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论丛
北方论丛

傅道彬

双月刊

1000-3541

bflc@vip.163.com

0451-88060078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北方论丛/Journal The Northern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重视开展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重视黑龙江省历史和现状的理论研究,以文学、历史、教育研究为重点。主要内容有《红楼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东北现代文学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本刊是首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夏文强王连伟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作为全球现代化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因创新了发展模式、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共享了现代化的成果,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是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因顺应了世界历史的时代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吸纳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其必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资本主义现代化

    从"目的王国构建"到"实践场域践行":现代系统论畛域下"中国梦"省思

    王学荣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中国梦思想—理论体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而言,二者是一种"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质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地涵摄了"中国梦"的"思想理论体系"。按照"现代系统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观点,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而言,"中国梦"本身构成一个"系统",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一个更宏大的"系统",就此而论,中国梦的"思想理论体系"可以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更宏大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说中国梦是"目的王国的构建",倒不如说中国梦是一种"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社会实践的践行",中国梦不宜滞留于一种形而上意义的哲学思辨,而应当彰显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社会实践意义上的积极践行"之双重架构。

    目的王国构建实践场域践行中国梦体系现代系统论

    楚简诗类文献与孔子删《诗》

    张峰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删《诗》与否一直是《诗》学史上的一大难题,结合楚简中越来越多的诗类文献,并从古本《诗》的编集流传、孔子时《诗》的形态、主张删《诗》者的论据等角度看,孔子可能并未删《诗》。首先,古本《诗》的编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乐官最初对诗歌进入《诗》文本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甚至删削,清华简《耆夜》中的《蟋蟀》和《周公之琴舞》等都启示这一点。其次,《诗》传到孔子时,整体框架等与今本《诗》差别应该不是很大。最后,《史记·孔子世家》所言"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的说法有不合事实之处;"诗三百"不是专指孔子所删之《诗》而言,它与《诗》的含义不是对立的,而是大体一致的。总之,孔子并未删《诗》,只是进行了正乐、调整篇次等工作。

    楚简孔子删《诗》

    基于安大简谈《诗经》中的联绵词问题

    周翔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且文字全同。这些情况说明研究中要尊重出土文献自身的文本内容,以客观、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处理传世与出土文本的异文。其也证明了简本对于《诗经》语言文字和文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安大简(一)诗经联绵词

    肖莎娜·祖博夫的监控资本主义理论及其批判性审思

    刘鹏飞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入21世纪,伴随着大数据监控技术与资本主义的融合发展,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形态——监控资本主义——悄然而至。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肖莎娜·祖博夫试图通过构建监控资本主义理论勾勒谷歌、脸书等企业隐藏的商业逻辑,以及在这种高度社会连结与数据化的脉络下,探赜监控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发展趋势,拓宽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视域。但囿于研究视野和阶级立场的局限,祖博夫虽然"观察到了",却并未能真正洞悉监控资本主义的内在生成逻辑和深层运行机制。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祖博夫的监控资本主义理论进行批判性审思,并试图在更深层次上洞察监控资本的生成逻辑和运行机制。

    监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行为剩余

    集体土地发包方终止权的原因、性质、行使及其法律后果——《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4条的解释与完善

    张洪波汪义双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4条突破合同相对性,明确赋予了集体土地发包方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终止权。该规定主要是基于土地有效利用以及保护耕地的考量。发包方终止权是基于其所有者地位和代理国家保护耕地而生的固有权,并非是替代承包者的代位权。第64条规定的四个行使条件是相互独立的,且"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具有兜底作用。承包方如果超过"三个月"不行使解除权,发包方就可以行使终止权;发包方的终止权不受民法典第564条第2款的除斥期间限制;终止权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行使。此外,发包方终止权行使的后果也需要进一步解释与完善。

    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终止权解除权

    法治素养的时代价值、内在要求与培育路径

    王敬礼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法治素养的价值更加突出。法治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力量源泉,法治素养为时代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扩展更广阔的发展舞台。相较于法律素养与法制素养,社会发展在客观上使法治素养的内在要求应实现与时俱进的升级。法治素养更加注重法治情感、法治知识、法治能力的内在统一,体现为关于法治思想定力、法治理论知识、法治实践能力的整体性要求。实践中,应结合法治素养承载的时代价值和要求探索有效的培育路径。即在法治素养规律性研究的基础上,建设独立的教育体系、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打造科学的教育内容。

    法治素养法治教育时代价值内在要求培育路径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进展、问题及对策

    于涛王刚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破产制度不仅是信贷市场安全网、金融市场安全网,也是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非法人企业、商自然人以及公民自然人等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率提高、深度增加,个人破产问题愈发凸显。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表明基本经济制度落后于经济和消费金融发展实践,影响市场活力和社会安全网建设,已成为市场主体制度亟需补齐的短板。当前,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在立法思路、逃废债监督、管理制度和社会理念等方面仍存在分歧。未来,宜加快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统筹考虑整体统一推进破产立法、平衡好重整和清算、严格防范破产欺诈、规避破产制度滥用、优化个人破产管理制度等事宜,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经济上重生的机会。

    个人破产重整清算破产管理破产欺诈

    陈季同《中国人的戏剧》的抄袭问题

    尹德翔
    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陈季同的《中国人的戏剧》,法国知名评论家布吕纳季耶曾表示过许多怀疑。实际上,这部书引用的所有戏文,皆从法国汉学家巴赞和儒莲的译作中抄录而来;许多论述,也直接或间接抄袭了巴赞和德庇时等汉学家。从抄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判断这部书的作者并非陈季同,而是他的法文老师蒙弟翁。《中国人的戏剧》所使用的叙述策略,与蒙弟翁《当我还是清朝官员时》的自述吻合,其"巴黎化"的文字、虚浮空洞的文风,亦符合蒙弟翁的情况。《中国人的戏剧》是一部假冒的作品,但它把汉学家的工作推向大众,客观上参与了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中国人的戏剧》陈季同蒙弟翁布吕纳季耶巴赞

    西方艺术终结观的伦理背景

    宋铮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种种的艺术终结观都有特定的伦理背景支撑。柏拉图的驱逐艺术观就是以家庭与民族伦理实体的分裂为背景,其目的就是以驱逐艺术为契机净化理想国。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观则以法权时代的社会伦理精神的沉沦为背景,其目的就是让艺术超越这种沉沦向宗教和哲学的高度挺近。丹托的艺术过时观则是以国家制度、现代法律所代表的伦理准则的固化为背景,其目的是以终结后的艺术为媒介收拾伦理精神,重塑现代伦理体系。西方艺术终结观的伦理背景也有一个向现代转换的趋势。当伦理演进为制度和法律,制度和法律也就具有义务承担探究艺术终结问题的使命。于是我们看到,在法律语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中,艺术不仅有生命周期,也有存在领域。超出这个周期和领域,艺术就会被宣断为终结。也就是说,当制度与法律不能够再对艺术施以保护,那么这种艺术就会在这种制度和法律中被定义为终结。不过很显然,制度和法律所给出的结论并不能完美地解释和解决现实。所以,关于艺术终结的讨论,还会在新的伦理维度继续深入下去。

    西方艺术终结伦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