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术与中医是共同体吗?——基于中医视角的观察与思考

    杨桢马天辕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讨论了中医视角下武医融合的当代表达与建构逻辑,通过对武术和中医学科发展现状的追问,反思了武医融合的想象的合理性与存在的不合理性,提出,当从学科互鉴、社会基础和前进趋势三个维度推动武术和中医走向共同体的思考,并提出从观念到观念是进行武医融合研究的不当理路.

    武术中医共同体唯物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术教育的变革与挑战

    温搏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武术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基于对武术教育历史定位、当前实践以及政策环境的综合判断,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术教育的变革机制,进而提出其变革路径.研究发现,武术教育思想尚未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特色,武术教育内容有待匹配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武术教育体系有待跟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应构建战略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武术教育资源配置机制、问题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武术教育发展动力机制、形神兼备的中国式现代化武术教育组织引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武术教育变革的文化、评价、能力建设路径.

    武术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变革挑战

    京杭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路径研究

    李勇李秋梦侯园园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杭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走活态保护之路方能从困境中突围.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京杭大运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困境和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京杭大运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富含健康、文化、教育、经济等价值.其保护困境表现为:项目传承力薄弱,产业化质量堪忧;组织化建设落后,重申报而轻保护;协同开发度不够,平衡融合性欠佳;法律保护性滞后,研究整理性不足.活态保护路径包括:创新活态传承模式,引导文化产业融合;推进组织制度建设,构建立体传播机制;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项目交流互动;深化法律保障机制,提升研究整理力度.

    大运河体育"非遗"活态保护

    明代武术文献整理及其文化贡献研究

    冯丽娜
    16-1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明一代,国是日嚣,封疆日蹙,出现文人经武,武人通文的特殊局面,也正因如此,促进了明代武术文籍的大量撰写和出版.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将明代武术文献按图书馆分类法,分为兵书类、专著类、类书类和杂记艺文类,并从中总结出明代武术文献的文化贡献:开创拳法器械的势、谱、诀;以兵法论武技;武术文献之间出现"互通"现象.

    武术文献整理文化贡献明代

    从传统到现代:近百年少林武术图书的发展历程分析

    陆饰涵谢岗龙马杰威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林武术图书作为研究少林武术的一个独特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少林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论述了近百年少林武术图书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积极建议.

    少林武术图书发展历程

    民族志视阈下西南地区傣族武术历史探究

    周玺侯晓敏杨勇
    23-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项目资料,了解傣族武术历史发展状况,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主要采用史料考据法、田野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傣族武术的特点、种类、广度、流行状况及历史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傣族武术手上动作变化较多,腿法、步法较简单,种类较多,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每一种派别都有其突出的特点及严格的程式,固定的动作图形和判断欣赏的标准;但也存在其一些不足之处,如傣族武术显得朴实,过于软和随意,普及度逐渐下降,目前一些武术套路和绝招已失传.因此,作为中华武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傣族武术,进行更好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使这一瑰丽的珍宝放出光彩,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之花更加鲜艳,为建设民族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民族志傣族武术西南民族地区历史

    元宇宙时代的武术档案传承:变化、挑战与应对

    任子介王佳乐郭振华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档案与元宇宙热潮结合创造新的传承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武术档案在元宇宙时代传承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和传承克服办法.从变化来看,武术档案在元宇宙时代传承维度多元化、体验沉浸化和场景再现化等;从挑战来看,武术档案拥抱新的技术可能带来传承效果不佳、产权混乱以及成果小众等问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元宇宙时代的武术档案传承,需要严格控制武术档案数据质量,多方保障武术档案数据安全,共享和利用武术档案数据成果.

    武术档案元宇宙变化挑战应对

    唐代剑舞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余少刚胡岸胡洁
    30-3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剑与舞的融合是唐代武术功能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唐代剑舞进行梳理,并就其对后世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剑舞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多样,社会功能多元化,对后世武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武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唐代剑舞武术发展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武术现代转型的内在逻辑

    余洋温搏高圣灏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传统武术面临挑战与机遇.聚焦于现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质生产力",探索它们如何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技术驱动的创新逻辑、市场需求的响应,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揭示这些技术如何帮助传统武术在形式上实现现代化,并扩大其全球文化影响力.研究不仅为武术教育者和实践者提供实践指导,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

    传统武术新质生产力现代转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文化传承

    跆拳道段位制文化内涵解读及其对武术段位制的启示

    林大参李延飞尹晸郁
    38-4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解读跆拳道段位制文化内涵:跆拳道段位制由易到难"十级、三品、九段"的设置与具有激励性合理规定,有助于形成"终身跆拳道"理念;级位品势融入我国"八卦"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跆拳道普及;品位规定彰显"人性化"促进跆拳道可持续发展;段位品势融合"儒、道、释"文化底蕴助力跆拳道推广;段位制标志"道带"赋予文化寓意助推跆拳道国际性传播.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发展的启示:完善武术段位制规定与设置;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国人文化自信;添赋段位武术技击内涵与流派文化,提升武术软实力;嵌入现代文化与时尚元素,提高武术发展源动力;增赋段位标志文化底蕴,拓展段位标识新内涵等改革新思路,旨在助力提升武术段位制文化内涵,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加快入奥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跆拳道武术段位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