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杨桦

月刊

1007-3612

BJTD@chinajournal.net.cn

010-62989268

100084

北京海淀区信息路48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教学、训练、科研的最新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摘、科研动态、科技简讯等文章。辟有“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栏目。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论文学术水平高,学科领域广,信息容量大。发行到澳、日、美、东南亚等国和港台地区。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之路:特征、成因与未来展望

    龚正伟刘星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性视角出发,比较分析得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具有世界体育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即教育普及化、持续科学化、产业市场化、运动生活化、交往全球化和道德法治化;又富有中国特色,即强调人民体育人民共建、体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创、体育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体育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强调国际交汇和合共荣等。研究提出:造成这种"兼具"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式体育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抉择与战略耐心互为支撑,使得中国特色体育制度、体育战略及体育治理等实践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形成叠加与迭进优势,成功避免了"合成谬误"。中国体育既"做自己"又与全世界"在一起",宏大、新质与富强的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和体育文明新型态构建未来可期。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主体性中国特色大体育观新体育观强体育观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谢云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能为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及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内嵌于乡村体育形成了具有高素质劳动者、高技术劳动资料和高价值劳动对象的乡村体育新质生产力,施能释放的创造力、协调力、绿色力、开放力、共享力分别作用于乡村体育数字人才建设、乡村体育二三产业统筹、乡村体育生态环境保护、乡村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繁荣、乡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5个方面,最终高质量推动了乡村体育发展。基于两者的作用机理,提出未来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仍需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出发,不断塑造与乡村体育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培育新型乡村体育劳动者,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应用新型乡村体育劳动资料,保障劳动资料数智供给能力;拓展新型乡村体育劳动对象,提升乡村体育产业链价值。

    新质生产力乡村体育生产要素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体育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隋志宇武东海郝光安崔雪梅...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的市民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现代体育作为人的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推进农民市民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使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现代体育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逻辑,剖析现代体育推进农民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提出实践路径。研究发现,现代体育推进农民市民化是现代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各自行为并协同作用于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据此逻辑研究探明现代体育推进农民市民化存在价值偏移、融入受限、效能受缚、协同不足的现实困境。研究认为,现代体育可以从调和价值、加强融入、转变功能、增进协同4方面促进农民的市民化。通过研究期望为我国农民的市民化提供体育知识和实践路径,并为现代体育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农民现代化现代体育中国式现代化城乡体育农民市民化

    数字化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

    白晋湘朱鹏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动见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传承危机,先进数字技术却能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获得相应生存环境和拓展空间。为此,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认为:保护手段简单、传承体系失衡和传播方式滞后等问题,极大制约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化时代,只有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才能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现代化价值;只有实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建设数据库、加强多方合作,强化数字化思维、整合数字资源、拓展传统体育文化体验,才能提升其数字化传播效率,有效实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

    数字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播

    新时代我国传统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孟涛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推动传统武术非遗项目的当代发展为目的,以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为指向,提出有利于新时代传统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的对策与实践向度。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源自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非遗基因"和非遗保护为传统武术当代发展提供的理念与平台;尽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传统武术非遗项目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公信力和代表性下降、后继乏人导致断层风险极高以及项目管理重形式轻实效等现实问题和潜在危机;今后要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从制度层面的持续完善、系统性保护理念的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环境营造、协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国际的统筹兼顾等不同维度同向发力,使传统武术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非遗传承保护当代发展新时代

    脱钩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及纾解路径

    闫民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作为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传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平衡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落差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然而,在世界多重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对华实施的"脱钩断链"策略,使中国体育非遗的国际化传播深陷于大国政治博弈的复杂漩涡。因此,中国体育非遗的国际化传播不仅要处理好体育项目之间的竞争以及自身理论体系薄弱的问题,还需突破经济困境、地缘政治以及脱钩断链的僵局,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体育非遗国际传播的和平环境。基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脱钩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展开探赜,提出体育非遗国际化传播的纾解路径。具体观点:中国体育非遗的理论体系尚显薄弱,造成国际传播的碎片化现象;西方同质化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排斥,造成中国体育非遗国际传播的不对等;西方国家依托贸易格局主导权,造成中国体育非遗国际传播话语权的缺失;世界整体局势持续动荡,造成中国体育非遗国际传播环境恶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中国体育非遗理论体系,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平台加强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播;2)提升中国体育非遗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3)依托"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激发体育非遗传播的动力;4)夯实"一带一路"国家的维护及拓展,以点带动体育非遗国际传播的面。

    脱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

    地方理论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闫静舒璋文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地域文化的传统之中,其生存、传承与发展与地方社会的基质相契合,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忽略地方的作用。从地方理论的视角探讨"地方"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应用,以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例,结合地方依恋三维模型,从"居民—过程—地方"3个层次构建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通过加强遗产教育、培育遗产情感和扩展非遗产业,突出地方依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加深当地居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继而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全面、可持续发展。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理论地方依恋文化空间构建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武术政策文本分析及量化评价

    马文友刘月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武术政策文本,了解我国武术政策的制定情况,探讨其倾向性与合理性。方法:借助Nvivo12软件,利用Howlett&Ramesh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对武术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依据我国武术政策实际情况构建PMC指数模型,对所选取的武术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定性化的描述以及定量化的评价。结果:经选取共纳入32篇政策文件以及258条政策节点,将选取的政策划分为X维度、Y维度。其中,X维度包括自愿型(22。86%)、强制型(47。29%)和混合型工具(29。85%);Y维度包括武术段位、武术活动、武术文化、武术管理与武术推广。武术段位制是武术政策的重要内容;武术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推广普及武术。由PMC指数可知,我国武术政策文本总体评级为可接受,优秀为P6(7。00)。武术政策文本主要是在政策重点(X6)、政策受体(X8)、激励措施(X9)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应注重武术政策的内生动力,明确政策制定目标,紧抓重点,重视短中长期目标的协同规划;加强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建立动态的政策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适时处理;丰富武术政策内容,构建各参与主体均衡发展的组织体系,激励人才培养,合理规划资金投入,推进激励、保障措施及机制改革内容具体化,鼓励社会参与,拓宽政策受体。

    政策工具武术政策内容分析法PMC指数模型量化评价

    所有权性质对俱乐部投资决策的影响——基于中、欧顶级职业足球联赛的经验证据

    周腾军姜波
    9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俱乐部大规模投资虽然能给联赛带来短期繁荣,但同样也因其破坏性互动导致大量俱乐部长期亏损。而不同所有权性质所追求目标函数的差异,又加剧了俱乐部投资决策的分歧,使一些俱乐部亏损愈加严重。为确认不同所有权性质对俱乐部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何种所有权性质推动了俱乐部军备竞赛,基于中、欧职业足球联赛1998-2020赛季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会员制俱乐部投资显著大于私人控股俱乐部,且后者显著大于上市俱乐部;2)在私人控股俱乐部中,有金主的俱乐部投资明显高于无金主的俱乐部,且前者与会员制俱乐部无显著差异;3)财政公平竞争法案缩小了不同所有权性质俱乐部的投资差距,主要通过限制有金主的私人控股俱乐部的过度投资、并提高会员制俱乐部的球员投资来实现。

    职业体育联盟职业体育俱乐部所有权性质投资决策目标函数过度投资

    辅助人员过错时马术运动员兴奋剂责任认定研究

    乔一涓许益奇
    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术项目的反兴奋剂管理涉及多方辅助人员,却未对辅助人员的兴奋剂违规处罚进行单独规定。国际马术联合会(FEI)在马匹兴奋剂违规处罚中确定由运动员对辅助人员过错行为承担全部责任。随着越来越多的马术兴奋剂纠纷上诉至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现有判例表明CAS仲裁庭承认FEI在多个相关处罚决定中确实存在兴奋剂处罚规则适用不当、违规证明责任失衡、兴奋剂责任划分方式不清等问题,影响运动员兴奋剂责任认定,加剧了反兴奋剂管理与运动员权利保障的冲突。通过对CAS仲裁庭类案分析,辅助人员过错行为可酌情纳入运动员减免处罚的考量范围,确定以区分原则为认定前提、个人过错为处罚基础、以多方协商为缓和路径的认定步骤,为完善马术兴奋剂责任认定提供有效指引,保障运动员的正当权益。研究建议:在体育法治化背景下,我国马术协会应与国际发展接轨,结合马术项目的特点,通过制定辅助人员行为规范、发布运动员指南、加强辅助人员监管等方式,提高运动员对兴奋剂责任的认识水平,实现反兴奋剂管理与运动员权利保护的和谐共进。

    反兴奋剂马术项目辅助人员运动员权利处罚规则责任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