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统性超声评估学习曲线研究

    玄英华张娟吴青青
    49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识别和显示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endometriosis,DE)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制定学习曲线.方法 选取2023年1—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普通妇科患者.2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通过学习国际DE分析组(international deep endometriosis analysis,IDEA)推荐的系统性盆腔超声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比较2名超声医师显示盆腔结构成功率和扫查所需时间,并制定学习曲线.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4.8±5.9)岁.其中,超声医师甲共检查患者98例,超声医师乙共检查患者99例.2名超声医师双侧骶韧带、滑动征、直肠前壁及输尿管下段扫查成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的扫查成功率随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需扫查时间随着扫查次数的增加而缩短.超声医师甲扫查双侧骶韧带、滑动征及双侧输尿管下段扫查所需平均时间高于超声医师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超声医师扫查成功率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呈明显上升趋势,第三阶段至第五阶段区域平缓;扫查所需时间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阶段至第五阶段区域平缓,即40例为学习曲线的拐点.结论 经过训练掌握系统性超声评估方法可行,通过对40例患者的操作训练,不同经验的超声医师可以基本掌握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方法.

    系统性超声评估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学习曲线盆腔扫查成功率扫查时间

    北京医学杂志编辑部关于处理一稿多投的声明

    《北京医学》编辑部
    496页

    儿童日间手术的研究进展

    潘守东王天龙
    497-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日间手术蓬勃发展,对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儿童日间手术病种逐渐扩展到三、四级复杂手术,术前评估的目标是筛查增加日间手术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患儿因素、手术因素、麻醉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良好的术前准备可提高日间手术儿童的舒适度.吸入和静脉麻醉均可用于儿童日间手术.以区域阻滞和多模式镇痛为核心的低阿片策略,可降低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整合加速术后康复元素、运用儿童麻醉后离院评分、严格控制非计划入院率,可进一步提高儿童日间手术质量和效率.

    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术前评估麻醉儿童

    早期干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谭明杨瑛李健邹开源...
    50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瓣钙化是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早期表现,其特点是瓣膜硬化、纤维化及钙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在未来二三十年预计将翻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除了开胸或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外,尚缺乏有效药物.目前,没有指南推荐可以延缓及逆转主动脉瓣狭窄的药物.现从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病理特点、早期干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危险因素

    移行区前列腺癌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纪献浦李秋洋
    505-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是前列腺检查最便捷的方法,早期诊断移行区前列腺癌(transitional zone PCa,TZ-PCa)存在一定困难,穿刺活检漏诊率较高.移行区局限于包膜内,位置较深且多合并前列腺增生,如何准确鉴别移行区病变良恶性一直是影像学的难点.现从TZ-PCa的发病基础、现有PCa的超声诊断方法及移行区诊断难点进行综述.

    前列腺癌移行区超声诊断

    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在HLA基因分型中的评价研究

    廉雪张丹温玉洁范成艳...
    510-512,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TGS测序)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分型中应用的性能.方法 选取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实验室常规HLA分型检测样本48份,采用PCR-SBT和TGS两种测序法分别对全部样本进行HLA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基因分型结果及性能.结果 TGS法和PCR-SBT法对48份样本的HLA-A、-B、-C、-DRB1和-DQB1的基因检测结果,在高分辨水平上完全一致,TGS法可以对全部样本进行直接指定新基因及单一组合分型结果.TGS法在耗时、新基因判定、读长、机器维护、模棱两可结果和实时数据等性能方面优势更明显.结论 与PCR-SBT测序技术相比,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在指定HLA基因结果方面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

    人类白细胞抗原Nanopore测序PCR-SBT基因分型

    2018-2022年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情况分析

    胡京辉葛红卫秦倩倩刘正敏...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8-2022年京津冀15家血液筛查实验室(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提升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质量同质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的15家血站实验室,其中包括3家血液中心实验室和12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实验室,分别用代码A~O表示.收集15家血站实验室2018-2022年检测前接收标本总数、质量不合格标本总数以及常见不合格原因(溶血、乳糜、容量不足量、血细胞比容异常、采集后未按要求及时离心和其他原因等)对应标本数,分析检测前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8-2022年15家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率为1.98‱,呈下降趋势,由2.54‱下降至1.57‱.标本质量不合格原因5年来保持稳定,占比依次是乳糜(74.72%)、溶血(7.41%)、容量不足量(5.42%)、其他原因(4.42%)、血细胞比容异常(4.35%)、采集后未按要求及时离心(3.68%).15家血站实验室之间检测前质量不合格标本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检测前总体质量不合格标本率相比,11家实验室低于总体水平,其中4家持续保持稳定状态.结论 15家血站实验室的检测前过程控制总体良好,但由于各血站在检测前标本管理过程的流程设计和工作模式的不同导致统计数据存在差异,部分实验室仍有改进空间.

    检测前过程质量管理血液筛查标本

    腹腔镜胃旁路术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肥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洋魏泽明张伟阿民布和...
    519-52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T2DM的肥胖症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RYGB组(45例)和LSG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短期、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中,男44例,女64例,年龄15~64岁,平均(36.6±11.0)岁.与LRYGB组相比,LSG手术时间更短[(104.29±31.30)min比(144.44±46.90)min]、术中出血量更少[(25.35±19.34)ml比(55.56±44.93)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1.78±0.96)d比(2.76±1.03)d]、术后离床时间[(1.65±0.72)d比(1.96±0.77)d)]及住院时间[(7.29±2.39)d比(9.58±3.55)d]更短;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患者在术后3、6、9个月短期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下降程度及术后1年、2年、5年长期内BMI下降程度高于LRYGB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的持续降低程度及多余体质量减轻比率的持续升高程度均高于LRYGB组;LSG组术后5年T2DM缓解率高于LRYGB组(82.54%比6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术式治疗合并T2DM肥胖症患者的术后短期及长期效果均优于LRYGB,两种术式安全性相当.

    腹腔镜胃肠旁路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肥胖症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琪王阳蒋瑞军张俊霞...
    523-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诊断为肺炎的婴幼儿176例,根据是否发生重症肺炎分为重症肺炎组(95例)和非重症肺炎组(81例).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176例患儿中,男96例、女80例,年龄1个月至3岁,平均(1.71±1.08)岁.95例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喘憋、低氧血症、胸腔积液及气胸,合并肺外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肌损害),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基础疾病(OR=9.598,95%CI:1.122~82.128,P=0.044)、早产(OR=9.834,95%CI:1.129~85.694,P=0.039)、混合感染(OR=14.837,95%CI:4.214~52.235,P<0.001)、营养不良(OR=9.163,95%CI:1.059~79.325,P=0.039)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重症肺炎.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较重,存在基础疾病、早产、混合感染及营养不良是婴幼儿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提高其救治率.

    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影响因素

    颈静脉球瘤切除术围术期麻醉管理8例报告

    杨柳吴蓓曾敏张利勇...
    526-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患者8例,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评估、手术治疗、麻醉管理和术后转归等临床资料,分析其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结果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29~57岁,平均(44.3±10.5)岁.所有患者均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评估,术中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监测,平均手术时长为(8.1±1.8)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87.5±1557.9)ml,术中出血量大造成循环波动的患者均及时输注术野自体回收血或异体浓缩红细胞,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术毕保留经鼻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室,选择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及时评估早期拔出气管插管,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结论 对于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应在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充分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加强术中体征及神经功能监测,做好术中大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案,为手术安全和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颈静脉球瘤神经外科麻醉管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