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山学院学报
保山学院学报

蒋永文

双月刊

1674-9340

bsxyxb@126.com

0875-3115018

678000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学府路

保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社会各界有见解的学术理论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宣王中兴与王官诗学的裂变

    李鹏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小雅》中存有大量周宣王朝诗,这与宣王中兴有关."雅中之颂""'变雅'作矣"两组感情色彩迥异的诗同时存在于诗文本中,是宣王时期政治社会生态的折射.宣王朝诗文本的编辑活动,以服务礼乐仪式为目的,但客观上导致了诗歌讽谏功能的长足发展,进而引发了王官诗学的裂变.从此,诗教由乐教附庸而趋向独立,并朝着注重德教的伦理化方向发展.

    宣王中兴雅中之颂"变雅"作矣王官诗学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

    张艺龄徐多毅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通过分析Innes Herdan、万昌盛、王僴中以及许渊冲等译本,对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下,译者主体性能够得到发挥,但是知识翻译标准又会制约译者的主体性,即古诗英译时,理想的状态是译者能够体现其主体性但同时兼顾知识翻译标准,但通常两者之间会存在失衡的情况.

    知识翻译学古诗英译译者主体性

    传播学视域下永昌道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赵建民陈薇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之下,通过译介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在收集整理永昌道文化外宣语料的基础上,基于传播学视角并借助译介学有关理论,着眼于传播效果,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几个维度构建推动永昌道文化"走出去"的译介模式.同时提出,在翻译实践中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和追求,又要尊重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采取以"我"为主、读者本位的翻译策略,不断提高译介传播质量,推动永昌道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永昌道文化传播学译介模式走出去

    大学生风险认知水平对其抑郁状态的影响

    王一帆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大学生风险认知水平对其抑郁状态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保护作用.采用风险感知量表,压力-焦虑-抑郁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5 1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风险认知水平正向预测抑郁状态;心理资本中希望、效能、乐观维度均可负向预测抑郁状态;心理资本的效能维度在风险认知与抑郁状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风险认知对抑郁状态的预测力随效能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呈现出较高的发生率,风险认知水平影响个体抑郁状态水平.心理资本中的效能维度在风险认知与抑郁状态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风险认知对抑郁症状表现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风险认知抑郁状态心理资本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