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药学
北方药学

王玉杰

月刊

1672-8351

nmgbfyx@163.com,beifangyaoxue2010@163.com

0471-3256158,0471-8938592

010010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6路

北方药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应用效果分析

    王香兰张艳李春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在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效果,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结合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进行精细化设置,比较精细化设置前(2023年1-3月)和设置后(2023年7-9月)中药注射剂医嘱合理率、不合理医嘱问题类型与分布情况及药师干预成功率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注射剂医嘱合理率由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前的51.00%提高至设置后的92.00%,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成功率从49.97%上升至92.02%.结论: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在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住院医嘱前置审核

    药护精细管理在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研究

    赵贤薛美燕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药护精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中的用药安全性.方法:择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重症监护危重患者60例纳入研究,分为观察组(n=30,进行常规的药护管理)与试验组(n=30,观察组基础上进行药护精细管理).对比两组药护管理中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药护管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16.67%,试验组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3.33%.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如皮疹,恶心,感染等共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中无病例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有24例患者效果显著,6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中存在10例治疗无效案例,1例死亡案例,治疗有效率为63.33%.结论:药护管理的优劣对于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加强用药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药护精细管理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感.

    药护精细管理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用药安全性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药物治疗监测的优化策略

    陈福姐饶小英罗塘仁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监测策略,以提升患者疗效和用药安全.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120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试验组采用优化策略,包括个体化用药、定期效果与安全性评估及用药调整.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疼痛缓解程度上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达到了 86.67%,对照组为68.33%.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上,试验组疼痛评分为(4.29±0.67)分低于对照组的(6.38±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38±3.12)天,对照组为(15.62±4.35)天.试验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和术后药物治疗至出院的天数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38±3.12)天,短于对照组患者(15.62±4.3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优化策略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不良反应,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神经外科药物治疗监测优化管理

    门冬胰岛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综合化用药管理及调整

    陈岚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的综合化用药管理及调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健康管理随访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用药管理方法分为综合化用药管理组、常规化用药管理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血糖水平、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化用药管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常规化用药管理组(P<0.05),FBS、PBS水平均低于常规化用药管理组(P<0.05).综合化用药管理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化用药管理组32.00%(x2=4.878,P<0.05).综合化用药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0%高于常规化用药管理组68.00%(x2=4.500,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的综合化用药管理效果较常规化用药管理好.

    妊娠期糖尿病门冬胰岛素个性化用药管理调整

    药护管理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范文丽叶积垒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药护管理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性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观察组术后给予药护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满意度、疼痛程度与腹痛腹胀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满意度(92.68%)高于对照组(73.17%),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观察组首次排气短于对照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观察组腹痛腹胀率(7.32%)低于对照组(29.27%),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阑尾炎腹腔镜术后实施胃肠功能恢复干预措施的效果明显.

    药护管理阑尾炎腹腔镜胃肠功能恢复

    抗结核药物用药监护对结核病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廖丽平廖仙红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展抗结核药物用药监护对结核病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入院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结核病合并乙肝患者80例纳入研究,以随机信封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n=40,常规用药指导)与观察组(n=40,用药监护).对比组间用药知识掌握程度、肝功能指标及肝损害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差异化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程度与ALT、AST以及TBIL等各项肝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损伤的发生时间与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核病合并乙肝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药学监护,可提升患者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保护肝功能并降低肝损伤的发生风险.

    抗结核药物用药监护结核病合并乙肝肝功能

    低分子肝素钠在血透室尿毒症患者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监护效果评估

    翁萍萍林海彬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药物管理与用药监护在血透室尿毒症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血透室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n=50,进行常规用药)与干预组(n=50,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药物管理与用药监护).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凝血指标以及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管理与用药监护后,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0.00%,干预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出血、瘙痒、血小板减少等共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干预组中无病例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药物管理与用药监护可提高血透室尿毒症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患者的凝血指标.

    低分子肝素钠血透室尿毒症药物管理用药监护

    肝胆胰疾病患者用药的自我管理与监护

    叶积垒范文丽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胆胰疾病患者用药的自我管理与监护.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疾病患者100例,依据用药监护方法分为自我管理与监护组、常规性外科管理组,各50例.自我管理与监护组患者采用常规性外科管理基础上自我管理与监护,常规性外科管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性外科管理,统计分析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我管理与监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管理技能评分、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评分、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评分、回避、屈服、面对评分、健康用药满意度、饮食消化症状评分均高于常规性外科管理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性外科管理组(P<0.05).自我管理与监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性外科管理组22.00%(P<0.05).结论:肝胆胰疾病患者用药的自我管理与监护效果好.

    肝胆胰疾病自我管理与监护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并发症

    麻精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

    熊粲黄润生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麻精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60例麻精药品使用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n=30,进行常规用药)与试验组(n=30,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用药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在两组患者用药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应用过程中,给予患者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我院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麻精药品风险管理控制策略应用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措施

    陈惠婷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合理应用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50例,患者均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75例,均为使用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所致.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发生时间为2020年、2021年、2022年,用药数量>4种患者的占比均为当年最高;40~69岁患者的占比均为当年最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且肝功能异常占比均超过20.00%.结论:在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除了需要与患者的个体差异相结合,还应对40~69岁年龄段患者的用药给予格外重视,尽可能降低用药数量,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给予密切注意,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安全性.

    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个体差异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