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眩晕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单希征王恩彤
    623-624页

    IgG4相关性耳病

    王恩彤单希征
    625-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二十年来逐渐被认知的一类新型疾病,为一种由免疫反应介导的纤维化炎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IgG4相关性耳病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临床医生对其缺少充分的认识,易发生误诊误治.现从IgG4相关性耳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血清学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复发及预后进行评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免疫球蛋白亚型4IgG4相关性疾病IgG4相关性耳病颞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治疗后发生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分析

    林存鑫孙洋沈帅帅刘月季...
    63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复位(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治疗后发生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BPPV患者207例,根据CRP后1个月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分为RD组(95例)与非RD组(11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PV患者发生RD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年龄和病程对BPPV患者发生RD的预测价值.结果 207例患者中,男66例、女141例,年龄24~88岁,平均(60.4±13.8)岁.95例患者发生RD,发生率为45.9%;其中自诉头昏不适51例,行走不稳32例,颈部发紧27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32,95%CI:1.002~1.055,P=0.032)、病程越长(OR=1.144,95%CI:1.017~1.287,P=0.025)的患者发生RD的风险越高.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预测BPPV患者CRP治疗后发生RD的AUC为0.620(95%CI:0.544~0.696,P=0.003),诊断灵敏度为0.674 2,特异性为0.536 3;病程预测BPPV患者CRP治疗后发生RD的AUC为0.582(95%CI:0.503~0.661,P=0.043),诊断灵敏度为0.368 1,特异性为0.777 4,两者联合预测BPPV患者CRP治疗后发生RD的AUC为0.661(95%CI:0.587~0.735,P=0.001),诊断灵敏度为0.684 2,特异性为0.580 1.结论 BPPV患者CRP治疗后RD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头昏不适、行走不稳及颈部发紧;年龄、病程是BPPV患者CRP治疗后发生R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联合病程对BPPV患者CRP治疗后发生RD的预测价值较高.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耳石复位影响因素年龄病程预测价值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媛刘媛媛曹春婷
    636-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共患病的情况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普仁医院BPPV患者669例,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10例)和未复发组(559例),分析其共患病情况以及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669例BPPV患者中,男190例、女479例,年龄20~100岁,中位年龄64(57,70)岁.BPPV患者以女性(71.6%)、老年(67.7%)、有共患病(70.7%)者多见;患病率最高的前6种疾病为高血压病(37.8%)、高脂血症(33.8%)、精神心理疾病(31.1%)、糖尿病(15.7%)、心血管病(12.6%)和骨代谢异常(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代谢异常(OR=2.458,95%CI:1.448~4.171,P=0.001)的BPPV患者发生复发的风险越高.结论 骨代谢异常是BPPV患者发生复发的危险因素,BPPV患者患有共患病的比例较高,建议多学科共同参与患者的临床管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共患病危险因素复发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孙程成单希征
    640-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ALHL患者112例,根据疗效分为痊愈组(79例)和未痊愈组(33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HL患者痊愈的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中,男29例、女83例,年龄19~75岁,平均(45.3±13.8)岁.首发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7例,耳闷18例,耳鸣11例,复听14例,同时出现耳闷和耳鸣62例;17例患者伴有听觉过敏症状.随访1年,其中2例确诊为梅尼埃病,1例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79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7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间越早(OR=0.906,95%CI:0.862~0.952,P=0.000)的患者,痊愈的概率越大.结论 ALHL首发症状不典型,不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女性高发.就诊时间是ALHL痊愈的影响因素.ALHL患者经及时系统的治疗,预后良好.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预后梅尼埃病感音神经性聋

    更年期女性发生前庭性偏头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亚丽孙宝梅韩婧洋张晓彤...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更年期女性发生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雌二醇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VM患者100例(更年期VM组),及同期更年期健康体检者100例(更年期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更年期女性VM与雌二醇及CGRP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患者,年龄41~59岁,平均(49.0±4.9)岁.与更年期对照组相比,更年期VM组雌二醇更低[(39.13±5.32)pg/ml比(81.94±5.98)pg/ml],CGRP更高[(88.47±8.45)pg/ml比(59.59±5.9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越低(OR=0.559,95%CI:0.189~0.809,P=0.003)、CGRP越高(OR=7.601,95%CI:2.193~14.348,P=0.001)的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风险越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及眩晕的发作频率及其持续时间和雌二醇呈负相关,与CG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VM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CGRP水平升高,且是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头痛及眩晕的发作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与雌二醇水平负相关,与CGRP水平正相关.

    前庭性偏头痛更年期雌二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因素

    快速轴位滚转试验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杨盼邢娟丽员艳宁钱亦华...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SRT)、低头-抬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BLT)和快速轴位滚转试验(rapid axial roll test,RART)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SC-BPPV)责任半规管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SC-BPPV患者328例,根据不同的变位试验分为SRT组(113例)、BLT+SRT组(104例)和RART+SRT组(111例),BLT+SRT组和RART+SRT组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BLT或RART,第二阶段进行SRT.比较不同组别眼震引出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BLT/RART与SRT眼震引出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28例患者中,男95例,女233例,年龄18~86岁,平均(55.5±13.8)岁.RART+SRT组眼震引出率高于BLT+SRT组和SRT组(94.59%比81.73%比74.34%);RART+SRT组第一阶段眼震引出率、第二阶段SRT眼震引出率、责任半规管判定一致比例均高于BLT+S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责任半规管判定一致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BLT+SRT组痊愈率为92.59%(50/54),RART+SRT组为97.96%(96/98),两组痊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5,P=0.187).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RART与SRT在眼震引出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致率达94.59%(Kappa=0.638,P<0.001).结论 RART具有加速度大、安全性好、眼震引出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诱发出HSC-BPPV特征性眼震,提高半规管定侧定位的准确性,为HSC-BPPV的临床实践提供更优化的检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快速轴位滚转试验传统滚转试验低头-抬头试验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临床价值

    手法复位对位置性下跳眼震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雯琰岳利峰刘雪冰姜辉...
    653-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对位置性下跳眼震(positional down beat nystagmus,pDBN)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pDBN伴眩晕患者33例,分析手法复位对pDBN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3例患者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2~79岁,平均(55.8±15.5)岁.18例患者手法复位治疗有效,Yacovino法的有效率为33.3%(11/33),Yacovino联合半Semont法的有效率为21.2%(7/33).其中4例在治疗过程中转化为典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半规管BPPV与对侧背地型后半规管BPPV的位置性眼震特点相似.结论 Yacovino联合半Semont复位法可提高pDBN伴眩晕患者的诊断与复位治疗成功率.

    位置性下跳眼震眩晕Yacovino法半Semont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

    北京医学杂志编辑部关于处理一稿多投的声明

    《北京医学》编辑部
    657页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霍岩松孙海燕郭向飞冉广原...
    658-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联合胸神经阻滞(pectoralis nerves block,PEC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治疗的78例PHN患者,其中男18例、女60例,年龄45~83岁,平均(64±19)岁.38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损区局部神经阻滞(对照组),男11例、女27例,体质量(68.5±8.2)kg,病程5(3,11.8)个月,合并糖尿病8例(21.1%);40例采用ESPB+PECS(观察组),男7例、女33例,体质量(65.7±4.3)kg,病程4.5(3,10.5)个月,合并糖尿病7例(17.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2)比7.5(7,8),P<0.001],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3(53,53)比55(53,57),P<0.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扩散节段呈负相关(r=-0.341 6,P=0.031).对照组局部出血23例(60.5%),血气胸4例(10.5%);观察组局部出血3例(7.5%),无血气胸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PB联合PECS治疗PHN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竖脊肌平面阻滞胸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胸椎旁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