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健康和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张海峰

月刊

1672-7932

hsebjb@163.com

0532-83786258、83786259

266071

青岛延安三路218号

安全、健康和环境/Journal 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国内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开展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安全生产的好帮手。《安全、健康和环境》致力于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愿企业“安全地生产、健康地生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氢能储存技术研究进展及安全保障建议

    周金广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氢能全产业链中,安全高效的氢能储运技术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综述了氢能储存技术中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氢能储存技术的差异,剖析了各项技术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而针对性地从设计、材料、操作、管理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不同氢能储存技术安全发展保障建议,为我国氢能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能源氢能储存技术风险辨识安全保障

    软包型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研究

    刘静如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认识软包型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条件和后果,采用电池绝热量热仪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镍钴锰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反应特性,得到了不同能量密度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放热温度、热失控触发温度、绝热温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间等热安全参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软包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条件和机理,提出了表征电池热失控危险特性的安全判据。高能量密度软包型锂离子电池最低在50 ℃左右即可发生自反应放热,120~180 ℃时发生不可逆热失控,该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导致鼓包、破裂,电池材料燃烧后最高温度可达600 ℃。研究得到的电池关键量热参数和规律能够为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安全防护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爆炸安全判据绝热量热

    油气电综合能源站电动车热失控危害试验研究

    毕晓蕾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动车热失控风险与危害,搭建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的温升、产气和火灾特性等规律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安全阀打开之前,锂离子电池会逸出少量H2和CO,H2的浓度比CO浓度更大。当电池热失控安全阀打开后,H2、CO和VOCs气体均快速排出,通过对比探测器的响应时间,H2和VOCs的响应更快,且H2最大峰值浓度可达57×10-6,超过CO最大浓度。60 Ah锂离子电池从热失控产气开始到燃烧完全,共耗时1 221 s,锂离子电池燃烧剧烈、温度高,单体电池火焰最高温度达550 ℃,存在爆炸风险。

    综合能源站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充换电

    光伏组件雷电冲击损伤特性实验研究

    刘璇黄彬臧秋莉李祥德...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电压及大电流冲击模拟实验,对光伏组件雷击损伤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取了雷击对光伏组件的损伤形貌、雷电路径、损伤阈值、电学特性变化等关键损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界雷电情况下,多数为光伏边框或支架接闪,20 kA的雷电流即可引起边框烧蚀;雷击会影响组件的功能和寿命,随着雷电冲击电压的增大,最大输出功率逐渐减小,冲击电压为300 kV时,最大输出功率变化率达到10。02%。基于雷击损伤实验模拟结果,可以为光伏系统的雷击防护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光伏发电系统雷击损伤光伏组件雷电流分量烧蚀损伤雷击防护

    地热水安全节能抽采泵管段摩擦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马鹏鹏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地热水抽采过程中泵管段摩擦阻力的影响因素,确定地热水抽采安全高效节能的开采参数,建立了地热水抽采压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别测算了流量、流速、管径、管长等参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生产条件下,不同流量下的泵管段摩擦阻力随着泵管内径的增大均呈一致的降低趋势,最终逐渐逼近为零。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流量呈指数变化关系,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也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泵管长度合理是保障设备健康安全运行的前提,泵管内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泵管长度为线性关系,地热水所流经的泵管长度越长,摩擦阻力越大。根据研究成果推荐了不同型号的泵管最佳开采流量范围,对于现场实际生产时优选泵管型号、确定最佳生产参数、保障项目的安全节能生产运行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地热泵管抽采摩擦阻力影响因素安全节能

    基于数据融合的高处作业物联网智能安全培训技术

    杨斌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化培训智能化程度低、沉浸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软硬件设计与数据融合算法的新型物联网培训系统。首先,开发了一系列用于智能培训系统的硬件设备:硬件功能包含数据交换,语音播放,数据采集等功能;针对便携式硬件的续航问题,提出了 WIFI+LoRa通讯方式,不仅提升了设备续航,还能够保证通讯的稳定性。然后,开发了一套智能培训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含信息存储、信息读写、通讯等多项功能。最后,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人行为判断方法。经过实验对高处作业物联网培训系统在行为识别的准确度,硬件设备续航以及通讯可靠性方面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物联网培训系统的识别准确度可达到80%以上,数据通讯能力与传统设备相比相差不大,设备续航性能更优。该系统为石化行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沉浸式培训平台。

    物联网系统智能培训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行为判断高处作业数据融合

    系统化安全教育培训在危化品企业的应用研究

    宋丰贞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化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降低人因事故发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危化品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实践中还存在培训需求分析开展不够精准、培训资源建设相对薄弱、培训方式方法囿于传统以及培训评价反馈不够深入等问题。在深入梳理系统化安全教育培训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提出了系列建议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推进系统化安全教育培训在危化品企业的实践与应用,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素养,助力企业安全平稳生产。

    系统思维安全教育培训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资源培训方式培训评价

    油田企业高质量安全培训实施路径探析

    郑玉奇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培训现状,提出了理顺培训机制,压实培训责任;科学开展调研,把准培训需求;构建培训矩阵,精准培训内容;优化组织运行,确保效果质量;重视监督评估,促进持续优化等五大过程的管理措施,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供可借鉴的路径,促进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落实。

    油田企业安全培训路径措施监督评估安全管理

    某油井P110油管接箍断裂失效分析

    付小坤田磊郭福贵杨兴...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河油田某油井P110油管入井服役15天发生接箍断裂,为了找到接箍断裂原因,指导后期采油安全生产,通过宏观形貌、化学成分、理化性能测试、能谱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油管接箍短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管材接箍的断裂存在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且冲击性能较差,未达到标准规范要求;螺纹接箍处存在流场诱导腐蚀,为H2S与CO2共同作用的腐蚀结果;螺纹牙根部产生了局部腐蚀坑,形成了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下,在酸性腐蚀环境中产生了脆性断裂,断面有少量二次裂纹。由此得出该管材断裂失效主要是由非金属夹杂物、H2S及CO2引起的管材腐蚀、疲劳断裂造成的,且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均对管材的断裂产生了影响。建议对高含H2S井必须使用抗硫油管,并降低夹杂物含量,提升材质的热处理工艺,选择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较强的材质。

    腐蚀疲劳节箍断裂P110油管失效分析

    重整反应器工艺布置的操作安全性及配管设计探讨

    姚蕾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整反应器是重整装置的核心设备,反应器操作安全性是重整装置正常生产的保证。反应器的布置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反应器配管、结构等的工程设计,并对于反应器的操作安全性有一定影响。介绍了 2种重整工艺反应器的布置,即重叠式布置与并列式布置,对于其操作安全性和配管-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比较,认为反应器并列式布置更有利于重整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并且明显简化了配管、结构方面的设计工作。

    重整反应器操作安全重叠式布置并列式布置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