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陈晓刚

双月刊

1008-2441

assfxyxb@126.com;assfxyxb@163.com

0412-2960892

114007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平安街43号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由鞍山师范学院主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二为”和“双向方针”,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大力宣传教学和科研成果,以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本刊以反映我校的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同时也反映社会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可视化分析

    张文静崔建立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与概念隐喻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从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期刊、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和突变等方面开展统计,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测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话题.研究发现,近11年国内概念隐喻研究有小幅下降趋势,发文数量稳定,相关研究仍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研究者之间存在联系,但总体分布较松散,该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话语分析""基本隐喻"等.

    概念隐喻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论冰心"童心"想象的文学建构

    王芊懿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文学作品是世界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将儿童看作是独立个体,用创作真诚和对儿童发自肺腑的热爱为儿童以及广大读者创作出一片"童心"的世界.分析冰心创作的时代背景,探究其童心文学建构的理性思考与感性创作激情,以及童心世界的意义与局限,以期助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冰心童心文学建构

    新时代劳模精神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

    郝英杰武海波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引领时代新风的精神高地,呈现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不断为新时代精神注入新能量.新时期,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阐释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实例分析发挥劳模精神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挥新时代劳模精神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劳模精神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赜

    宋培培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其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推进二者的创新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提出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增强新时代研究生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发挥党支部组织作用,增强党员群体辐射效能;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思想教育宣传手段;提升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思想引领作用;丰富研究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思政教育文化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李春如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思政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切实提升德育教育实效.

    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高校国防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

    于家鹏陈功庆金艳菊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有着思政教育的天然属性和独特优势.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应从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丰富军事技能训练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拓展可行有效的融合路径,推动两者协同发展,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实效.

    国防教育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大学生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杨怀念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剖析大学生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艺术教育落到实处,为社会输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大学生艺术教育艺术素养审美

    艺术类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张新岩李明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需要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类专业人才,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应紧扣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抓准"协同"和"融合"两个着力点,从"思政+艺术"和"课堂思政+日常思政"两个方向,探寻与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策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协同融合艺术类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

    虚拟教研室在"大思政"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进路

    温明月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大思政"建设的新引擎、新工具,虚拟教研室可以突破传统教研室的瓶颈,跨越学科、地域限制,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打造"无边界"教研训新形态.但从现阶段看,虚拟教研室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实践进路有待丰富.因此,锚定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从价值意蕴、职能使命、实践进路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以及深化虚拟教研室的育人成效,助力新时代"大思政"建设不断推进.

    思政课虚拟教研室大思政智能+

    新形态教学工具赋能音乐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李雪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手段陈旧、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难以融合、各学科"各自为政"等困境,突出存在"两层皮"现象.数字化背景下,我国相继推出教育信息化政策,促进教育升级迭代.新形态教学工具应运而生,成为音乐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破茧的突破点,在思维革新、资源协同、教学升级、协同育人等方面为开拓课程思政建设全新路径赋能.

    英语课程思政新形态教学工具数字化音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