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冯长根

双月刊

1009-6094

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010-6891399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生态、环境、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领域的相关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口结构对轴流式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王锁芳赵浩宇柴金孟郭跃腾...
    759-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出口结构对轴流式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大涡模拟与离散相模型耦合的数值方法,对4种不同出口结构轴流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引入Omega准则识别内部空间涡结构。结果显示,在轴流式旋风分离器内部,叶片吸力面与导流锥底部形成了叶间通道涡与导流锥尾迹涡,且涡旋速度梯度大,并会将颗粒卷吸到涡核中心,使分离效率降低;楔形与弧形出口结构加剧了涡结构在出口管内破碎的现象,且较直筒型出口的压力损失更低。在弧形出口前设计直线段可减缓型面扩张,即混合型出口可进一步改善弧形出口的流阻与分离性能。总体来看,楔形出口和混合型出口的性能较好,可为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的结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环境工程学旋风分离器大涡模拟出口结构分离性能涡结构

    基于Sentinel-5P的长三角大气NO2污染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曹念文宋坤杰方文圣
    76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哨兵-5P(Sentinel-5 Precursor,Sentinel-5P)卫星反演的NO2柱浓度数据,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结合自然因子和人为社会因子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大气NO2柱浓度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Sentinel-5P卫星反演的NO2柱浓度数据与地面观测站NO2质量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59,p<0。01),可较为准确地反映长三角地区大气NO2污染状况;(2)长三角的大气N02柱浓度呈现季节性的周期波动,呈"冬高夏低"变化趋势;(3)大气NO2柱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东北高,西南低,呈现出一条六安至台州,即"西北—东南"方向的NO2柱浓度分界线,以及一个以环太湖城市群为中心的西南向"U形口";(4)植被指数、高程、全社会用电量、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是长三角大气NO2柱浓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区域大气NO2柱浓度受因子交互作用显著,高程及植被指数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q均在0。6以上。

    环境学NO2污染长江三角洲GoogleEarthEngine地理探测器

    N-Calculator 与 NUFER 耦合模型和组合预测法在食物氮足迹研究中的应用

    乔森赵骏廷郑洪波
    778-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传统N-Calculator模型的局限性,加强食物氮足迹核算结果与环境影响的联系,提高活性氮管理预见性,将N-Calculator模型与食物系统养分流动(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模型进行耦合,以估算我国2001-2020年人均食物氮足迹,建立组合预测体系。结果显示:2001-2020年,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由16。04 kg N/a增至18。95 kg N/a;全国食物氮足迹由20。47 Mt N/a增至26。76 Mt N/a;居民饮食结构正由以植物源食物为主的低氮消费模式转向以动物源食物为主的高氮消费模式;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活性氮的最终归宿为大气(64。3%)、水体和深层土壤(35。7%);我国食物氮足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动物源食物消费氮占比呈正相关性,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性;未来10 a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呈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年均增幅为0。16 kg N/a。

    环境学食物氮足迹活性氮N-Calculator模型NUFER模型组合预测模型

    山区铁路工程"路基-环境"绿色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鲍学英沈杜华郭海东李亚娟...
    787-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山区铁路路基工程与环境之间绿色优质协调发展,提出一种铁路"路基-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及关键要素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路基-环境"交互影响网络,引入木桶理论构建绿色要素集;然后,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系统耦合协调度并评估组合状态,分析铁路路基与环境的绿色协调状况;最后,借助复杂网络理论,以要素为节点,要素间影响强度为连边,形成协同、影响、扩散多层复杂关联网络,采取spearman和二维云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多层网络要素耦合强度,并结合节点删除法确定铁路"路基-环境"的关键要素集。以某铁路路基为例进行研究,得出铁路路基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的结论,因此应对路基边坡植被防护、路堑开挖尺寸、路堤填筑尺寸、路基边坡工程防护4个关键要素加以重点管理,以实现铁路路基工程绿色化。

    环境学路基工程木桶模型系统耦合复杂网络关键要素

    甘肃省碳中和路径下二氧化碳减排与环境健康效益协同分析

    陈莎麦兴宇刘影影张蓝天...
    796-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LEAP(the 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模型,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Integrated Benefits Calculator,IBC),耦合建立甘肃LEAP-IBC模型。根据碳中和政策,结合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基准情景与碳中和情景。通过自下而上不同部门的技术组合叠加,量化分析甘肃省2019-2050年的能源需求量以及CO2与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并评估其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进而以碳减排成本及健康成本衡量综合效益。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甘肃省CO2排放将呈现达峰期、平台期、中和期3个阶段,并在2027年达到峰值,约为1。90亿t;随后,CO2排放量将持续下降,到2050年CO2排放量为380。82万t,根据甘肃省综合碳汇,可以达到碳中和。此外,实现碳中和可以使污染物协同减排与健康效益更好,较基准情景相比,碳中和情景下可以减少1。64亿t CO2排放量以及4。15万t PM2。5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PM2。5质量浓度在2050年将下降为13。34μg/m3,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碳中和情景下可以多避免8 636人(48。26%)的提前死亡和12。06万a(49。06%)的生命损失。因此,相较于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可以多带来477。7亿元的经济效益,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环境工程学能源转型碳中和健康效益

    典型有机磷阻燃剂对蓝藻的Hormesis效应及机制探究

    沈洪艳彭煜祺杨雷李燕...
    809-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对蓝藻的毒性效应,以铜绿微囊藻为蓝藻受试模型,测定典型OPFRs{烷基OPFRs磷酸三乙酯(Triethyl Phosphate,TEP)和氯代 OPFRs 磷酸三(2-氯乙基)酷[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 对蓝藻生长及光合色素、氧化应激、细胞膜疏水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TEP与TCEP均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促进生长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6。80 ×10-4-1。53 ×10-1 mg/L 和 5。87 × 10-5~1。54×10-1 mg/L。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显示,低质量浓度OPFRs通过提高光合色素的合成及调控活性氧的适当增加可刺激蓝藻增殖;相反,高质量浓度OPFRs则阻碍光合作用,对藻细胞产生氧化胁迫,进而改变细胞膜疏水性致使细胞膜受损,最终导致蓝藻大量死亡。研究结果表明,OPFRs能引发蓝藻生长的Hormesis效应,且氯代OPFRs比烷基OPFRs具有更明显的生物效应,在一定暴露质量浓度内具有促进蓝藻水华形成的潜在环境风险。研究可为OPFRs水生毒性和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有机磷阻燃剂铜绿微囊藻Hormesis效应光合作用氧化应激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建构——评《中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评价》

    刘畅
    819页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煤矿风险防控中的价值与应用——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系统中多方博弈与控制策略》

    郭健鹏李富强
    820页

    健康导向下高校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保障策略——评《运动安全与健康》

    王晓东
    821页

    跨文化安全意识的外语教育开展——评《英语文化与国家安全》

    杨洁
    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