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顾明远

月刊

1003-7667

bjb@263.net.cn;bjb@bnu.edu.cn

010-58808310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比较教育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刊适合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和管理者,各级各类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关心教育的各届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背景下瑞典基础教育为何重回传统

    张红艳陈波
    3-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瑞典于 2017 年率先实施《学校系统国家数字化战略(2017-2022 年)》,力图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进程.然而,随着该战略的深入实施,学生在阅读与数学等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成绩显著下滑,引发对教育质量的普遍担忧.为此,瑞典政府在 2023 年决定暂停该战略,转而恢复并强化传统教育.通过系统剖析教育数字化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及瑞典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与关键变化,揭示其基础教育回归传统的主要动因,并详细阐述政府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瑞典基础教育向传统的回归,不仅是教育实践的转向,而且更是对教育本质与技术应用边界的深刻反思.这一过程,不仅彰显瑞典政府对教育质量、学生全面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坚定承诺,而且也是对数字化转型复杂性的清醒认识.

    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传统教育瑞典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历史、国际态势与未来展望

    吴河江吴砥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特殊的技术原理、特征与功能,使它为教育的系统性与颠覆性变革创造可能性.不同国家与组织因为文化背景、技术水平、教育需求、话语体系、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举措.但总体上,仍有一些共性之处:应用谨慎、决策自主、态度乐观与指导细致.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应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规范化体系;优先制定法规和指导方针,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各利益相关者协作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潜力;加强人工智能素养与伦理教育,以应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人工智能在教育通用大模型

    考试全球蔓延的理论批判

    程红艳王健怡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及科技人才竞争的更新迭代,考试成为一种带有工业化高效率色彩的评估、监测与治理工具.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为代表的全球性测试的兴起,推动考试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呈现蔓延发展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学术界不断有对考试的批判与反思,指出考试被过度运用会引发三方面负面效应.在个人自由层面,"考试统治"造成的"为应试而教"限制教师的教学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使学校沦为分类机器.在社会民主层面,考试演变成制造社会精英的合法文化,使权力集中于"少数派"实现精英统治,形成"精英"知识为精英集团服务.在社会公平层面,考试推动教育公平的程度有限,注重考试成绩的教育政策扩大学业成就差距,造就"开放而不平等"的社会悖论.

    考试考试批判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逃离数据牢笼——美国高等教育界的排名抵制运动

    卢诗敏孙碧刘路瑶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作为学生择校信息服务诞生,因其能对大学施加不断强化的"自我实现预言"社会反应性机制,从而建立起"排名统治"般的影响效力.排名竞争催生出追求表面数据的提升,这一运作逻辑渗透于大学组织文化,使大学深陷"数据牢笼",给大学管理带来干扰、焦虑和道德包袱.大学管理者对排名批评不断,并发起三轮抵制排名运动,但却未能终结"排名统治".原因在于,大学的批判与抵制多限于宣示反排名姿态的"象征性抵制",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隐形惩罚、主动调整和拉拢等策略化解.排名抵制运动反而生产出更精致的排名规训权力,成为美国大学难以挣脱的牢笼.

    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数据牢笼规训权力

    "考试"抑或"认证":认证入学项目与美国中学教育评价方式变革

    杨帆张斌贤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 世纪 70 年代,由密歇根大学率先发起的认证入学项目是美国中学教育评价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密歇根大学认证入学项目经历启动、实施、调整三个发展阶段,认证权责不断分化和下移,认证课程不断丰富和多样,认证组织和标准不断规范化.19世纪 90 年代,认证入学项目迅速在全美拓展并形成区域认证,成为考试之外美国高校最主要的招生方式,其精确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引发质疑和争论.作为以定性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方式,认证入学项目在选拔功能之外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育人功能.在融合考试和认证在内的多种评价方式合理因子的基础上,美国高校建立了综合多元的录取机制,既注重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注重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避免片面强调考试成绩和机械刷题的问题.

    认证入学项目公立中学中高衔接教育评价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合作的战略布局与核心逻辑——以耶鲁大学为例

    李军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成效取决于合作的战略布局与核心逻辑.作为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大学优化国际合作战略布局的主要举措包括密切与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机构的科研合作,搭建层次高、视野广的多类型人才交流项目,构建与发展中国家院系层面的人才培养服务项目.加强"以点带面"渗透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合作,寻求"共同愿景"支持的多边机构合作,突出"优势学科"推进国际差异化合作的学科合作,是耶鲁大学国际合作遵循的核心逻辑.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大学战略布局核心逻辑

    美国暂停终身教职时钟政策的发展历程、内容表征与行动逻辑

    谢雯王世岳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锦标赛制是对学术生产效率的考察,要求学者在有限时间内产出更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为避免研究者的工具化,保障学术自由,美国多数大学采取了暂停终身教职时钟政策,作为终身教职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停表政策"在联邦政府和美国教授联合会的双重推动、各高校的有序落实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加码"下,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学界的普遍共识.该政策设计之初旨在通过帮扶青年女性学者以推动学术界的性别友好,而后政策内容导向家庭友好.停表政策的行动逻辑在于促进学术自由与学术卓越,是学术锦标赛制的隐喻延伸,以时间指标为工具,放松时间限制,但不降低科研产出的要求,体现了保障底线与追求卓越的政策目标.

    停表政策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学术自由性别公正

    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教育创新:美国高等教育代际服务学习实践

    江凤娟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龄化是全球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中扮演关键角色.美国多所高校通过代际服务学习模式将学生专业发展与社区需求紧密结合,为高等教育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和社会服务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代际服务学习强调提高公民责任感,注重学生和被服务对象的共同受益.准备阶段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发展目标和实际老年服务需求;行动阶段注重在提升老年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反思阶段要求学生记录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开展多主体的评估和反馈.美国高等教育代际服务学习彰显了尊重老年人和学生双方需求的互惠互助价值观,通过基于证据的循证式评估机制,打破传统教育的角色模糊策略,呈现出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并重的鲜明特色.

    美国高等教育代际服务学习社会服务积极老龄化

    构建强大的大学网络:"欧洲大学计划"实施、挑战及前景

    李鹏虎黄春妮
    84-9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强化欧洲核心价值观及身份认同,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提议下,欧盟委员会推出"欧洲大学计划".该计划主要通过资助大学联盟的形式强化欧洲高等教育机构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欧洲大学向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大学形态转变.在该计划的支持下,获得资助的新旧大学联盟实施了多项创新举措.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也显现出来.其表现为:充足且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恐难以得到保障,欧洲高等教育现有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治理框架不够明晰且政策兼容性不足.从长远来看,"欧洲大学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国家层面的系统改革及其对改革的坚定政治承诺.

    大学网络欧洲大学欧洲大学计划大学联盟伊拉斯谟+计划

    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

    孙蔷蔷郑孝玲
    9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建设教育强国征途中的重要一环.世界范围内有较多国家通过保障入园率、实施学前免费或义务教育、增加财政性学前教育支出、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支出比例、科学配置师幼比、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学历要求、实施数字教育等措施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与 15 个教育强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应坚持公益普惠属性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以减轻家长负担,改善幼儿园教师工作条件并提升其专业水平,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学前教育高水平发展.

    教育强国学前教育国际比较数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