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学生理论宣讲赋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价值意蕴、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径

    王希刘光斌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要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是指由高校优秀学生骨干担任主讲人、以青年学生的理论视角和传播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实践形式。从价值意蕴看,有利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有利于深化高校"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从基本要求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优良话语表达。从实践路径看,内容层面要深挖宣讲内涵、规范宣讲范本,形式层面要拓宽宣讲场域、优化宣讲活动,队伍层面要形成指导体系、组建宣讲队伍。

    高校理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导学矩阵式"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为例

    王陶冶赵秀英马骏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问题,必须将研究生党支部打造成为高校科研团队中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创新设置"导学矩阵式"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全面探讨其建设原则、运行机制和实现路径,旨在最大限度激发党支部的示范带动效应,为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进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导学矩阵式"研究生党建纵向党支部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张甜赵高闻璐史单杰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是党和国家的科技生力军、人才后备军、创新主力军,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培育研究生和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牢牢把握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这一根本和关键,是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展开讨论,探索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的有效路径,对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研究生党支部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建

    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培育的核心要旨、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安丽梅叶琼
    18-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是大学生调节身与心、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循,蕴含着勤奋自强、谨身节用,勤业兴家、以俭持家,勤勉工作、廉洁自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核心要旨。培育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有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当前,要在澄清思想认知、深化情感体验、锻炼意志品质、强化内在信念、巩固外显行为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加强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培育。

    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许晓辉穆悦廖丰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向。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不够健全、氛围不够浓厚、实践环节有待完善等问题,应通过健全法治素养培育机制、构建协同育人合力、强化法治实践等予以改进。

    大学生法治素养依法治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张焱郭理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对于大学生深化爱国认知、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坚持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内在契合、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的对应关照、情感叙事与理论叙事的互通互融、显性叙事与隐性叙事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应遵循的叙事原则。精选叙事内容、转换叙事话语、创新叙事方式、营造叙事氛围是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亲和力、穿透力、感染力的实践进路。

    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大学生新时代爱国情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程序设计类课程课程思政体系研究——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为例

    王娇琳吴佳宜杨芃驰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程序设计类课程课程思政的现状及难点,以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例,充分考虑"两性一度"和工程教育要求,从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建设、内容设计、案例分析、组织实施等方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课程思政体系研究,提升思政元素与工科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增强思政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助力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课程思政工程教育程序设计类课程大国工匠

    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探析

    吴欢蔡子晴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提质增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助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现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民族复兴。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实现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推动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实践进路

    构建富有艺术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模式

    梁建明王云鹏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号角,思政课改革迫在眉睫。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构建富有艺术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模式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全面推进学校德育体系与美育课程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加快打造"思政+艺术"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大思政课课堂、"横向联合、纵向贯通"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大思政课师资队伍、富有艺术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大思政课大平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艺术特色

    把高校思政课道理讲活的逻辑意蕴、核心指向与实践理路

    唐良虎李彦晶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讲活是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能所亟须面对和解决的理论困顿与实践难题。高校思政课道理讲活源于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理论逻辑、适应社会技术化发展的现实逻辑,以及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价值逻辑。把道理讲活内蕴多重意涵,其根本点为教学内容活,切入点为教学载体活,发力点为教学方法活,支撑点为教学空间活。把高校思政课道理讲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向发力,从动态化调整教学内容、多元化利用教学载体、灵活化运用教学方法、协同化应用教学空间等层面综合推进,最终实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与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道理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