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园艺
北方园艺

毕洪文

半月刊

1001-0009

bfyybjb@163.com

0451-86674276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北方园艺/Journal Northern Horticul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园艺学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普及生产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读者对象为园艺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专业户。有英文目次。继承《黑龙江园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秸秆生物炭与生物菌剂协同处理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影响

    金明兰赵海川李华南肖隽...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秸秆生物炭(S)和微生物菌剂(MA)为试材,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氨释放量、氯仿熏蒸-浸提法、PCR方法,研究了秸秆生物炭与生物剂(SM)协同处理对土壤的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对铅(Pb)、镉(Cd)及其抗性基因(MRGs)、四环素(T)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去除,以期为实现以废治废、优化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SM后,土壤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速效磷(AP)得到有效的改善.过氧化氢酶(CAT)、脲酶(URE)、蔗糖酶(SUC)的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6.00%、45.00%、53.00%.微生物碳(MBC)和微生物氮(MBN)、微生物磷(MBP)也得到相应的变化.Cd-Pb-SM 组与 Cd-Pb 组相比,Cd、Pb 的修复率分别为 35.49%和 20.09%;Cd-Pb-T-SM组与Cd-Pb-T组相比,Cd、Pb修复率分别为23.69%和25.57%.Cd-Pb-SM组与Cd-Pb组相比,cad D、pbrT的修复率分别为31.94%和30.11%;Cd-Pb-T-SM组与Cd-Pb-T组相比,cadD、pbrT 修复率分别为 29.19%和 35.74%.T-SM、Cd-T-SM、Pb-T-SM、Pb-Cd-T-SM组与对应的T、Cd-T、Pb-T、Pb-Cd-T组相比,T的修复率分别为23.83%、24.03%、10.85%和 19.08%;Cd-Pb-T-SM 组与 Cd-Pb-T 组相比,tet A、tet M 分别减少 30.32%和 31.71%.综上,秸秆生物炭协同生物菌剂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循环,促进土壤的酶活性,对重金属、抗生素的单一和多重污染均产生良好的消减作用.

    秸秆生物炭微生物菌剂重金属抗生素协同效应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高琪张德斌高韶晨彭昌成...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银花为试材,对其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外源硒对金银花叶片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促进富硒金银花全草进一步综合利用,为金银花全草开发成食品或药品开拓更广阔的前景.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浓度在10、20、50、100 mg·L-1时对金银花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0 mg·L-1时,绿原酸含量高达1.06%、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5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2.51 mg·g-1,较对照增加幅度分别为33.62%、57.29%、27.49%.当亚硒酸钠浓度为50 mg·L-1时,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维生素C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1.36%、0.95%、0.73 mg·g-1,此时浓度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0.80%、4.58%、58.69%.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00 mg·L-1时,木犀草苷最大值为1.66%,与对照提高了40.19%.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金银花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金银花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从而提高金银花药食两用的品质.

    金银花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有效成分

    栝楼病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邢铃凯曹舜李卫文程有余...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栝楼健康果和病果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分子鉴定的方法,研究栝楼病果与健康果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探究引起栝楼果实致病菌的种类,以期为栝楼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所有样本中共得到8个门、24个纲、54个目、133个科、206个属、286个种,其中属水平排列前5的依次为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蔓枯菌属(Stagonosporopsi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酵母菌属(Hannaella).患病果实表面微生物的集中度高,与健康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丰度较高微生物主要为间座壳属(Diaporth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选择4株分离纯化后的典型菌株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为炭疽属(Colletotrichum)、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验证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可知,引起潜山市栝楼果实病害的病原菌为间座壳属(Diaporth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

    栝楼病原菌高通量测序分子鉴定

    金耳菌株的筛选与分离鉴定

    田爽朱加楠马庆芳张丕奇...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7株金耳菌株为试材,采用不同菌株在cPDA固体平板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比较,并通过栽培试验进行比较筛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并对生产菌株进行分离及分子鉴定,以期为金耳栽培过程中优良生产菌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7株生产菌株依据cPDA平板培养基生长情况,可以看出"金耳1号""金耳2号""金耳5号"及"金耳7号"的菌丝生长速率较高,栽培试验结果表明,7株金耳菌株均可出耳,但"金耳1号"的综合出耳效果最好,初步确认"金耳1号"可以作为生产菌株进行使用,将"金耳1号"通过孢子分离及基内菌丝分离法分离出了2种真菌,通过ITS测序及进化关系分析确定了2种真菌分别为金耳菌及层叠韧革菌.

    金耳菌丝生长栽培分离鉴定

    辽宁地区适栽香菇菌株筛选评价研究

    刘娜张敏吕立涛李跃...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引进和自主选育的16个香菇菌株为试材,采用菌丝表型观察和出菇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菌丝生长情况、菌株间拮抗反应、耐高温性能、产漆酶能力、子实体农艺性状及生物学效率,以期为辽宁地区适栽香菇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菌株22-5、22-8、22-19和ZJ12为适宜辽宁地区生长的优良香菇菌株,其中22-5和22-8为中长菌龄,子实体较大,菇型美观,适宜鲜销;ZJ12和22-19为短菌龄,产量高.ZJ12菇型适中,即适宜鲜销,也可烘干销售,22-19菇型稍小,适宜做烘干销售或切片、切丝加工.

    香菇评价菌丝生长特性农艺性状

    香菇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孙波赵会长周洪英刘启燕...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菇是我国食用菌中年产量最大的单品.随着产业的发展,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成为我国香菇栽培的主流模式.相关研究和生产应用取得了较大进步,该文从品种选育、生产过程调控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香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香菇工厂化生产品种选育生产过程调控研究进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白子明李翠霞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数据,利用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网络并分析其特征,进一步运用QAP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蔬菜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向好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网络表现出愈发紧密的特征;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蔬菜产量差异、人口规模差异、共同边界对贸易网络有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制度距离对贸易网络有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

    东盟国家蔬菜贸易贸易网络格局演变

    我国鲜食葡萄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梦瑶赵君彦张泽姚淼...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在全球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鲜食葡萄供应商,价格的波动性也日益显著,这给葡萄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把握葡萄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国葡萄价格数据,运用Census X12季节性变化模型以及H-P滤波法,深入探讨葡萄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影响,以期为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结果表明:葡萄价格的季节性、周期性波动在逐渐趋缓;成本上升与需求增加推动价格趋势性上涨;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等因素导致葡萄价格不规则波动.对此,需通过技术进步推进葡萄生产供给稳定,建立健全葡萄全产业链预警机制,完善特色农业保险制度,大力推进葡萄产业融合发展.

    葡萄价格波动特征X12季节调整模型H-P滤波法

    中外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比较

    孟祥志刘小林苏海滨
    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2013-2022年中外西瓜产业相关数据发现,在生产方面,中国仍排名世界第一,但其面积和产量正不断下滑,而印度、西班牙、墨西哥、意大利却逐年上升;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虽然出口价格指数最高,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却很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西瓜产业要从做大转向做强,需注意以下5个方面,一是加强土地管理,保障种植面积;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种植收益;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种植水平;四是加强统筹规划,发展相关产业;五是壮大龙头企业,拓展对外贸易.

    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

    早春大棚辣椒复合套种甘蓝豇豆肥水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靳艳革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春大棚辣椒复合套种甘蓝、豇豆肥水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即甘蓝和辣椒复种,辣椒和豇豆套种的技术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蔬菜种类,又充分发挥了大棚生产的优势,增加种植收益.

    辣椒肥水一体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