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宋守信

月刊

1009-0118

dianlixuebao2012@163.com

010-86931100 5612629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查看更多>>教育教学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成文法的局限性

    魏清沂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法的形式都表明法所存在和产生的方式,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已然的法。法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全面进步所必须的因素。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法的作用,坚决克服轻视以至否定法的作用的人治传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成文法国家,成文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对成文法局限性的认识就尤为重要了。本文将从成文法局限性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讨论。

    成文法局限性克服手段

    在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间

    黄祖合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实质解释论和形式解释论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由于两种解释方法的价值现和法治现等不同,因此导致两种解释方法有可能在同一案例得出不同的案件处理结论。在实质解释论和形式解释论之间该作何种选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分析并作出选择的课题。鉴于我国法官整体素质还相对较低,在这一作为实质解释论基础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形下,为了保障法的安定性和保障国民自由,当前还是坚持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形式解释论罪刑法定原则

    浅析网络著作权的保护

    马晓燕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P2P技术的迅速推广,各类原创文字影像资料通过网络的途径迅速传播开来,但是随之而采的却是盗版等侵权行为的不断发生。网络著作权以其不同于传统著作权的方式而存在,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技术措施加以保护。

    网络著作权侵权保护

    和谐社会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之重构

    李艳萍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通过舆论来评判是非、贬恶扬善,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媒体要求公开与透明。司法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主持公道,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司法要求独立与封闭。媒体与司法自身性质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关系。本文从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与司法对媒体的影响两个视角,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力求在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中寻求契合与平衡。这对中国的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媒体自由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冲突与平衡和谐社会

    马歇尔判例与联邦印第安人法

    杨光明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整美国印第安人自治的联邦印第安人法兴盛于20世纪中晚期,然而作为印第安人部落独立之法律基础的印第安部落“国内依附族群”身份则则早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由马歇尔大法官的三大涉印第安人判例所确定。三大判例分则各有侧重,合则逻辑一致,共同奠定了美国印第安人法的法理基础,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史的经典判例。

    美国印第安人自治法制

    我国安全生产困境分析及其法律对策

    聂新国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成为制约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这其中,既有安全生产意识淡漠、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存在投入不到位等客观不利条件。在此复杂的形势下,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建设予以积极应对,从制度层面破解安全生产面临的困境。

    现状困境成因法律对策

    论无期徒刑的存废之争

    左建华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期徒刑的存废之争主要围绕着它的人道性、经济性和功利性等方面展开,同时两论各自提出了一些对方未予以论及的观点。应当说,无期徒刑是一种有着重要积极价值的刑罚,它并未违反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符合刑罚人道性、经济性和功利性的要求,因而应当予以保留。

    无期徒刑保留废除价值

    论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的劳资平衡

    敖妙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对劳资平衡的热议,也在现实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分析和探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资平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劳动合法的践行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劳资平衡

    宪法概念新认识

    陈静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宪法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和起始性问题之一,可谓是重中之重。经典宪法概念的局限性无法解决当下各种宪法困境,笔者认为,新的宪法概念应该建立在对宪法的终极目标,宪法本质,宪法结构和宪法秩序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经典宪法概念新宪法概念宪法本质

    对家庭暴力内涵的再思考

    张琼王庄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司法实践中,家庭暴力的认定一直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难点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对家庭暴力的内涵也存在诸多争议,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并不充分。因此,明确家庭暴力内涵对认定家庭暴力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暴力概念内涵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