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多测合一作业模式

    金佳栋仪然
    1575-1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测合一的逐步推进,对测绘数据采集、产品生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以宁波市多测合一要求为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测绘新技术在多测合一项目各环节中的应用,利用测绘新技术在可靠性、现势性、全面性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多测合一作业模式,并全方位评定了各数据精度.

    多测合一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

    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矿区修复质量动态监测评价

    肖志峰李美兰
    1580-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以来,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连片矿山生态修复持续推进,针对矿区生态修复治理质量的动态监测评价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5-2021年亚米级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方法对韩江中上游流域8个县市区共计32个金属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质量开展动态量化研究,并重点分析典型矿区的修复成效.结果表明:① 研究期间各年份遥感生态指数与各指标分量间的平均相关度分别为0.74、0.68、0.64和0.76,均高于各指标分量,遥感生态指数对各指标分量的表征效果更好,能够综合反映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②2015-2017年韩江中上游研究区内矿区开采面积扩张了43.5%;遥感生态指数均值从0.61锐减至0.44,下降了27.9%.③ 2018年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以来,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出现了回升,从2018年的0.44增加至2021年的0.53,提升了20.5%.本研究成果可为生态修复治理部门开展矿区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南陵山区韩江流域矿山修复质量遥感生态指数(RSEI)

    改进RSEI的兰北新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金仔燕
    1586-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基于兰北新城2000、2010、2016、2022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耦合绿度、湿度、热度及改进的干度指标信息,构建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RSEI,利用分级研究、差值运算等方法对兰北新城2000-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2016、2022年兰北新城RSEI均值分别为0.395、0.499、0.564、0.467.2000-2010年,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持续推进使植被覆盖度增大,生态环境质量上升;2010-2016年植被覆盖、房屋建筑和人工堆掘地面积都在增大,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状况大于恶化状况,总体向好;2016-2022年,城市扩张加剧,房屋建筑和人工堆掘地持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稍有下降.总体来说,2000-2022年,兰北新城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遥感生态指数(RSEI)干度指标相关性生态环境质量

    多源遥感数据在洪涝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张伟董世元张明杰
    1593-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何快速划定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对于灾害分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严重区域之一的涿州市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提取灾害过程时序水体信息,分析得到洪水演进过程水体面积及洪水淹没范围时空演变情况;然后结合时序光学影像对比与实地踏勘调研,划定受灾范围,确定受灾位置、受灾面积及主要受灾地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光学卫星遥感相比,融合SAR的多源卫星遥感能够突破云雨限制,显著提高遥感应用的时效性,可对灾害过程的地表水体覆盖情况进行时空变化分析.进一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为灾害应急救援及灾损评估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多源遥感洪涝灾害合成孔径雷达(SAR)洪水淹没范围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灾损评估

    车载激光点云在城市行道树普查几何属性提取中的应用

    刘也梁文彪
    1599-1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道树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美学价值.传统的行道树普查采用人工实地调研进行,效率低.本文介绍了车载激光点云在城市行道树普查几何属性提取中的应用,通过车载激光点云去噪、地面点滤波、点云归一化、单木分割和几何属性信息提取等步骤获取行道树几何信息.实验表明,利用车载激光点云提取行道树几何信息,单木胸径提取精度达到厘米级,横坐标、纵坐标、树高、冠幅等几何信息精度达到分米级,覆盖面积精度达米级,充分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大幅提升了行道树普查的效率.

    行道树普查车载激光点云几何信息提取点云分割

    基于新型基础测绘的西宁市地理实体数据规范研究与验证

    陈兴芳石喜阳张福存刘璐...
    1604-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西宁市新型基础测绘数据的管理和共享,解决传统测绘在产品形式、技术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日益凸显出来的问题,本研究紧紧围绕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总体要求,将原有以"地理要素"为视角和对象、按"比例尺"构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变为以"地理实体"为视角和对象、按"实体粒度和空间精度"构建的地理实体数据,积极探索研究,对地理实体的分类、实测内容、空间身份编码和数据组织进行规范,更好地为西宁市地理实体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和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西宁市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数据规范

    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的GNSS测站速度估计方法

    刘开红
    1608-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速度是描述地壳运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高精度分析方法提升地壳运动监测的精度,基于日本地区两个GNSS测站(G178和J753)2016年至2023年东(East,E)、北(North,N)和高程(Up,U)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创新性地融合了极点模态分解(ESMD)与最小二乘拟合技术,以优化E、N和U方向上的速度估计.结果显示:基于本文提出方法估计的G178测站N、E、U三个方向站速度分别为-1.69、-1.58、4.60 mm/a,估计残差分别为0.03、0.02、0.04 mm/a.J753测站N、E、U三个方向站速度分别为-5.13、15.62、7.17 mm/a,估计残差分别为0.14、0.04、0.08 mm/a.本文提出的站速度估计方法较传统最小二乘法方法估计精度提高了19.81%~67.24%,站速度的拟合度提高了0.7%~2.1%.此研究证实,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GNSS测站速度估计的精度,对于地壳运动监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站速度最小二乘拟合

    智慧城市统一地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张冲宋子超袁媛
    1614-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址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空间数据,是各类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城市管理等都离不开地址数据的支撑服务.针对当前地址信息表述不一致的问题,在分析地址数据现状和研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一地址数据标准规范,基于多源地址数据融合建库和基于相关业务的动态更新方法,详细介绍了统一地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技术流程.通过对多部门地址数据进行融合治理,建设全市统一地址数据库,基于民政、公安、自然资源、城管委等业务源实现统一地址数据的动态更新,为智慧城市"一图""一码"共性基础设施的空间落位、落地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智慧城市统一地址数据标准融合治理动态更新

    结合GhostNetv2与YOLOv7的交通标志实时检测

    黄伟涛许钡榛黄茂荣
    1620-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轻型检测方法在交通标志检测中检出率低且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7的轻型交通标志检测算法.在骨干网络中,引入第二代幽灵卷积核替代现有卷积核结构.在特征融合网络中,让来自骨干网络的更大尺寸的特征图参与信息融合.在训练阶段,使用带有焦点机制的高效交并比函数计算目标框回归损失,以协调梯度函数计算目标分类损失.在测试阶段,通过TensorRT对模型轻量化部署.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精度较YOLOv7提高9.29%,检测速度达到42.16 m·s-1,适合部署在低功耗硬件中开展实时交通标志检测任务.

    交通标志检测轻量级网络第二代幽灵卷积解耦全连接注意力(DFC)改进损失函数

    SLAM三维扫描在违法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周芳玲杜朋卫张卫东田文静...
    1627-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的测绘技术手段相比,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三维扫描技术具有效率高、精度好、数据全、数据多样化及非接触式采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建筑测量、面积测算、土方计算等工程领域.本文以违法建筑测绘项目为例,在分析SLAM三维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作业流程和关键技术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违法建筑的管理及后期治理对数据的需求,对点云数据处理的主要思路及成果图输出进行总结,并对SLAM三维扫描数据的精度进行现场验证和统计,为今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违法建筑关键技术点云处理精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