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OFs材料吸附放射性碘核素的研究进展

    彭丽梁宇陈婷刘四斌...
    213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随着国内碘-131(131Ⅰ)类放射性药品使用量的急剧增加,131Ⅰ类放射性药品在生产、储存、使用及废物处置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污染物,而放射性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巨大,因此对碘核素的高效捕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 131Ⅰ的主要来源和现有的捕集方法,随后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来不同类型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包括 Cu-MOFs、Zn-MOF、Co-MOFs、Zr-MOFs、Al-MOFs、Ni-MOFs、Th-MOFs 和Cd-MOFs等材料,在吸附捕集放射性碘核素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应用MOFs材料工业化吸附捕集放射性碘核素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放射性碘核素捕集方法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高效吸附捕集

    211At标记的α核素靶向治疗

    陈环宇邓银倩张立吴宇筠...
    214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潜力巨大,可向癌细胞提供高细胞毒性剂量的电离辐射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害.α核素相比β核素,射程更短、能量更聚焦,在破坏DNA双链彻底杀死细胞的同时具有较小的辐射问题.砹-211(Astatine-211,At)因其原材料廉价易得、低子核素脱靶毒性、短半衰期等优势,成为α核素靶向治疗中最有前景的α发射体之一.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类型的载体将211At递送至靶细胞,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多肽及纳米颗粒.本文综述了基于不同载体的211At标记靶向药物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现状及进展.

    α核素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药物211At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界定探讨

    肖芳芳蔡瑶王军君
    2153-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的类别决定产品研发的方向,因此分类界定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迅猛,大量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也给分类界定工作带来了挑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定期公布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情况,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修订了新版的《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在原来2013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更新.如何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各种文件,提高分类界定的质量和效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界定审评监管技术经验交流案例分析

    锝(99Tcm)标记的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放射性药物研究进展

    陈欢黄旭虎
    2158-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存在于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表面,是近年来肿瘤显像的重要靶点.虽然FAP靶向正电子药物发展迅速,但是锝(99Tcm)标记药物具有制备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因此,应用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99Tcm标记FAPI示踪剂逐渐受到关注.本综述对99Tcm标记FAPI药物分子结构进行分类和梳理,分析了连接部分修饰基团的构效关系.此外,着重介绍了99Tcm-FAPI示踪剂设计策略和研发进展,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FAPI类SPECT/CT放射性药物研发与转化梳理方向.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放射性药物构效关系99Tcm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8F-FDG PET/CT表现1例

    姜春利陶秀霞朱峰岭张虎...
    2169-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PET/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1例经免疫组化分析确诊BPDCN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BPDCN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结果 患者以皮肤肿物为首发临床症状,伴多处皮肤紫红色皮疹及淋巴结肿大,18F-FDG PET/CT表现为:①骨髓腔FDG代谢弥漫性增高伴局灶性FDG代谢显著增高,未见明显骨质破坏;②全身广泛分布FDG代谢增高的肿大淋巴结;③肝脏及脾脏FDG代谢弥漫性增高伴脾脏异常高代谢结节;④胸壁皮肤多处增厚伴FDG代谢略增高.骨髓活检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符合BPDCN.结论 BPDCN常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易广泛侵犯骨髓及其他脏器,18F-FDG PET/CT表现为多组织脏器弥漫性FDG高摄取伴局部异常摄取,确诊需依赖免疫组化分析.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