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刘杰

双月刊

1007-5321

byxb@bupt.edu.cn

010-62281995;62282742

100876

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是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邮电通信为主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60年,1986年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通信与电子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工程、机械电子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及重要学术问题综述等。1999年开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定为全文收录期刊,并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文摘刊物或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用户串行干扰抵消的贝叶斯盲检测算法

    乌琦司中威戴金晟王森...
    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中,免授权传输允许用户设备随机访问网络并偶发传输小数据包,接收机则需要在无调度、无导频情况下进行多用户盲检测.基于消息传递的贝叶斯盲检测算法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并行迭代计算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复杂度较高,且收敛性能不稳定.为了改善多用户盲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将串行干扰抵消与贝叶斯消息传递相结合的算法,通过不断重构与抵消正确检测用户,提高接收端信干噪比,从而改善误码性能,并降低算法复杂度.同时,通过增加阻尼和重启机制,提高算法收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多用户盲检测中比贝叶斯盲检测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贝叶斯推断多用户检测消息传递算法串行干扰抵消

    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信号增强算法

    侯天为李洁王俊宋政育...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智能超表面无法透射信号的问题,利用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信号增强算法.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具有全向性的特点,可同时服务两侧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用户.所提算法将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的信号与通信信号相干叠加,利用黎曼共轭梯度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理论上可大幅增强用户的信号功率,降低中断概率,提高频谱效率性能.由仿真结果可知,与不使用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相比,随机相位的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可以提高约3.6 bit/(s·Hz)的系统频谱效率.利用黎曼共轭梯度算法优化后,可进一步提高约2.3 bit/(s·Hz)的系统频谱效率,该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同步透射反射智能超表面非正交多址接入信号增强算法中断概率通信速率

    基于多波束训练的毫米波信道混合预编码方法

    聂益芳何希平唐亮贵李余...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毫米波通信具有大量可用带宽,为了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又支持多个数据流传输,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波束训练和迭代更新的方式设计无线毫米波信道混合预编码器的方法.为了最大化频谱效率,所提方法首先采用多波束训练的方式估计信道主要来波角度并形成备选波束集合;其次,采用迭代更新的方式优化设计射频域模拟预编码器;根据已经确立的等效信道,建立频谱效率满足一定限制条件下的凸优化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从而确立最优的等效信道和数字基带预编码器.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用户信道相似度较高的情况下,所提方法具有比现有混合预编码方法更优的频谱效率.

    无线毫米波信道混合预编码迭代多波束训练等效信道优化设计

    基于UCA的OAM-MIMO系统资源优化

    林楚婷唐杰马若炎杨俊...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于均匀圆形阵列(UCA)的轨道角动量(OAM)结合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UCA的设计影响着信道增益和系统性能.为进一步研究UCA的设计对OAM-MIMO系统能效方面的影响,将联合优化UCA的半径、天线数量和发射功率,在优化系统能效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每路信道的通信质量.多个优化变量的耦合使优化问题为非凸函数,难以直接求解,因此,提出了一种分别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凸优化方法结合的资源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资源优化算法与穷举算法结合凸优化方法的求解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能效.

    轨道角动量多输入多输出能效容量资源优化

    移动边缘计算使能的星地网络D2D辅助任务卸载

    佟明磊李松王晓湘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面设备计算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研究了移动边缘计算使能的星地网络中设备到设备(D2D)辅助任务卸载.建模了最大化所有用户设备、服务设备和低轨道地球卫星的效用的问题,并将其分解为任务卸载比例优化子问题和任务卸载决策子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分别得到了D2 D卸载和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的最优任务卸载比例的解析解,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匹配博弈的任务卸载决策算法,提出了一种任务卸载比例和任务卸载决策联合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与参考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具有更好的性能.

    移动边缘计算星地网络设备到设备任务卸载

    无人机辅助NOMA下行的用户分簇与功率分配算法

    杨青青韩卓廷彭艺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用户非均匀分布的无人机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下行通信系统,提出了最大化和速率的用户分簇与功率分配算法.考虑用户服务质量,建立了最大化和速率的功率分配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三步策略降低求解复杂度.首先,确定了无人机的最佳部署位置;其次,基于无人机位置,提出了角度密度的噪声空间聚类算法;最后,使用连续凸逼近方法获得功率分配问题的次优解.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分簇效果与通信性能优于相同场景中的传统算法.

    无人机非正交多址接入信道增益差异用户分簇功率分配

    RIS辅助通信系统中基于深度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

    刘峰杨柳赵磊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多用户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导频开销大和精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算法.为了降低传统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导频开销,利用级联信道特有的双结构稀疏性质,提出改进OMP算法,获得级联信道的粗估计值;为了进一步提升信道估计的精度,设计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将粗估计信道矩阵视为低分辨的图像,通过多路卷积网络最大程度地隐式学习噪声特征;最后,提出了基于残差连接的多路卷积网络(RMCN)结构,利用噪声的空间特性和可加性,去除噪声对信道矩阵的影响,输出一个高分辨率的级联信道矩阵,从而完成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OMP算法,所提RMCN-OMP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减小了约2.5 dB,在降低导频开销的同时,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可重构智能表面信道估计深度压缩感知多路卷积网络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中叠加导频优化设计

    宋玉杨建新金思年鞠默然...
    45-5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时分复用导频,叠加导频因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和传输速率快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研究了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推导了基站使用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和最大比合并检测时系统可达和速率的闭合表达式.另外,为了改善叠加导频模式的导频信号与数据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规划和遗传算法的迭代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通过协同控制导频信号的功率控制系数、数据信号的功率控制系数和智能反射面相位,实现系统可达和速率的最大化.仿真结果验证了速率闭合表达式的准确性,同时表明了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速率性能.

    智能反射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叠加导频几何规划

    全双工无人机中继轨迹优化和资源分配

    唐菁敏王炳文黄嘉琪宋耀莲...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城市场景中无线通信易受障碍物阻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双工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的轨迹优化和资源分配算法.通过联合优化用户调度、无人机飞行轨迹、波束成形、基站和无人机发射功率,来实现用户最小速率最大化.为了解决此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利用块坐标下降法将原问题分解为4个子问题,使用松弛变量、连续凸近似和交替干扰抑制等方法,分别对子问题进行转换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最小用户传输速率.

    无人机通信全双工轨迹优化波束成形功率分配

    基于中心节点的动态扩散社团划分算法

    卓新建谭雯泽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团划分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现有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聚焦于网络拓扑而忽略网络上的动态过程,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心节点的动态扩散社团划分算法.首先,提出基于非回溯游走路径数的节点中心性评价指标;其次,为了对网络上发生的多尺度社交互动模式进行建模,找到一种新的边隶属度向量表示节点的社团归属情况,将中心节点与社团划分联系在一起,用动态系统表示社团成员的动态分配过程进而完成重叠社团划分;最后,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真实网络和人工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划分精度上有很大的优势.

    复杂网络社团划分重叠结构非回溯矩阵隶属度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