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发展研究

    董黎明刘卫华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该专业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并针对已有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举措,旨在为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使其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互动、与文化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校体育新媒体技术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研究

    马景卫
    50-5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简要梳理了民族传统体育构成的主要特征,从特征中查找其文化内涵和资源,由此探究其教育元素,以便发挥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并为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融合注入新动能.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并认为:(1)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中的教育元素包括"四性",即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时代性,以及相应的文化意义与教育元素;(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教育内涵,从立德树人出发,构建"板块式"的教材新体系,大中小学联动,拓展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即身心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道德目标,追求教育的综合效果和长远效益;(3)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中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精神、武德修养、审美情趣上.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高校体育教育价值

    民族体育舞蹈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吕艳琼陈昌林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体育舞蹈引入云南高职院校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角度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民族体育舞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可行性

    基于OBE教育理念大学生中国式摔跤必修课程的优化设计研究——以上海体育大学为例

    江海东宁子文熊壮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调研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大学为例,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大学生中国式摔跤必修课程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当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目标设置不明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课程实施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得出应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多元化,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中国式摔跤课程教学

    高校散打教学改革思考——以武德教育嵌入为中心

    陈莉李雪莲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打属于格斗竞技项目,需要回归其技击本质,这是武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无论是从安全性角度,还是从重视"德武兼修"的角度,都需要在高校散打教学中积极融入"武德"教育.对此,需要在观念上重视"武德"教育,在方法上灵活讲授"武德"知识,并辅之以一定的检验方式考察"武德"教育的效果.在高校散打教学中嵌入"武德"的教育,将"德武兼修、礼艺并重"的观念一以贯之,真正影响并让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受益.

    散打教学改革武德教育传统文化德武兼修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坚定文化自信教学案例研究——以舞龙课程为例

    谢仕莲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和发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舞龙运动的育人价值,发掘和总结了舞龙运动课程坚定文化自信教育的元素、方式和手段,通过实践教学案例的方式对舞龙课程文化自信教育元素进行了案例价值、案例描述、案例实施的具体阐述.研究认为:舞龙运动课程中呈现的思辨精神、科学探索品质是坚定文化自信教育的指南针;舞龙运动技术、舞龙仪式、舞龙竞赛和规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并通过理论解析、观摩、实操、展演等方式浸入文化自信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舞龙运动教学案例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小学武术德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徐贵华
    66-6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引领下武术所蕴含的德育价值、现实困境以及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中小学武术德育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帮助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塑造健全人格;推动武术在学校的影响力,助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认为当前中小学武术德育存在缺乏宏观政策指导,教师德育意识不足以及难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掌握德育实施效果.

    立德树人中小学武术德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推进路径

    河南省武术短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对策研究

    高岭闫增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河南省武术短兵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可行性及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武术短兵运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助力武术教育改革、发挥体育核心素养、拓展校园武术内容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具备可推广性.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发挥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部门协同育人的作用,提升武术短兵人才质量;以武术特色学校为教学试点,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武术短兵课程;在推广实践中,强调武术短兵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助力武术教育改革、发挥体育核心素养、拓展校园武术内容等方面的价值.

    武术短兵可行性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融合路径分析

    安晓军王彩平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扶持力度、构建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更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创新研发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民族体育交流互动平台、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七个方面,阐释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深度融入的路径,旨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开展.

    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融合路径

    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现状研究——以莱阳市螳螂拳为例

    乔雪榕冉令华庞博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实地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群体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功能.

    武术武术进校园螳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