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蒋重跃

双月刊

1002-0209

wkxb@bnu.edu.cn

010-58807850 58807848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双月刊。办刊理念:突出教育心理特色,发挥文史学科优势,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探索学术发展走向。设有“教育研究”、“心理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栏目。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摘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崔瑜焦豪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这一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发现: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等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影响较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如何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业活跃度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中国立场与核心问题

    李哲朱晓琴
    12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的出台及经联合国特设委员会投票通过,是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阵营不懈努力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当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前提,贯彻打击网络犯罪的基本立场:扩大公约草案所主张的定罪范围和适用犯罪,并进而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及影响力;抵制或限制以"数据控制者模式"为特征的单边取证模式的适用,积极推广我国刑事证据出境审查工作机制,探讨基于数据主权的跨境调取电子数据解决方案.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布达佩斯公约》刑事定罪跨境取证数据主权

    数据安全治理的经济法理念分析与制度构建

    胡俊宏仲瑞洋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安全治理要确保数据持续处于有效保护与合法利用的状态.数据安全治理应在数据管理安全与数据流通安全两大治理领域中展开,个人信息管理薄弱、数据不当利用与竞争是当前数据安全治理的主要问题,不仅客观上降低了数据保护与利用的整体水平,还严重损害了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鉴于不同类型数据要素面临的安全损害或风险不同,治理方式应有的放矢.经济法理念能够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有效的法律理念基础,在实质公平理念下拓宽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范围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在有序竞争理念下协调完善企业数据流通的法律规则与自律规则,在风险防范理念下统一公共数据管理与开放规则,以期形成契合现实、协同有效的数据安全法律制度.

    数据安全数据治理经济法理念数据安全法律治理

    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挑战与路径

    薛二勇刘英倜李健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是新时期乡村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乡村教育振兴的本质是乡村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是乡村教师、学生、教育设施、教育内容等乡村教育要素的相互融洽状态,集中体现为相互促进与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其对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乡村教育振兴面临的关键挑战,从内部看主要表现为乡村学校布局优化问题和乡村教师队伍振兴问题,从外部看主要表现为乡村社会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协同、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相互支撑问题,具体体现为乡村学校布局亟待再优化、教师发展面临三重困境、家庭教育相对匮乏、学校的隔离式发展.基于稳定社会的渐进变革决策理论,乡村教育振兴政策构建的着力点为:健全乡村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调整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方向、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统筹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政策.

    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教育公平教育强国

    "二孩家庭"的父母协同教养及其影响因素

    刘畅伍新春李静朱丽芳...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二孩家庭"中,父母协同教养因儿童出生顺序产生差异,长子女的父母协同教养质量在次子女出生后先下降后回升,次子女与长子女的父母协同教养存在高相关,证实协同教养指向特定儿童,且家庭子系统间存在相互影响.在父母协同教养的影响因素方面,难养型儿童是父母协同教养的风险因素,父母性别角色信念、婚姻质量均与"二孩家庭"的父母协同教养有关.今后可基于"二孩家庭"父母协同教养的影响因素模型,关注我国生育政策所造成的生育间隔过大在父母协同教养中的作用,从进化心理学视角考虑"二孩家庭"的父亲协同教养,考察亲子依恋、同胞关系、社会支持等其他关系系统对父母协同教养的影响.

    协同教养"二孩家庭"儿童气质性别角色信念婚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