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荣侠

季刊

1007-1261

lkxbb@163.com

0917-3361019

721016

陕西省宝鸡市宝光路44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季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79年3月的《宝鸡师院学报》,1993年更为现名,1995年公开发行。先后被美国MR,CMP,MathsciNet,CA、德国ZBL、俄罗斯Pж等国际检索系统列为收录刊源,同时也被国内多种文摘杂志列为收录对象,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多种媒体的全文收录期刊。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类特色期刊奖,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本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电子与电气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组大解的整体存在性的一个新证明方法

    陈浩靳荣赵继红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来源于半导体理论中刻画带电粒子漂移和扩散现象的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组,建立该方程组大解的整体存在性.方法 利用加权法、扰动法和反证法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引入新的权函数建立了扰动方程在Chemin-Lerner混合时空空间中的非线性估计,然后利用反证法建立了 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组大解的整体存在性.结论 2类带电粒子密度函数之差在适定性理论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组大解整体存在性Besov空间

    一类带有Holling-Ⅲ功能反应函数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平衡态正解分析

    康子月姜洪领赵艺卢晨萧...
    5-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一类带有Holling Ⅲ功能反应函数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已得到的理论结果.方法 利用反应扩散方程理论对平衡态正解进行定性分析,使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建立了平衡态正解存在以及稳定的条件,给出了物种生长率对平衡态正解的影响.结论 适当大的生长率可以使捕食者和食饵共存.同时数值模拟表明,食饵生长率较高时,捕食者数量关于其生长率不是严格递增的.

    Holling-Ⅲ功能反应函数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分歧数值模拟

    D型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朱登高胡嘉瑶肖健王晓玲...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简要综述D型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现状,为开发新抗癌药物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 参考近年来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对D型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进行综述.结果 概述了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总结了已报道的D型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结论 综述了 97个D型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初步讨论了部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开发此类小分子用于癌症的治疗奠定基础.

    共生真菌D型单端孢霉烯抗癌活性

    铌酸钾钠基透明陶瓷添加纳米复合烧结助剂的显微结构及性能

    王宇洁陈娜王舒婷严云云...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铌酸钾钠(KNN)基透明陶瓷掺杂适量纳米复合烧结助剂后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揭示其对KNN基陶瓷透过率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B-Si-O(ZBS)纳米复合烧结助剂,固相法制备KNN-0.03CZN-xZBS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纳米复合烧结助剂掺杂量对KNN基透明陶瓷的影响.结果 溶胶-凝胶法制备分散均匀且粒径30 nm的ZBS复合烧结助剂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煅烧温度为400 ℃,溶胶的pH值为2.KNN-0.03CZN陶瓷最优烧结温度由未掺杂纳米ZBS复合烧结助剂时1 140 ℃(4.50 g/cm3),降低为掺杂量x=1.50 wt%时的900 ℃(4.57 g/cm3),明显随着纳米ZBS复合烧结助剂掺杂量的增大,KNN基透明陶瓷最优烧结温度下降240 ℃,且陶瓷晶粒呈规则的立方体,晶粒大小均匀,晶粒间气孔较少,陶瓷的致密性较好.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KNN-0.03 CZN-1.00ZBS陶瓷具有高致密性(98%)和透过率(25.68%,27.54%),以及良好的电性能(εr=2 518,tanδ=0.02,Tc=270 ℃,P=6.88 μC/cm2,Ec=8.49 kV/cm).结论 适量复合烧结助剂在低温烧结下有效改善KNN-0.03CZN陶瓷的致密性,提高透明陶瓷透过率.

    铌酸钾钠相结构微观形貌电性能

    单层 Janus 结构 CoXY(X,Y=Cl,Br,I;X≠Y)中磁斯格明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牛晓航任聪聪林梦圆张云...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新型二维Janus结构CoXY(X,Y=C1,Br,I;X≠Y),分析其磁学性质,为二维磁性Janus材料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CoX-Y的磁性参数,用蒙特卡洛模拟,模拟出不同外加磁场下的磁构型.结果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CoXY结构中能够出现稳定的磁斯格明子态.结论 计算结果表明,单层CoXY将为基于磁斯格明子的赛道存储和处理器件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二维磁性Janus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蒙特卡洛模拟磁斯格明子

    Cu3NbTe4中高对称线上二次节点线声子

    杨志勇黄可欣郭华郑宝兵...
    37-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固体材料中存在于高对称线上的二次节点线拓扑声子.方法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得到声子谱,利用基于力常数构建的声子紧束缚哈密顿量计算材料的拓扑性质.结果 系统地研究了 Cu3NbTe4中存在的拓扑声子性质.在Cu3NbTe4声子谱的高频区发现了二次型的能带交叉.利用紧束缚哈密顿量计算了与第22声子带有关的所有节点和布里渊区R点附近的三维声子谱投影表示,这些二次节点线在布里渊区中形成了节点笼的形状.最后,计算了其在(010)平面投影的表面态和等频率表面弧.结论 证实了固体材料Cu3NbTe4中高对称线上二次节点线的存在,其清晰的表面态和等频率表面弧有助于实验上的观测.

    第一性原理计算Cu3NbTe4二次节点线声子表面态

    具有量子点插入层的阻变存储器电学特性研究

    段毅伟耿佳贤钱郁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量子点插入层的氮离子吸附能力对AlN基阻变存储器的电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验制备具有单层AlN阻变层的阻变存储器和具有AlN/PbS量子点堆叠结构的阻变存储器.通过材料表征、对器件电学特性表征以及对电流传导机制分析等手段研究具有AlN/PbS量子点堆叠结构的阻变存储器的电阻切换机制.结果 与单层AlN基阻变存储器相比,AlN/PbS量子点堆叠结构阻变存储器具有优异的电阻开关特性,如Forming-free特性、低功耗特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结论 器件的电阻开关过程显著受到PbS量子点插入层的调控作用,量子点插入层的引入、氮空位的分布情况和电场的分布情况是控制AlN基阻变存储器电阻切换性能的关键因素.

    阻变存储器量子点薄膜叠层结构稳定性

    基于Edlib的启发式生物序列聚类算法

    卫泽刚陈旭张小丹胡婉靖...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Edlib的启发式序列聚类算法:EdClust,以降低目前启发式序列聚类算法普遍存在的聚类数量过估计和聚类种子序列质量低的问题.方法 EdClust首先读取第一条序列并作为第一个聚类单元的种子;然后读取下一条序列,通过Edlib计算序列与种子序列的相似性,如果相似性大于给定阈值,则对其进行聚类,否则,创建一个新的聚类单元并作为其种子序列;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序列完成聚类.结果 2组实验测试表明,EdClust在聚类数量和种子序列质量上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EdClust采用Edlib进行序列比对,可以快速得到待比对序列与种子序列间的相似性,提高了聚类种子质量,降低了聚类数量过估计.

    序列聚类启发式聚类聚类质量高通量测序

    基于CenterNet的自然场景下苹果快速识别方法

    樊攀孙瑾周桥陈瞾宇...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种高效的苹果目标识别方法,提升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园自然场景中的目标识别准确率和效率.方法 通过采用CenterNet神经网络为检测框架,同时融入了分组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理念,设计了一种基于瓶颈结构堆叠策略的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Light-Weight Net.结果 设计了 一种适配于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识别算法,实现了在果园自然场景中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苹果目标识别.结论 该模型在测试集上实现了 96.60%的目标识别准确率(以平均精度衡量),通过与YOLOv3和Efficient-D0模型在相同测试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 6.30%和5.17%,单幅图像平均识别时间分别快了 0.014 s和0.05 s.

    采摘机器人自然场景苹果识别CenterNet

    渭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张蓓蓓井方宇杨帆青青...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种植年限对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增加果园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渭北地区种植年限为5a,10a,15a和20 a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方法测定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 (1)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平均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不同年限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5 a苹果园中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 g/kg.(2)在距树干0.5 m,1 m,1.5 m水平方向上,除5 a果园土壤外,距树干越近,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除15 a果园土壤外,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距树干0.5 m,l m,1.5 m处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P<0.05).(3)垂直剖面上,在0~40 cm 土层深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波动幅度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呈减少趋势,此外,5 a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200~320 cm深度显著增加.结论 渭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水平方向上,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在近干处有机碳含量高,对果园有机碳赋存的影响更大.垂直方向上,有机碳含量集中在浅层土壤,呈现出表聚特征.

    土壤有机碳苹果园不同种植年限分布特征渭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