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朱光

季刊

1004-6011

editor@bucea.edu.cn

010-88378011

100044

北京西城区展览路一号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北京市科委领导下,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主要刊登有关建筑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以发表本院教师的科技论文为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研究,推动本院教学与科研工作,扩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语言模型及其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综述

    魏楚元王昕周小平赵光哲...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ChatGPT和GPT-4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在技术上出现了快速的进步和迭代,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大型语言模型在数据信息容量、模型参数量、底层模型结构、模型训练方法上都较之前的语言模型取得了关键突破,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等任务上乃至通用任务领域的表现都在持续提升,包括大型语言模型显示出的涌现能力.概述了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演进、技术架构、关键技术、主要特点,介绍了大模型的基础架构及核心原理,分享了大模型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其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推动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大型语言模型涌现能力适配调优对齐建筑行业大模型

    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春青朱禹瀚刘山石陈睿...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城市更新中的非遗项目保护、地域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塑造具有支撑与促进作用.德州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影响广泛,但学界对德州市市域范围内的非遗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内在影响因素研究较薄弱,这不利于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保护、传承和利用非遗.因此,以整理的德州市118项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等工具,实现德州市非遗空间分布的可视化表达,并总结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非遗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城市更新设计提供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城市更新德州市ArcGIS

    场景理论下传统村落文旅空间品质评价体系研究

    李勤吕双宁武仲豪余传婷...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应对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文旅空间急需提升品质、凸显文化特色和增强文化表现力.本文基于场景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文旅空间评价相关理论,建立了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3个主维度和15个次维度的传统村落文旅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运用于京郊3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践和验证.以期通过场景理论导向的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提升传统村落文旅空间的场景效益,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再生和文旅产业发展.

    场景理论传统村落文旅空间空间品质评价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群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基于ARCGIS热点分析

    秦颖孙彦亮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群内部公共设施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问题,对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研究可以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基于5大城市群市政基础数据(2016—2020年),利用因子分析、莫兰指数、ArcGIS的热点分析工具剖析5大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研究结果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水平最高,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内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较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设施水平差距较大;城市群的空间集聚性明显,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属于"高高聚类",成渝城市群属于"低低聚类";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分配不均衡问题.

    城市群基础设施莫兰指数综合评价热点分析

    慢行友好理念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选线设计研究——以北京北新桥片区为例

    张颖异吕蒙荣玥芳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连续安全的慢行网络是实现城市慢行友好的关键环节,为漫步游憩、运动社交等活动提供支撑.居住型历史街区兼具生活情境和历史风貌特征,亟需通过慢行友好理念实现活态保护.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片区为例,通过调研其游憩系统现状问题,探索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的构建和选线技术.利用数据统计、量化形态分析等手段,对游憩系统的社会性诉求进行理性排序,提出"人-空间-路径"协同的游憩系统设计模式,推进面向慢行友好的人本主义设计,营造宜居健康的居住型历史街区慢生活氛围.

    慢行友好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选线设计北新桥片区

    工业厂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模型模拟与优化——以青岛市某厂区为例

    屈蕴乔梦曦王思思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厂区建筑密度大,绿地率低,场地综合径流系数较高,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的难度较高.以青岛市某工业厂区为例,构建SWMM对海绵厂区建设项目雨水系统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对海绵厂区项目建设前、建设后,以及采用海绵设施后雨水系统在设计降雨和多年降雨条件下的雨水控制利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添加海绵设施后,各排口流量均有削减,蓄水池服务面积对应的排水口峰值削减达30.28%,排放流量削减率达17.84%,但场地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为45.05%.根据模拟结果对厂区雨水系统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管径、增加下凹式绿地面积以及提高蓄水池容积,进一步提高了厂区对屋面及地面径流的控制效果,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05%,为今后同类型海绵厂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海绵城市SWMM低影响开发设施海绵化改造工业区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以德胜门内大街区块为例

    韩彤彤陈雳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方法的提出,将城市遗产的保护、管理和规划战略纳入当地发展进程和城市规划中去,其与当代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相一致.德胜门内大街历史片区位于北京中轴线以西的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内,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大背景下,经时代发展,呈现出一种新旧文化交织,新韵旧风交响的现状.以德胜门内大街历史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历史景观等工具,整理归纳片区的历史发展与历史层积,探索城市整体性保护下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有效方式.

    历史片区德胜门内大街城市遗产城市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

    需求导向下合肥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研究

    王爱刘云飞刘少婷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主体需求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合肥市公园绿地的分布格局特征,探究公园绿地空间配置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总体呈现"核心-边缘"圈层式的空间分布格局,各类型公园的空间分布形态差异显著;整体上公园绿地表征为显著性聚类的空间聚集格局,其中居住区公园的聚集格局表现为显著聚类,综合公园和区域公园则为随机分布;研究区域内近30%的居住小区不在公园绿地的服务覆盖范围内,各类公园的覆盖范围存在较大差距;公园绿地同小区的平衡协调关系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通过探析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以期为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支撑.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需求导向匹配关系合肥市

    水系影响下鲜鱼口街区三里河片区的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马晓菲马全宝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老城更新的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呈现出形式单一、同质化明显等问题.研究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和内在规律有助于追溯历史文化街区来源,保留街区传统特色.鲜鱼口街区三里河片区因其独特的弧形街巷和南北向胡同不同于北京传统胡同的街区肌理.运用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其历史沿革,探讨三里河片区肌理形成的原因,并以面-线-点的角度,从街区肌理、街巷空间和建筑形态3个方面研究水系影响下鲜鱼口街区三里河片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三里河片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是动态的,在不同时期受自然、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并对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建议,三里河片区要发挥街区特色,保存街区历史记忆,才能在老城改造中增光出彩.

    空间形态三里河历史文化历史街区鲜鱼口

    基于GEE云平台的北京箭扣长城建设控制地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蓝婧雯潘剑彬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城沿线植被动态变化研究对长城本体保护以及长城遗址所处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箭扣长城建设控制地带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调用2010—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估算植被覆盖度,并借助地形和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2010—2021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25/10 a.2010—2016年和2016—2021年,植被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后一阶段增速减缓;空间维度上,2010—2021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值呈现出南部及中部较低,北部较高的空间格局,以及非建设区的植被恢复高于限制建设区;驱动力上,各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表现为高程>气温>降水量>坡向,高程与气温的交互作用对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分布的影响力达到0.557.研究成果为长城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以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箭扣长城植被覆盖度GoogleEarthEngine时空变化地理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