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志刚

双月刊

1008-4193

bjwlxywkxb@163.com

0917-3364287 3361018

721016

陕西宝鸡市宝光路44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的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刊物,绐终立足周秦文化故地,突出学术理论探讨的特色,坚持“双百”方针,求实创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知识创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和认可和学术界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士山盘铭文再考证

    李春艳谢泽昊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士山盘铭文的性质是一件封建铭文,士山是周王派去护送(中)侯归国就任的大臣,同时还兼有征收南部方国贡赋的任务。其身份相当于师㝨簋和扬簋铭中的"工吏",由三有司之司工管辖。周天子分封(中)侯,不仅有其军事目的,即控制南方蛮夷鄀、荆、方等方国,防止其对周王室构成威胁;更有其经济目的,即让(中)侯督促周边方国纳贡,并协助王室派去的大臣征收贡赋。(中)国负责对所征收的贡赋进行接收、囤积与管理。

    士山盘铭封建铭文工吏贡赋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论游侠对战国义文化的维系作用

    刘晓航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是战国共识性的观念,侠义作为义观念的一部分,对战国义文化的维系产生了一定作用。战国时期的卿相之侠以其"弃官宠交"的观念和"急人之难"的行为赢得了华夏诸国的认可,在政治层面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布衣之侠延续了卿相之侠"弃官宠交"的核心观念,重公平正义轻政治立场,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追求,侠义成为一般社会层面的共同价值。侠义与宗法之义互相补充,亲亲尊尊的宗法之义作为义文化认同的官方准则,弃官宠交的侠义作为义文化认同的江湖准则,二者共同构建了战国义文化认同的历史结构,该结构对华夏族群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侠义观念义文化认同卿相之侠布衣之侠

    "归根到底是两个行"重大论断的内在逻辑理路

    王静华刘人境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归根到底是两个行"重大论断是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最新回答。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两两关系的分析,发现"归根到底是两个行"重大论断是逻辑严谨的双向闭环,呈现出系统稳定性和旺盛生命力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的最根本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通过回应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取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实现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双向逻辑闭环的科学依据;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双向逻辑闭环的稳定基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双向逻辑闭环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互动关系的多维阐释

    王威峰吴慧婷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双向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强大动能。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双向互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也有深厚的历史根基,需要从历史、价值、理论、实践等多重维度予以认识和把握。从历史维度看,社会变革是现代化生成、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从理论维度看,"两个结合"促发的文化革新与理论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根基与思想指引;从价值维度看,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互动的价值轴心;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改革开放在追寻现代化目标中全面深化。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互动关系

    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赵林虎杨忠泰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才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观和以人民性、实践性、"实践成才"为核心观点的人才观;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具有深厚的科学家精神源流和文化底蕴,是科技人才应有的使命担当;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要遵循科学家精神、创新能力、实际贡献,即"精神、能力、贡献"相互支撑、辩证统一的三螺旋实践路径,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科技人才"国之大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践路径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数字资产入表的契机、挑战与应对策略

    陆岷峰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创新和数字经济的持续推进,数字资产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金融产品迅速融入银行业,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在总结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数字资产入表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资产的入表一方面扩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加速了银行内部IT系统及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数字资产的高风险性也对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提出了挑战,亟需优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并加强客户风险教育。为应对数字资产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多项对策建议:(1)与监管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建立规则体系;(2)与第三方协作研发报表规范;(3)优化集成方式减少系统升级成本;(4)强化安全防线,营造可信数字环境;(5)抓住机遇推进客户教育;(6)主动引导应对法律监管不确定性;(7)培养创新人才,建设数字银行核心团队。

    金融创新数字经济数字资产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新"黄金30年"之约:2022-2023年中哈农业合作的现状回溯与前景分析

    海波高宝平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与中亚地区最大粮食生产国和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的哈萨克斯坦之间存在互补性颇强的农业合作空间。自2019年两国大规模战略合作模式开启以来,2022-2023两年间呈现出明显变化,农业合作成为中哈两国的优选方向,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的投资两大领域,物流运输网络的构建和发展作为合作的依托也发展迅猛。基于往年合作的回溯,总结这两年两国农业合作状况、特点以及背后动因,并对未来的合作前景、合作领域做出预判,为中哈关系新"黄金30年"从农业合作方面做出应有的探索。

    哈萨克斯坦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物流运输

    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影响研究

    詹欣睿杨晴晴
    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对政府治理效能产生直接的作用效果。本文采用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政府、法治、监管、经济、民生五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其指数,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并考察在政府扶持力度、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在政府扶持力度较高、当地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三,相较于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助我国不断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能。

    数字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扶持信息化发展

    陕西省共同富裕水平的测度与时空演进研究

    余姗张哲陈诺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以陕西省十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并对其发展趋势、空间特征、差异性等多维度进行时空演进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陕西省总体共同富裕水平不断上升,且水平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关中和陕北地区;(2)空间特征方面,陕西省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3)差异性方面,关中地区内部的差异性较低,而陕北地区与关中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则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从多个方面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推进陕西省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性Dagum基尼系数

    个人信息侵权中的风险性损害问题探究

    王群宋佳怡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信息侵权案件屡见不鲜,损害认定成为被侵权人救济路上的最大阻碍。相较于传统侵权行为,个人信息侵权中的风险才是被侵权人所面临的主要损害。基于风险性损害的未知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司法实践对其持否定态度。但若以此为由继续沿用传统损害认定理论,将无法满足被侵权人救济的需要,因此亟须对个人信息侵权风险性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进行论证。目前,损害概念的扩张已成为国际趋势,而司法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风险性损害的肯定性判决,也为此提供了坚实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皆成立损害,需要根据个人信息的类型、信息处理者的主观目的等因素,确定风险性损害的认定范围,由法官根据个案特点与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个人信息未来风险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