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高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高教版)
北京教育(高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eijiaogao@126.com

010-83552102,83558623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高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普教专业性刊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报道普教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交流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经验,透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四五"初期北京市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刘娟
    4-5页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熊思东杨炯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拨开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迷雾,我们清晰地看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劲的动力引擎,其真正源头和生长根基在基础研究,重中之重则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据此提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行之要者";做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是"责之重者".

    基础学科人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文化视域下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施晓光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尽管我国政府和高校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相关领域的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其中,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就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因为文化因素既可能成为工作开展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工作开展的绊脚石.因此,拟从文化视角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文化因素

    新时代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刍论

    李爱民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愈来愈重视,走过了一条从高校自发到国家推动之路.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对象选拔的准确性、培养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培养结果评价的科学性等方面.要通过深入研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推动新时代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利益观

    马陆亭
    20页

    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访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

    张丽萍廉文文
    21-23页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育的"组织密码":一项双案例研究

    张端鸿陈孙延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各高校顺利开展在线教育,不仅仅得益于在线教育的发展,更在于高校这一组织对外在影响因素的快速反应.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的实践.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组织文化的引领下,不同高校形成了各自的基础设施选择与组织结构变革,这一差异影响着教学过程与师生体验.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从组织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建议.

    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应急管理组织行为学双案例研究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育人实践与思考——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双培计划"为例

    张振华李晋李玥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培计划"是"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抓手.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双培计划"项目,目前已有五届"双培计划"学生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但由于实践中培养模式较为复杂,学生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困难与问题无可避免.通过对北京学院实践成果进行凝练总结,提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路径,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双培计划"北京学院"三全育人"人才培养

    以科研团队为依托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践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董春阳冯妍卉刘铄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全程导师制,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科研团队为依托的导师主导,导师指导研究生、研究生辅导高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立德树人、学业辅导、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成效逐渐彰显.结合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实际情况,针对全程导师职责认知、地位重视度、学生主动性、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科研团队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美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为例

    张洋丁传伟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美育教育已摆在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为例,在"武舞融合"的学院特色下,将以实践为导向的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探讨以学校美育融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有效策略、实践效果三个方面,进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中华体育精神融合的美育新格局.

    "武舞融合"大学美育实践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