离心泵类负载、不同高压负载的电压暂降耐受特性,获得了电压暂降深度、暂降耐受时间等关键量化指标参数及过程免疫时间要求.研究表明:电压暂降深度越深,暂降耐受时间越短,不同负载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不同,当电压暂降深度为 50%时,聚丙烯装置关键机组抗电压暂降耐受时间集中在500~700 ms,为装置抗晃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电压暂降聚丙烯装置耐受特性过程免疫时间晃电治理电能质量

    单宁酸稳定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迁移性研究

    单广波蒋广安徐佰青赵一山...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单宁酸与铁离子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 0.012 5,0.025 0,0.050 0,0.100 0,0.200 0 的单宁酸稳定的纳米铁(TA-nZVI),通过TEM、XRD、Zeta和磁性来分析TA-nZVI的形貌、粒径、成分、稳定性和分散性.相对于未添加单宁酸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铁(Bare-nZVI),TA-nZVI 是一种粒径主要分布在 40~70 nm之间的特殊团簇结构,且随着单宁酸用量的增加,相应纳米铁颗粒的Zeta电位数值增加,颗粒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明显提高.通过研究TA-nZVI的沉降实验和迁移实验发现,随着单宁酸用量的增加,纳米材料的附着效率降低,颗粒在沙柱中处于"非有利沉降条件",从而使颗粒的迁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中,单宁酸与铁离子摩尔比例为0.200 0 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铁颗粒通过动态柱实验后,总铁迁出率达到 97.56%,几乎无截留现象,是相同条件下Bare-nZVI的17.96 倍,具有一定的环保应用价值.

    单宁酸纳米铁沉降迁移X射线衍射

    石油石化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谭文捷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多角度分析国内外石油石化场地生物修复公开工程案例,结果表明:案例数量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其次是加拿大、德国、墨西哥等国家;相比于生物堆等异位微生物技术,生物通风等原位技术成本低,应用更为广泛,但修复周期较长;工程案例数量和修复成本从高到低的排序均是:石油泄漏工业场地、农田污染场地、军事基地污染场地等;生物修复的特征污染物依次包括石油烃、含氯乙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其中杂酚油的修复成本最高.

    石油石化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应用工程案例分析

    海洋采油平台天然气泄漏扩散实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郭敏杨冬平齐光峰李皓玥...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典型海洋平台,搭建缩比为 1 ∶ 22 的实验平台,选取储罐、天然气处理系统及三相分离器等设备作为气体泄漏源,开展基于Froude数相似理论的甲烷泄漏扩散规律测试实验,同时,采用泄漏及爆炸分析软件FLACS建模,进行典型泄漏工况的数值模拟。通过气体泄漏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两组数据的总平均误差为 8。70%,验证数值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合数值模型和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了海洋平台甲烷泄漏的扩散规律,为海洋平台油气泄漏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海洋平台天然气泄漏扩散甲烷泄漏实验FLACS建模数值模拟

    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类与分级研究

    曹杨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类与分级,收集了相关法规、标准、做法等文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海洋石油工业安全风险分类及分级未明确或不统一,结合海洋石油行业特点对其进行定义,并分析了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的特征;研究分析了国内不同行业、国内外石油行业安全风险特点与分类做法,基于 4M1E法,从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海上作业风险、物料/物流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将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为 6 个大类、28 个小类的分类建议做法,并对其进行含义或适用情形说明;研究分析了国内不同行业、国内石油公司安全风险分级做法,提出将严重性从人员、环境、财产、声誉4 个方面分级为 7 级,发生频率分为 7级,形成7×7 安全风险矩阵的分级建议做法.

    海洋石油海上平台安全风险风险分类风险分级

    焦化企业粉尘来源与防治措施探讨

    贡梓真任美学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焦化企业因"以煤产焦"生产特性导致职工粉尘职业病危害的问题,通过分析焦炭生产过程中备煤阶段、炼焦阶段、干熄焦阶段的粉尘来源,介绍焦炭生产现场除尘治理地实践,以及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粉尘危害防治与管理、防尘宣传和专题培训、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4 个方面的焦化企业粉尘防治管理实践进行探讨,通过以上方面在企业中的实践,使得焦化企业粉尘治理效果提高明显,为实现清洁生产,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为焦化企业的粉尘治理提供参考。

    粉尘防治焦化企业劳动防护职业危害除尘系统

    危化品物流全链条安全管控措施探讨

    邓卫国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化品物流安全是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解决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危化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宏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从准入关口、过程变量、主要矛盾、闭环管理、管控效能 5 个方面实现对危化品物流的全链条管控,以期从理论与实践上为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提供意见与参考。

    危化品物流全链条安全管理效能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