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冯长根

双月刊

1009-6094

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010-6891399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生态、环境、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领域的相关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惯性传感器在老年环卫工人跌倒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寇俊辉郭良杰陈斯琪陈珏...
    2672-2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镇的环卫工人大多年龄较大,其工作常常需要清扫崎岖不平和雨后湿滑的路面,存在较高跌倒风险.为提升环卫工人群体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了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跌倒风险评估研究.招募了 18名被试者开展试验研究.首先开展动态步态指数(Dynamic Gait Index,DGI)评估,确认每位被试者的跌倒风险程度,作为样本标签.5枚惯性传感器用于采集被试者作业相关动作的加速度数据.采用机器学习分类器开发分类模型.经过训练和优化后,右脚踝处加速度数据训练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整体性能最好(准确率为88.62%,F1 值为 90.00%,AUC 为 89.12%).研究表明,开发的跌倒风险评估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对高跌倒风险老年环卫工人样本的识别与评估.基于较低成本的惯性传感技术的跌倒风险评估模型有利于在老年环卫工群体中推广应用,提高该群体的作业安全水平.

    安全工程老年工人跌倒风险机器学习惯性传感器

    组织视角下的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致因分析

    李鹏程沈松林
    2683-2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系统研究班组决策失误规律,识别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的关键路径,从组织视角出发,结合核电厂所处环境与班组决策失误特征对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核电厂班组决策失误致因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137份核电厂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与让步比分析班组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各层次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缺失、规程不明晰、知识与能力不足、制定备选方案失误是导致班组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改进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容易引发班组决策失误的路径有32条,其中发生概率最大的路径为组织设计不当→ 任务不明晰→压力过大→确定目标失误.由此可见,核电事故的发生是各致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降低班组决策失误概率需要阻断关键致因路径,加强对关键因素的管控.

    安全社会工程班组决策失误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卡方检验让步比(OR)

    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严斌李斌彬
    2693-2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建筑施工行业数字化技术应用发展缓慢的发展现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首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理论框架,构建应用意愿研究框架;然后,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总结影响应用意愿的维度及因素,根据维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图和流量图;最后,针对模型建立系统方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应用意愿的增长;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组织和环境维度对应用意愿的影响程度强于感知效能和科技维度;感知有用性、企业的重视程度、技术优化和政策支持是4个维度中对应用意愿作用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安全社会工程数字化技术意愿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

    计划行为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研究

    孙剑章伯阳王倩云黄倩倩...
    2701-2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对降低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至关重要.为深入探究内因及外因对不安全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同时考虑信念因素和情境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分层回归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安全氛围和安全领导负向调节不安全行为意向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阐释了信念因素与情境因素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项目管理者有效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安全社会工程不安全行为建筑工人结构方程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改进PoseConv3D模型在建筑工人临边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甘文霞张宇轩耿晶董燕妮...
    2712-2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识别建筑工人的常见危险动作行为,降低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seConv3D的建筑工人临边不安全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在PoseConv3D行为识别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网络(High-Resolution Network,HRNet)姿态估计模型,用于捕捉工人骨骼关键点的模态信息,并在行为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三维卷积注意力机制(3D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3D-CBAM),以强化关键特征的自适应学习和分配能力.此外,依据风险等级选取跨越护栏、抛物、吸烟、站姿倚靠护栏、坐姿倚靠护栏和打电话六类不安全行为进行数据集构建.在自行构建的不安全行为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六类临边危险行为动作的Top-1准确率可达95.3%,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和泛化性,能够准确识别建筑临边场景下工人的危险行为动作.

    安全工程行为识别姿态估计注意力机制施工安全管理

    矿工疲劳状态分析及评定研究

    田水承高晓颖冯帅陈磊...
    2721-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衡量矿工的疲劳状态水平,在疲劳自评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个体因素下的矿工疲劳评价量表.根据已有矿工疲劳风险因素相关文献确定矿工疲劳指标体系;采用疲劳指数模型得出疲劳指数,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出疲劳指标与疲劳指数的关联度;最后根据关联度进行疲劳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班前影响矿工疲劳指数的主要因素为总体疲劳、工种、体力疲劳,班后影响矿工疲劳指数的主要因素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疲劳表现;晚班矿工疲劳指数与早班相比显著升高3.66(p<0.05);矿工在年龄、工种、学历等方面存在疲劳差异性.研究结果为煤炭企业制定合理的疲劳调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安全社会工程疲劳指标疲劳指数灰色关联分析疲劳评定

    煤矿安全事故的综合致因模型

    付玉平陈兆波赵振保李川田...
    2731-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1项、人因因素17项和环境因素11项的致因因素构成,箭表示发生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利用该模型可以综合描述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事故的后果.以"弓弦箭"致因模型为基础,借助蚁群聚类及Ucinet-netdraw方法,分别对100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统计的100起事故中,致因因素总频数为803,其中人因因素最高为644,占比80.2%,设备因素次之为92,占比11.5%,环境因素最少为67,占比8.3%;(2)以聚类数为4,最大迭代次数为1 000,蚂蚁个数为100,阈值为0.9,蒸发率为0.1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得到4类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表明煤矿安全事故是由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人因因素交织作用产生,其中人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且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技能差错、决策差错、知觉差错和违反规章制度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3)Ucinet-netdraw分析显示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路径为:"管理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准备状态"→"违反规章制度".

    安全工程安全事故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弓弦箭"模型综合致因模型致因网络分析

    采用STAMP-24Model的多组织事故分析

    曾明荣秦永莹刘小航栗婧...
    2741-2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生产事故往往由多组织交互、多因素耦合造成,事故原因涉及多个组织.为预防和遏制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Systems-Theory Accident Modeling and Process,STAMP)、24Model,构建一种用于多组织事故分析的方法,并以青岛石油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显示:STAMP-24Model可以分组织,分层次且有效、全面、详细地分析涉及多个组织的事故原因,探究多组织之间的交互关系;对事故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可得到各组织不安全动作耦合关系与形成的事故失效链及管控失效路径,进而为预防多组织事故提供思路和参考.

    安全工程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STAMP)24Model多组织事故原因分析

    贝叶斯网络在地铁运营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雷斌田伯轩李佳晨马谦...
    2751-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针对不同地铁运营事故致因预测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贝叶斯网络应用于地铁运营事故严重程度预警,建立地铁运营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树型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地铁运营事故数据进行模拟训练,得到不同事故致因的重要度;其次,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和网络推理得到各事故致因的概率分布;最后,以搜集得到的国内2001-2022年地铁运营事故数据为例开展实例分析,并选取准确率、召回率和精确率等指标验证模型预测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机器学习获得的网络结构显示车辆是否故障、工作人员是否操作失误、人员因素其他原因是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得到不同事故致因对地铁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以为地铁管理部门进行事故预警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为事故救援处置提供行动依据.

    安全社会科学地铁事故预测贝叶斯网络事故严重程度

    民航失控类事故致因分析

    刘俊杰张晴
    2759-2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失控类事故引发的灾难性后果,选取航空安全网(Aviation Safety Network,ASN)2015-2022 年 102 起失控类事故为样本,以2018年"10·29"印尼客机坠毁事故为例,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因果分析(Causal Analysis based on System Theory,CAST)方法从系统角度梳理并识别失控类事故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安全控制缺陷.在此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法绘制失控类事故故障树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失控类事故的主要致因.结果表明:基于CAST模型分析识别出25个系统缺陷;通过故障树定性分析得出16个最小割集;通过定量分析计算出失控类事故在所有事故中发生的概率为0.400 86;确定机组操作不当、机组沟通不足、飞机系统缺陷及飞机制造商假设不全、制造商未提供相关文件为失控类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安全工程失控类事故基于系统理论的因果分析(CAST)故障树分析(FTA)致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