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与武术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机制及响应路径研究

    温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武术高质量发展中的关联机制及其响应路径,构建新质生产力与武术高质量发展关联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科技装备的更新显著提升了武术教学与训练效能;管理模式创新,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和武术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加速武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创新,通过武术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促进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对数字武术教学平台和国际武术节等案例的分析,以及武术爱好者的接受度和产业现状调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武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进而提出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措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产业创新与市场开发等响应路径,以期为武术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支持.

    新质生产力武术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文化创新

    聊城武术文化研究

    杨祥全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聊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深受黄河-运河文化的孕育和影响,历史上出现过聊、摄、黄、北杏、柯、薛、清、桃秋、冠氏、高唐等城邑,地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的交融区,长年的征战促成了聊城军事武术的快速发展,文武兼修的民风促进了聊城查拳、孙膑拳、肘捶、太祖长拳、罗汉拳等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近现代,面对中国武术的巨大转型,聊城传统武术在继续发展的同时,聊城武术人还在武术教育,竞技武术训练与裁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武术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贡献了力量.

    文武兼修传统武术传承创新竞技武术竞赛与裁判武术教育

    关公大刀的民俗信仰研究

    靳晓斌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公大刀的民俗信仰是关公信仰的延伸,也是中华民族尚武崇义的精神寄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关公大刀的民俗信仰进行研究,梳理反映信仰观念、行为习惯、祭奉仪式的民俗信仰事象,从而诠释关公大刀的民俗信仰内涵:尚力、尚速、尚斗、尚战的民俗尚武情结,至忠、至义、至仁、至勇的民俗道德诉求,兵器、礼器、道器、法器的民俗观念进阶,护民、护主、护国、护法的民俗精神寄托.当前,关公大刀的民俗信仰体系交融了民俗祭祀仪式和民俗武术活动双重因素,进一步砥砺全球华人勇毅前行.

    关公大刀青龙偃月刀民俗信仰尚武精神

    "两创"视角下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研究

    王文婷
    19-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两创"视角,对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文章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提出的"两创",从制度文化层、物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及心态文化层探究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现状,指出河南武术文化在发展机制、传播媒体、品牌效力及武术教学方面缺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期通过政府主导,创新河南武术文化发展机制;融合新媒体,创新河南武术文化传播渠道;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创新河南武术文化品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创新河南武术教学内容来扭转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困境.

    "两创"武术文化现代化

    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历程、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

    孔祥贺孙刚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齐鲁传统武术.新时代,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将会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和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对山东传统武术在海外的传播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当下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存在显著的中西文化差异,价值思维存在异同;传播人才相对短缺,传承意识有待提升足;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反馈机制缺乏等多种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武术文化传播;培养武术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武术海外传播组织管理;打造山东拳种国际化品牌形象等发展对策.

    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传播历程

    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岭南武术文化透析

    宋崇标魏巍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飞鸿系列电影自20世纪40年代末发展至今,百余部作品全面深入地将岭南武术文化的多重样式和多维空间通过超现实影像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胡鹏、刘家良、袁和平、徐克等导演的黄飞鸿故事和关德兴、刘家辉、成龙、李连杰等饰演的黄飞鸿形象,将黄飞鸿这位岭南民间武术家塑造成一位武艺超群、武德高尚、充满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银幕英雄.文章从武术文化角度分析发现,黄飞鸿系列电影经历了"民间武俗到影视武风""洪拳正宗到北派武功""行侠仗义到为国为民"的演变过程.

    黄飞鸿系列电影岭南武术文化透析

    "非遗"视角下荆楚民间武术数字化保护研究综述

    聂攀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楚地域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很重要.数字化保护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保护形式,顺应时代的要求.文章旨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非遗"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引起更多人对民间武术数字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为其他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价值,提升人们在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方面的认识,为我国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创新性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荆楚民间武术

    项目·奥运会·国家:东方案例比较视角下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境与展望

    吴振超姜华北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夙愿由来已久,但至今仍未实现,为探究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历史问题与未来的可能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以东方文化背景国家日本、韩国的成功案例为比较对象,从项目情况、奥运会政策、国家背景等关系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武术在奥运会发展中其文字的诠释与表达模糊不清,不能通过文字向世界清晰地传递武术信息,而且,武术本身的内容与形式表现为复杂和体系庞大,不具备新项目竞争力;其次,奥运会政策等成为导致北京奥运会武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影响了武术的奥运会申请结果,现有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赋予主办国自主选项入奥的权利,理论上也赋予了武术在政策上的希望;最终,国家发展是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国的国家力量完全有助于实现武术项目在2036年进入奥运会.

    武术奥运会国家

    文化·健身·教育:武术发展内在逻辑探讨

    闻武李存腾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健身、教育三个层面对当下的武术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武术发展与当下生活方式不兼容;武术健身的受众不均衡,现代健身方式对武术的冲击严重;武术教育资源缺失,同时武术教育人才匮乏,一些教学内容及方式有待改进.

    武术文化健身教育发展问题

    我国武术网络影响力指数评价研究

    杨庆宇张娟蔡健
    47-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武术网络影响力已成为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采用百度指数平台的武术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时间进程寻找指标点,并运用ArcGIS10.7软件构建我国31个省(市)的武术网络影响力数据图.研究认为我国近十年武术的群众关注度持续平稳,没有出现武术学的"技术革命",对比三大球群众关注度存在明显差距.武术学科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影响力较高,但社会价值和赛事价值的影响力不足,需加快竞技武术领域学科建设.

    武术网络影响力指数评价平台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