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王若阳

双月刊

2095-5758

bjjyxb@163.com;bjjyxb@mail.hdq.bj

010-89768223

102202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南涧路11号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公安一线服务,为公安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理论探析

    涂铭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司法作为国际组织有效维护其独立性的机制,对组织履行职能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上诉机制,使国际组织内部司法得到创新性发展,有利于组织更加充分、高效地履行职能.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使得有关判决有机会得到重新审查和纠错,有利于维护国际组织职员和行政当局的上诉权,更好地平衡其权利义务关系,推动组织内部法治建设.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纠错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权益保障功能和协调功能两个方面;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法治精神价值则体现在国际组织内部对法治精神的期待,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本身所体现的法治精神.

    国际组织内部司法国际公务员上诉机制内部法治

    三角诈骗处分行为的反思与重释

    陈志慧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三角诈骗理论在其基本构造上设置了限制性要素,这些要素的作用侧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功能,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出现难以化解的困境,不具有必要性.三角诈骗之所以值得处罚是因为与两者间诈骗具有同质性,即受骗人的行为能规范评价为被害人的处分行为.三角诈骗的认定,应从被害人处分行为的分析入手,对受骗人的行为进行实质性解释.具体解释路径:当受骗人的处分行为一方面能实现"占有转移"的法律效果,一方面能实现"法益侵害"的实质结果,且处分结果能归属于被害人时,受骗人是"适格处分人".

    三角诈骗处分行为诈骗盗窃偷换二维码

    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界限

    彭赛嘉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经同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既有理论中,二次授权说违反法秩序统一原则,也过度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合理运用;信息开放程度说则使知情同意的判断沦为形式.基于弱同意说,若未经同意的信息处理行为符合自愿公开个人信息的用途或情境,便是在合理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因而不够成犯罪;即便不符合,只要信息主体未表示明确拒绝且未损害其重大利益,便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由于依法必须公开的个人信息涉及公共利益,只要信息处理行为不以违法犯罪为目的便不应构成犯罪.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需要侧重于打击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为此应将其犯罪化.

    已公开个人信息知情同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自决权

    国际商事仲裁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与限制

    单婧文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商事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会受到可仲裁性标准、准据法选择、仲裁争议管辖权、内国司法监督审查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些限制从反面保障了意思自治原则适用边界的正当性.随着意思自治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国际商事仲裁应统筹兼顾意思自治从实体法到程序法的适用与限制,对强行性规范适当限缩,对意思自治更加信任,使二者在相互平衡中实现辩证统一,有效避免私法的公法化,推进国际商事活动经济秩序可持续发展.

    国际商事仲裁意思自治强制性规则

    市区一体化:公安执法办案管理的模式创新——来自浙江省舟山市的实践样本

    周四海张小燕陆伟伟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传统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般是以区县为主的模式进行建设,但这一模式对于城区常住人口在 100 万至 300 万的Ⅱ型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在 50 万至 100 万的设区的中等城市而言,往往难以统筹市区两级的主体责任,且容易出现警务资源浪费或多头重复建设等问题.为此,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出一套"以市带区""以区提质"的"市区一体化"公安执法办案管理模式.该模式以新建设的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载体,将舟山市区两级公安执法办案在空间和运行上实现了一体化.该模式系统回答了如何落地建设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系列问题,积极探索了市区两级公安执法办案中"侦""办"有机融合的行动方案,丰富和完善了公安执法办案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具有巨大的可推广价值.

    市区一体化舟山公安执法办案

    扩张与瓶颈:行政拘留扩张视域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秦飞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依法治国理念推动下,大量涉及网络安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的行政法律文件陆续出台,持续推动了"行政拘留扩张"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总要求.基于行政拘留扩张视域观察困扰基层治理多元化难点,聚焦"行政拘留扩张"与"基层治理瓶颈"的相互关联,研究提出了在共建共治、多元协商、信息共享、权责定量及提升执法公信力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法治思想基层治理现代化行政拘留公安执法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制度研究

    郑洪广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侦查期限是侦查行为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是侦查机关自立案至侦查终结的时间限度.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无法起到侦查期限的作用,应当增加侦查期限制度规定.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不仅适用于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也适用于未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仅适用于"因人立案",而不适用于"因事立案",对于"因事立案"的,应根据追诉时效来限制侦查权.对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应在立法上加以明确,强化侦查期限制度刚性,确立撤案并非错案理念.

    经济犯罪侦查期限保障人权

    网络贩毒案件侦查中的思维定势研究

    牛承义周云怡乔顺利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贩毒犯罪依托互联网新技术,隐蔽性、组织性、广域性日益强化,涉案毒品类型不断增多,犯罪形势日益猖獗.网络贩毒案件中侦查主体与反侦查主体思维定势具有产生基础的一致性和思维定势类型的差异性.通过充分利用犯罪行为人的思维定势,兼顾技术与经验,强化侦查协作以及大数据相关性思维,促进侦查主体与反侦查主体思维定势的功效转化,从而有利于网络贩毒案件中侦查主体进行正确的侦查途径选择,提高侦查效益.

    思维定势网络贩毒侦查主体反侦查主体

    论信赖原则及其例外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适用——以涉老交通肇事案件为例

    杨滨蔓巩建国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领域对刑法信赖原则的适用,多因信赖不具社会相当性而予以否定.老年人等交通弱势群体作为信赖原则的例外,是法规范基于不能合理期待其适当的交通行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交通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信赖原则及其例外的适用具有相对性,需结合其理论本质及适用困境的考察,具化信赖存在与否的实际情形、严格前置的行政规范认定、充分预见可能性与回避可能性的判断,明晰适用的合理限度、均衡责任的合理分配、限缩过失犯成立的合理范围,以统筹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与行动自由.

    信赖原则过失犯注意义务结果回避可能性

    韧性社区的发展、内涵与建构研究

    樊晏辰刘艺台运启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VUCA时代背景下,韧性社区是城市社区面对多重风险挑战的一种高效选择.通过对国内外韧性社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韧性社区的具体内涵、发展过程与建设需求,概括出组织韧性、技术韧性、文化韧性、资源韧性、工程韧性与空间韧性六大韧性构成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要素端、主体端与功能端为核心的建构框架.结合对社区抗冲击能力类型的划分,提出韧性社区差异化的建设过程与路径,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聚焦培育多元主体、统一数字平台、重塑公共精神、拓展系统储备、统筹优化体系与联结发掘空间,以此来推进韧性社区建设.

    韧性社区建构维度建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