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地暴露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关联研究及PM2.5的中介效应

    李盼弟李冰潇温馥源屈艾彬...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我国社区自然人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vascular metabolic disease,CMD)的流行现状,探讨绿地暴露与CMD的关联及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研究"的社区自然人群(≥18岁),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评估人群的绿地暴露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绿地暴露与CMD的关联性分析,并分析PM2.5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36 429名研究对象中男16 095名(44.2%),女20 334名(55.8%);年龄18~92岁,平均(51.3±14.7)岁;其中CMD患者18 025例,患病率为49.5%;同时患两种及以上CMD患者6 232例(17.1%),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2 584例(7.1%).绿地与CMD呈负相关(主模型:NDVI500m,OR=0.951,95%CI:0.908~0.995;EVI500m,OR=0.907,95%CI:0.844~0.975).PM2.5在NDVI500m、EVI500m与CMD关联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300%、22.370%.结论 我国社区自然人群CMD患病率较高,较高的绿地暴露水平与自然人群CMD患病风险呈负相关,PM2.5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增加居民住宅周围绿地可能是预防社区自然人群CMD患病的有效措施.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绿地细颗粒物社区自然人群中介效应

    不同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陈艳侍效春刘晓清
    181-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状态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的住院CMV感染患者139例,分析不同CMV感染状态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MV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139例患者中男68例、女71例,年龄16~90岁,平均(51.0±18.0)岁,其中CMV病72例、亚临床CMV感染42例、潜伏性CMV感染25例.CMV病患者的血浆CMV-DNA载量显著高于亚临床CMV感染和潜伏性CM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临床CMV感染和潜伏性CMV感染患者相比,CMV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多重感染(OR=9.783,95%CI:1.964~48.729,P=0.005)、CD8+CD38+/CD8+升高(OR=1.047,95%CI:1.003~1.093,P=0.034)的患者发生CMV病的风险较高.结论 CMV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多重感染、CD8+CD38+细胞显著激活是CMV病的危险因素.当患者出现多重感染、CD8+CD38+/CD8+比例显著升高时需要警惕CMV病的发生.

    巨细胞病毒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与非贫血人群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韩丽军谢文婷李彦蓉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贫血人群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999—2000年和2001—2002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非贫血人群7 167例,于2006年12月31日前对死亡终点进行随访,采用阈值效应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SF和TAST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7 167例患者中男3 533例、女3 634例,年龄18~85岁,平均(46.1±20.0)岁,BMI平均(27.9±6.2)kg/m2.平均随访(5.1±1.2)年,共随访11 623人/年,其中全因死亡452例、心血管死亡117例.SF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呈非线性相关,SF的截断值为200 ng/ml;当SF<200 ng/ml时,SF每增加100 ng/ml,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HR=1.252,95%CI:1.068~1.486,P=0.00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7%(HR=1.370,95%CI:1.076~1.900,P=0.036).TSAT与全因死亡率呈L型非线性相关,截断值为30%,当TSAT<30%时,TSAT每增加10%,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1%(HR=0.791,95%CI:0.681~0.914,P=0.001);TSAT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呈线性负相关(HR=0.803,95%CI:0.660~0.963,P=0.014).结论 非贫血人群的SF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呈非线性相关、截断值为200 ng/ml,TSAT与全因死亡呈L型相关、截断值为30%,且TSAT与心血管死亡呈负相关.建议将非贫血人群的SF与TSAT控制在合适范围,以降低死亡风险,并改善预后.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贫血人群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岳敏寇京莉郝立晓周凤月...
    193-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SCAD)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SCAD患者96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采用Fried量表(the Fried frailty criteria,FFC)评估患者衰弱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QOL,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SCAD患者QOL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60~96岁,平均(77.4±9.6)岁;41.7%的患者没有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肥胖患者占53.1%,多重用药患者占88.5%,患有严重合并症占40.6%;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占70.8%,日常生活依赖的患者占78.2%,处于身体衰弱状态的患者占42.7%.96例患者的QOL得分为(113.72±13.4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SCAD患者的QOL随着营养风险的降低、衰弱程度的减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时长的增加而提升(P<0.05).结论 老年SCAD患者的QOL处于中等水平.建议适当增加老年SCAD患者的运动时长、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关注营养状态和衰弱状态的管理.

    稳定性冠心病生活质量衰弱营养状态影响因素老年

    精神分裂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谢孟杰张卫国陈大春辛闻...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北京回龙观医院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8例(患者组)和医院周边社区健康人群6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价患者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62例研究对象中男64例、女98例;年龄18~45岁,平均(30.4±9.1)岁.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IL-1[(121.95±14.18)µg/ml比(79.19±15.62)µg/ml]、IL-4[(38.16±5.43)µg/ml比(22.02±5.58)µg/ml]、IL-6[(44.64±6.17)µg/ml比(30.30±5.50)µg/ml]和TNF-α[(66.15±9.84)µg/ml比(42.79±9.00)µg/ml]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IL-1、IL-4、IL-6和TNF-α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较高,但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炎症细胞因子精神病理相关性

    HFNC与NIPPV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应琴丽周世彬李焕根魏思灿...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AECOPD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IPPV组(n=47)、HFNC组(n=49)和常规治疗组(n=50).NIPPV组采用NIPPV治疗,HFNC组采用HFNC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氧疗和抗感染治疗.比较3组循环指标、血气指标、呼吸支持时间、气道护理次数及舒适(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结果 146例患者中男76例、女70例,年龄56~77岁,平均(66.2±5.3)岁.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 h和治疗24 h时,3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HR较低;治疗6 h和治疗24 h时,HFNC组RR、HR均低于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3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治疗7 d后,与NIPPV组和常规组相比,HFNC组PaO2较高、PaCO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呼吸支持时间和气道护理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IPPV组呼吸支持时间较短,HFNC组气道护理次数较少.结论 HFNC可以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部分循环指标和血气指标,患者舒适度更好,但呼吸支持时间较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顾长水张翔庞呈祥
    210-21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行PFNA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6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分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老年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男96例、女80例;年龄66~85岁,平均(75.8±4.1)岁.176例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92.3±3.7)分.PFNA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24例(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2.5 SD(OR=3.117,95%CI:1.260~7.710,P=0.014)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7 d(OR=2.519,95%CI:1.061~5.980,P=0.037)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骨密度降低和术后负重时间延长是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老年患者术前骨密度筛查力度、改善骨质疏松程度,并重视术后早期的负重锻炼和指导.

    股骨粗隆间骨折骨密度负重时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髋关节功能老年

    PNF联合KT对大学生肩胛动力障碍患者肩周肌肉激活的效果观察

    梁弘扬刘淑惠靳岚琦樊志娇...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PNF)联合肌内效贴技术(kinesio taping,KT)对大学生肩胛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患者肩周肌肉激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7月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SD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PNF联合KT干预)和对照组(仅PNF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上肢表面肌电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26岁,平均(21.6±1.7)岁.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功能性动作测试(前屈、外展、毛巾抵墙滑动)的最大自主收缩(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功能性动作测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肩关节前屈的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LT)的MVC较高[(20.83±3.11)%比(16.36±3.76)%)],肩关节外展的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UT)的MVC较低[(34.95±8.15)%比(42.49±8.06)%]、LT的MVC较高[(27.38±4.61)%比(23.93±6.05)%)],肩关节毛巾抵墙滑动的LT的MVC较高[(7.51±1.99)%比(5.8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联合KT和PNF单独训练均有利于减少SD肩胛骨位置异常、改善UT过度激活和LT激活不足等肩周肌内异常激活现象,两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更佳.

    肩胛骨动力障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肌内效贴技术

    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围产结局的临床观察

    陈磊杨明芳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胎儿体质量估计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6例,根据估计体质量分为甲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 000 g,118例)和乙组(估计胎儿体质量≥4 000 g,88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等.结果 206例初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30.6±3.4)岁.与乙组相比,甲组阴道分娩比例较高(61.9%比40.9%)、剖宫产比例较低(32.2%比56.8%),两组分娩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试产率明显高于乙组(90.7%比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出血量(容积法)和校正产后出血量均高于乙组[350(300,500)ml比300(300,380)ml,440(230,720)ml比360(160,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估胎儿体质量可增加初产妇巨大儿试产率及阴道分娩率,也增加了产后出血量,但并未增加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建议胎儿估计体质量<4 500 g且有阴道分娩意愿的产妇,应该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增加试产机会.

    巨大儿胎儿体质量估计阴道分娩剖宫产母婴结局围产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子君刘小梅王佳高杨洁...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PNS患儿49例,根据是否合并UTI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NS患儿发生UTI的影响因素.结果 49例患儿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平均(7.7±3.6)岁.23例(46.94%)PNS患儿发生UTI,其中19例(82.61%)患儿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组共检出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例(42.86%),以为霍氏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例(40.48%),以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真菌7例(16.67%),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药物(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的敏感率为100%.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耐药(OR=18.185,95%CI:1.830~180.735,P=0.013)、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OR=13.686,95%CI:1.387~135.064,P=0.025)、血清ALB<16.6 g/L(OR=10.650,95%CI:1.025~110.612,P=0.048)的PNS患儿发生UTI的风险越高,年龄越大的PNS患儿发生UTI的风险较小(OR=0.738,95%CI:0.554~0.983,P=0.038).结论 PNS患儿发生UTI时多无典型泌尿系感染症状,当其病情反复时需警惕是否发生UTI.UTI的耐药菌比例较高,真菌致病亦不容忽视.对于年龄小、激素耐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血清ALB明显下降的PNS患儿,建议加强外阴部护理,避免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