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颜吾耳

季刊

1672-8106

bfxbsk@center.njtu.edu.cn

010-51682711

100044

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方交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理论创新重要论述研究

    郝潞霞徐艳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战略高度,围绕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地位,系统阐释了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全面阐发了理论创新的途径方法,标志着我们党对理论创新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的理论宝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研究

    郑士鹏杜颖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也体现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需要以政治判断力辩证研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目标所处的时代方位,以政治领悟力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首要任务所必须坚持的方向、立场及原则,以政治执行力推进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正义观探析

    张艳红李戈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正义观,是中国共产党安邦治国的重要价值取向.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正义思想,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国家治理的智慧,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对公平正义理想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公平正义观的科学内涵可以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这三个方面加以诠释.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正义观,要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平正义法治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刘燕李楠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研究生红色文化教育已初见成效,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课堂教学相对传统,实践教育相对薄弱,网络载体利用成效相对有限,育人保障相对不足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网络宣传、育人保障"四维"综合发力,通过讲好红色育人故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感染力;巧用红色育人场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吸引力;优化红色育人传播进一步增强网络宣传渗透力;完善红色育人链条进一步加强育人保障支撑力.

    红色文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一带一路"北极航道开发:动力、趋势及中国应对

    蓝庆新张心平
    3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优化了北极航道的开发条件,在国际局势动荡导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以北极航道为主要发展对象开发国际航运新通道,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北极航道在港口、船舶、货运、航运制度等方面初具规模,且中俄已在北极航道国际运输合作中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正面临打通对外经贸往来新通道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国际航运业市场低迷、北极航道航行成本波动性较大、俄罗斯北极地区投资环境不佳、北极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急迫、北极治理制度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为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针对性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参与北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搭建更合理的北极治理机制,以提高北极开发质量和效率,并巩固中国在北极开发中的地位.

    "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李姗姗孙久文胡安俊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在区分基础设施的政策属性、资本属性和产业属性基础上,从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进行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塑造空间发展格局具有差异化效应,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形资本的积累和崛起,带来了区域发展路径的分异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区域间合作方式,以无形资本培育缩小区域间发展能力差距,以多维政策协调统筹空间发展动能.

    基础设施政策属性资本属性无形资本区域经济协调

    公共数据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证据

    谢尚赵鹏军
    6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地级城市政府推行实施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分析公共数据开放对城乡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收入增长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促进效应相对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促进贸易货物要素流通,加快居民就业结构转换促进城乡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中西部城乡收入增长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此外,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增长率虽然都具有显著提升效果,但仅仅改善了南方地区的城乡收入协调增长水平.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公共数据开放的巨大经济价值,提高公共数据资源使用的便捷、高效和合法性,让数字经济红利惠及民众;深度挖掘公共数据开放为我国中西部开发带来的数字机遇和数字红利,以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转型,激活创业细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准确把握公共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效果差异,推动公共数据多样化供给;积极释放公共数据的社会福利价值,借此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公共数据开放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增长城乡协调发展

    京津冀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

    何皛彦李国平梁伟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目标,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针对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调整和生态目标,发展绿色技术、培育绿色产业能够有效推进和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韧性.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的价值属性视角入手,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作用形式、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2012—2022年京津冀区域整体绿色技术创新专利授权数量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然而占全国比重大幅下降;绿色技术创新专利授权量的空间布局整体表现为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次之的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京津冀地区经济韧性总体偏弱,北京最具抵抗风险的能力.从实证结果看,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U型特征作用形式.消费在绿色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韧性影响效应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起步期,消费扩张会弱化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提高的抑制作用;随着绿色技术创新规模扩大,消费扩张会减弱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正向推进作用.因此,应从构建以绿色创新为前沿领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推进区域绿色产业发展、加快绿色生产、合理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韧性.

    京津冀绿色技术创新经济韧性"核心—外围"结构

    平台经济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多维测度与影响分解

    王浩宇张彦钊李国正
    8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力市场分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平台经济的出现为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那么,平台经济是否有效破解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通过对平台经济指数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测度,进而全面分析平台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异质性影响,平台经济加剧了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但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缓解作用,而对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分割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平台经济的不同维度,如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化交易和平台化商品等平台经济对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同样存在异质性.由此,应该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交易的建设,完善对数字平台使用的监管机制;推进平台化商品建设,进一步释放平台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缓解作用.

    劳动力市场分割平台经济数字平台

    中国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定位分析

    陈斌庞力文代聪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法构建包括拉动产业数量、推动产业数量、产业与经济关联度、拉动能力、推动能力、产业链位置、经济贡献能力、就业贡献能力等8个指标的产业定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判定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交互强度的相关度系数,明确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定位.研究显示:物流业属于基础产业,主要成本来源于金融业和燃料加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建筑业和化学品制造业.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时,应强化物流业的前向推动能力,弱化后向拉动作用;在出台物流发展政策时,应聚焦主要成本来源推动降本增效.

    产业定位投入产出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