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周烈

月刊

1003-6539

010-65778734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寻中国译学话语的发展之路——写在《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出版之前

    方梦之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部术语史就是一部专业话语的历史.术语是专业话语的基本要素,术语系统的建设是反映相关学科进步和走向的一面镜子.本文概述了《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的编纂思想,介绍了该辞典的编辑方针、收选原则和编辑实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译学术语的积累与译学话语体系的完善是同步的.这部辞典见证了翻译学科酝酿—诞生—发展的过程.

    翻译研究译学术语译学话语中国译学大辞典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称谓问题——答研究者(之四)

    周领顺黄鹂鸣陈龙宇
    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并回答了研究者诸多关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称谓问题,包括:为什么"译者行为批评"英译为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而"译者行为"却多用translator's behavior?为什么"行为"用behavior而不用action或act?为什么将"译者行为批评"称为"理论"而不能称为"观念"?为什么"译者行为研究"能够成为翻译理论话语?为什么"务实"是术语而"超务实"不是术语?"超务实"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成为术语?等等.理论创建者应及时梳理问题、及时释疑,这有助于理论和研究的健康发展.

    译者行为译者行为批评术语称谓释疑

    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述评

    杨连瑞宋嘉伟杨向梅
    3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续论的续写任务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续写任务对二语词汇的促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首先讨论了续写促学词汇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在任务类型、研究范式及影响促学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①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采用的续写任务类型较为单一,缺少多轮续写、交叉续写等形式的应用,尚未完全发挥出续写任务的促学潜力;②现有研究往往仅从词汇知识深度或质量的角度测量词汇知识,忽略了词汇流利度的作用;③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互动强度和外语水平等因素对续写任务促学效果的影响,对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因素的关注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以期为续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续写促学词汇习得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续论

    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的能力

    杨梅
    45-5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的高效率也可以通过"续"实现.学习者如果能提高以续促学的能力,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那么,以续促学的能力包含哪些要素?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能力的研究理据是什么?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习者以续促学的能力?为回答这些问题,推动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本文首次提出续能的概念,并分析其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梳理当前以续促学能力研究的认知和实证理据,讨论续能研究的价值及续能培养的途径.

    续论以续促学续能互动协同二语习得

    读后续写任务中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对产出结果的影响研究

    顾琦一丁莹烨张萍
    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读后续写任务中二语写作者对输入的加工及其对后续产出的作用,本文聚焦输入加工过程,以"注意"为窗口,分析学习者在读后续写任务中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对产出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笔记和即时回顾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记录输入加工,从意义、形式和结构3个方面对注意进行编码,并将注意占比与对应分项评价指标(内容、语言使用、语篇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在读后续写输入加工中,学习者对意义的注意占比最高,其次是对结构和形式的注意;对形式的注意能够直接影响语言产出表现,即对形式的注意与词汇复杂度呈负相关,与准确度呈正相关.输入加工中对形式的注意与产出结果有直接关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注意的质量,促发深层次加工,实现有效的语言吸收和内化.

    读后续写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写作产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语义任务与形式任务对二语词汇形义匹配的影响——对加工资源分配模型的验证

    李旭奎陈婧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拉丁方设计,考察任务类型对二语词汇即时学习的影响,并从词汇形义匹配的角度对加工资源分配模型(即TOPRA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51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分别在语义任务、形式任务和无任务3种条件下学习24个英语单词,之后接受单词自由回忆和单词提示回忆的即时测试.结果发现:在一语自由回忆测试中,任务类型显著影响词汇意义的学习,语义任务对词汇意义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形式任务对词汇意义的学习有抑制作用;在二语自由回忆测试中,任务类型对词汇形式的学习没有影响;在一语和二语提示回忆测试中,任务类型显著影响二语词汇的即时学习效果,语义任务和形式任务都对词汇形义匹配知识的学习有抑制作用.本研究部分验证了 TOPRA模型的适用性,希望可以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语义任务形式任务形义匹配加工资源分配模型拉丁方设计

    中国农学典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梁林歆李磊
    8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生产实践上的优势催生了大批宝贵的、种类繁多的农学文化古籍,对世界农作物种植、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开发影响深远,是现今中国"文化外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将回顾我国农学典籍英译的发展历程,统计国内与农学典籍英译相关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概况、文本考察、研究主题、理论视角、期刊来源分布等方面梳理农学典籍英译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存在诸如译本数量少、文本考察单一、宏观研究欠缺、研究方法传统等问题.据此,本文最后对我国农学典籍的译介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农学典籍典籍英译文化外译英译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本体特征、历史使命与实践路径

    郑承军米尧舸
    10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进发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明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本体特征、历史使命与实践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在本体特征方面,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既有各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共同特征,是变通趋时的"思变之学",又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的"时代之学";在历史使命方面,加快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路径方面,本文以研究目标、研究主体和研究原则等方面为切入点,回答"为谁研究""谁来研究""如何研究"等学理性问题,探明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3条实践路径:知识生产与现实驱动相统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以问题为导向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本体特征历史使命实践路径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2012-2022年区域国别研究回顾与建议

    王春岩尚宇红
    11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自2012年建立以来,至2022年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旨在回顾和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围绕中东欧国家所进行的研究,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梳理了 2012-2022年我国中东欧研究机构与学者、研究成果的产出及学科分布特征等情况.研究发现,中东欧国别与区域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通晓该地区的专门人才缺乏,研究方法单一,学科交叉不足等.本研究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提供战略层面的参考,也为中东欧国别区域视域下的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研究

    基于韵律的英语介词短语挂靠歧义消解研究

    何享吴明军王青
    13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口语表达的韵律线索对交际双方的语言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韵律线索与预期表达含义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情境的半开放式口语产出任务,考察在特定的情境化实验条件下,被试对英语介词短语挂靠造成的歧义句的朗读任务完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具有对口语韵律特征与句法结构之间关系的潜在敏感性,能够通过口语的韵律停顿和音高重音实现对英语介词短语动、名词挂靠引起的歧义的消解.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英语口语韵律特征与预期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凸显了韵律训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高校英语听说及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歧义消解介词短语挂靠韵律线索情境化语境韵律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