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边疆经济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边疆经济与文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

孙松滨

月刊

1672-5409

bjjjywh@vip.sina.com

0451-86373434 88067468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边疆经济与文化/Journal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繁荣边疆经济,激活边疆文化的需要,荟萃百家睿智,让世人了解中国边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何秋洁张君兰陈国庆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具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西南部,其富饶的森林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彝族文化资源为"老龄化"社会新兴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基础条件。基于产业融合创新视角,提出攀西地区彝族特色传统文化产业与休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休闲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创新点。

    攀西地区彝族民族文化康养产业文养产业

    江苏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基于新兴经济体企业双重竞争劣势的视角

    任晴阳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江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的双重挑战,导致江苏企业国际化遭遇品牌国际知名度不高、经营绩效低、高失败率等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整合视角,选择Shein、科沃斯、徐工集团和红豆集团这 4 个国际化成功的江苏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出江苏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基于不同的制度-资源二元情境,企业借助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实施边界跨越战略、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以及东道国品牌战略,有效降低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危害,从而获取东道国合法性,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

    国际化战略外来者劣势来源国劣势扎根理论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周道正李志翠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区域异质性为立足点,利用区位熵、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聚类分析工具从文化产业供需结构现状、文化产业结构特征变化趋势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供给侧失调问题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有鉴于此,本文建议:西部地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主体以提高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消除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失调;从搭建区域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扩大区域贸易开放度、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多维打造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基础,促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协调高质量发展

    甘肃新疆两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郭虹坚冰卓姬红杰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具有紧迫性。甘肃、新疆两省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力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保护实施和生产性、整体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根基牢固,将非遗保护融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以非遗特色村镇和特色街区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新疆两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完善

    "东盟共同体"倡议下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品牌塑造研究

    谭文星梁明妮贾林林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发展现状和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析"东盟共同体"倡议下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大国形象、中国特征、东盟口岸、融水特色的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品牌文化塑造策略,进一步提升广西融水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东盟共同体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体育旅游

    西南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家庭发展能力问题研究

    王晓艳王久晓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婚姻在西南边境地区已成社会常态,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表明了跨境婚姻将在边境地区长期存在,此类婚姻形成的家庭在生物性功能、生产性功能、心理性功能以及社会化功能方面均存在实践困境,进而影响着跨境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以及边境地区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对西南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家庭问题的思考应从外籍配偶"个体"转向其家庭"整体",通过家庭发展能力的提高来推动其家庭功能发挥的正常化,进而缓解跨境婚姻家庭与边境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

    跨境婚姻家庭功能家庭发展能力西南边境地区

    红色场馆新媒体运营的调查与思考——以"红岩联线"公众号为例

    杨帆吴艺可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红岩联线"公众号作为个案进行调查与研究,运用调查分析、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红色场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分析了其功能设置、信息推送情况、用户使用情况以及思考与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公众号的运营和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公众号的价值,提出丰富微信公众号栏目内容,打造个性化服务;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注重用户体验与反馈;固定文章推送时间,传播精准资讯与信息的相关建议,为学者从事红色场馆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素材。同时,为国内的红色场馆提升微信公众号运营提供参考。

    新媒体运营红色场馆"红岩联线"公众号

    "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基本方法

    李健邓晶晶李晗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要义包括辨析价值、挖掘资源、改造内涵、创新形式、融入时代五个方面。推动传统优秀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代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认知——基于南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赖继年韩旭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和政治灵魂,具有崇高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下,如何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形成红色精神效应,成为亟须解决的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南京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当代大学生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渠道、学习方式、认知程度以及雨花英烈精神的当代价值。有针对性地给出雨花英烈精神传承建议,提出大学生要讲好雨花英烈红色故事和升华雨花英烈时代内涵,不断探寻历史规律,深入学习雨花英烈精神,将其融入自身行为,自觉传承雨花英烈基因,最后形成红色文化相关理论。

    雨花英烈精神大学生文艺创作主题活动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基本特征及其引导——基于Y校31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倪卓高英凡张馨元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自媒体和社交软件的推广普及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诸多自媒体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及时掌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科学合理的舆情引导策略,凝聚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互嵌共融,正成为高校舆情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对 313 份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归纳Y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探讨引导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积极向好开展,健全完善符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模式。通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导,积极营造理性、健康、和谐、互嵌共生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网络舆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