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放学习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放学习研究
开放学习研究

张铁道

双月刊

1008-7648

xuebao@mail.btvu.org

010-82192129

100081

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

开放学习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S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类人到共生:数字人教育应用的审思与超越

    王强王帅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计算机科技孕育出的数字人构想,逐渐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人教育应用通过工具性超越重塑了教育时空之维,以主体性复归开启了个性教育新篇,用虚实性交融构筑了互动教学新境.然而,数字人面临身份定位模糊、数据依赖过度和缺乏自由意志等诸多风险与挑战.数字人教育应用在厘定角色疆界、筑牢可用性评估基石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人机情感交融,由"造物"至"铸情",进而重塑主体关系,以激发智慧教育新活力.通过这些努力,有望释放数字人教育应用的效能,进而推动整个教育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数字人教育应用价值向度风险挑战效能释放

    高等教育领域促进学习进阶的微认证:内涵、要素设计与应用策略

    单俊豪刘宇邹孜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认证是高等教育领域促进学生适性成长的重要发展性和诊断性教育形式.深入剖析微认证的育人成效可发现,微认证的判定本位理念占据主导地位,其贯通性学习支持的价值潜能尚未显现.本研究以学习进阶作为学理基础,从课程能力、专业能力发展、终身学习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促进学习进阶的微认证价值内涵.同时,以目标精准化、任务场景化、认证反馈敏捷化、标准设计梯度化作为促进学习进阶的微认证设计原则,从微能力模型、证据模型、任务模型和评价标准四个核心要素出发提出微认证体系的设计策略.最后,从"教—学—评"一体化、校企认证互通以及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探索促进学习进阶的微认证应用策略.

    微认证学习进阶高等教育改革终身学习大学生就业能力

    我国教育服务供给改革的实现路径——基于各省份教育"十三五"和教育"十四五"规划文本分析

    杨奥董旭赵宏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教育服务供给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改革.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战略任务,教育服务供给改革与各级政府政策有紧密的关联,分析政策文本对于明确教育服务供给的难题和驱动教育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Nvivo11,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各省份教育"十三五"规划和教育"十四五"规划进行文本编码和内容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改革的重点领域,核心任务包括办学及人才培养、结构布局调整、机制体制改革、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和推进"互联网+教育",不同供给领域在改革实践中有不同的着力点.同时还发现"十三五"和"十四五"的教育规划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教育服务供给改革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

    分组策略对小组群体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妍莉付玉娜刘思嘉区文诗...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作学习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认知网络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法,深入探讨静态随机、动态同质、动态异质三种分组策略对小组协作学习中群体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组策略对群体认知的影响各异,但其发展轨迹均符合群体认知理论的线性和顺序性结构,信息交换在群体认知发展中起核心作用,信息交换过程中对信息结构的关注是群体认知低阶转向的关键.在静态随机分组策略中,成员间逐渐达成共识,协作过程侧重于信息交互;动态同质分组策略则能有效促进全体学习者积极参与协作学习;而动态异质分组策略则更利于学生间的观点碰撞和交流,有助于形成更高水平的群体认知.因此,教师在选择分组策略时,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分组策略,以优化协作学习效果和群体认知的发展.

    分组策略动态分组群体认知

    专递课堂开好开优可能达成?——基于增值性评价的教学效果分析

    崔冠利周德青李林河穆肃...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递课堂是解决乡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开不齐、开不足"国家课程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其教学效果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学生发展情况.学科素养监测是基础教育阶段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其结果进行增值性评价可揭示学生发展的"增量",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说明教学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选用简易成长百分等级增值性评价模型,对贵州省某县29所小学三年级常态化英语专递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并用标准分模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显示:①29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和40%学生的成长水平达到高成长水平,说明专递课堂对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作用显著;②乡镇、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影响专递课堂教学的发展水平;③低成长水平学生占比较大是乡镇教育和学校教学质量欠佳的原因之一,需特别关注.最后,本文提出可以从融合分析细颗粒度的多源数据、结合评价结果循证改进教学教研、研制专递教学增值性评价分析模型、完善专递课堂"区—镇—校"协同推进与发展机制四个方面保障专递课堂持续高效的发展.

    专递课堂教学效果增值性评价

    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学习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张余萍孙雨薇陈娟娟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作问题解决是被广泛应用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但其实践效果在普遍的问题导向教学中却并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协作问题解决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学生的动机、社会互动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这些关键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与相互关系仍需深入探索.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基础,探讨了包括动机、社会互动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多个要素在内的协作问题解决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机制,探究多项要素的相互作用.研究采用自主开发的问卷工具评估了700名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协作问题解决参与经验、动机、社会互动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动机和社会互动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协作问题解决与社会互动、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均产生了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协作问题解决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为通过协作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协作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动机社会互动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研究

    仲露张志华孙嘉宝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素养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的研究侧重于老年群体作为被动接受者如何提升数字素养的问题,而忽略了老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本研究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将老年群体的自我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外化为数字生活、数字学习和数字安全三个维度,以此构建我国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的基本评价标准,并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的整体水平.研究发现,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存在数字生活融入不充分、数字学习能力不均衡、数字安全意识不够高等问题,原因在于主客观文化认知、学习路径依赖、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为此,从社会需求导向、协同导向和包容导向构建了数字时代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的培训、支撑和保障体系.

    数字素养自我决定理论老年群体

    《开放学习研究》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