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李保卫

季刊

2095-2295

0472-5951610

014010

包头市阿尔丁大街7号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包头钢铁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地质采矿、冶金化工、材料、工业自动化与计算机、土木建筑、环境工程与保护、节能、工业经济与管理以及基础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综合评述和科技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iVCrNb高熵合金显微结构及储氢性能研究

    苑印俊高雪云翟亭亭王海燕...
    103-10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TiVCrNb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储氢性能,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TiVCrNb高熵合金.结果表明:合金由BCC结构相、FCC结构相和 C15 Laves相组成.吸氢之后 BCC结构相发生转变.合金粉末在623 K,4 MPa条件下进行活化后,分别在303、323、343 K、2 MPa氢压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吸氢,最大吸氢质量分数分别为1.135%、1.014%、0.965%.随吸氢的温度降低,最大吸氢量增大,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的吸氢性能较好.最大放氢质量分数分别为0.326%、0.360%、0.445%.放氢量与吸氢量相差较大.合金放氢不彻底,放氢性能较差.合金放氢的焓变与熵变如下:ΔH=22.47032 kJ/mol;ΔS=72.94196 J/mol·K.

    高熵合金TiVCrNb晶体结构储氢性能

    球磨时间对La0.7Pr0.3MgNi3.6Co0.4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影响研究

    张成磊翟亭亭高雪云王海燕...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机械球磨制备了球磨时间为0.50、1、1.50、2 h的La0.7 Pr0.3 MgNi3.6 Co0.4合金,系统研究了合金的结构及气态储氢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和相结构进行表征.使用PCT气态储氢测试仪对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进行测试.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粉末的尺寸逐渐减小且非晶结构逐渐增多.球磨可以缩短合金的活化孕育期,并且使吸氢反应活化能由61.83 kJ/mol减小到38.08 kJ/mol.吸氢反应焓变ΔH由46.23 kJ/mol减小到32.33 kJ/mol,吸氢反应熵变ΔS由127.45 J/mol·K减小到88.44 J/mol·K.

    球磨LaMgNi4储氢合金气态储氢性能

    球磨及复合镍对Mg23.5Y0.5Ni10Cu2储氢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王宇航唐晓初赵凤光闫自强...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球磨及复合镍的方法将铸态Mg23.5Y0.5Ni10Cu2 合金制备成球磨态储氢材料,并研究了球磨时间及复合镍对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逐渐成为纳米晶,复合镍加剧了合金的非晶纳米晶化.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球磨提高了合金的放电比容量,球磨 30h的放电比容量是球磨 10h的1.29 倍.复合镍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放电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球磨 30h时,复合镍的放电比容量达到767.20 mAh/g,为未复合镍的4.63 倍,复合镍还能够显著改善合金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

    Mg23.5Y0.5Ni10Cu2球磨复合镍电化学性能

    稀土Y及Al-5Ti-B细化剂复合添加对A356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孙晓斌张乐陈彦孜陈林...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Al-20Y变质剂和Al-5Ti-B细化剂处理A356 铝合金熔体,研究稀土Y与Al-5Ti-B复合添加对A356 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和Al-5Ti-B复合添加能提高形核率、细化α-Al晶粒尺寸和改变共晶硅形貌,共晶硅的形貌由针状和板片状变为短杆状和颗粒状,使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添加稀土 Y和Al-5Ti-B的A356 铸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46 MPa、98 MPa和4.0%.

    稀土YAl-5Ti-BA356铝合金力学性能

    烧结工艺对2:17型SmCo合金磁性能的影响探究

    张晨李岩吕科任少卿...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2:17 型SmCo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1195~1210℃对磁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烧结态磁体主要由 2:17H相和 1:5H相组成.随烧结温度的升高,相组成不变,而晶粒平均粒径由43.51 μm生长至75.71 μm.从1195℃提升至1210℃的过程中,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最大磁能积(BH)max和密度ρ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并在1200℃时得到了Br=11.12 kGs、ρ=8.2747 g/cm3 的最佳烧结态磁体,同时磁体内铜元素分布相对均匀,磁体获得高磁性能.对比终态磁性能,发现剩磁Br和密度ρ的提升主要完成于烧结阶段.

    2:17型SmCo永磁材料烧结温度磁性能微观组织结构

    葡萄糖基碳的改性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

    杨慧敏王卓程永兴陈俊宇...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氯化铵改性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制备出了一系列以片状结构为主的碳基材料,提高了葡萄糖基碳材料的储能能力.通过改变氯化胺的加入量,碳基材料的形貌由球形转变为片状,当葡萄糖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 1:2时,所得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为1187 m2/g,孔体积可达0.692 cm3/g.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的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储能性能,在1A/g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比电容能达到190 F/g.同时,在千次充放电后,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能达到96.7%.

    葡萄糖多孔碳水热碳化储能

    熔盐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胡文博邢艳伟辛国祥刘金鑫...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盐法,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尿素为氮源成功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石墨烯(NPG-1)材料.通过XRD、SEM、TEM、XPS、BET、CV、GCD和EIS对NPG-1 进行物理性能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丰富褶皱、互连网络多孔结构以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由于NPG-1 互连网络多孔结构以及氮原子掺杂产生的赝电容,NPG-1 在0.5 A/g时具有264 F/g的高比电容,经10000 次恒流充放电循环,NPG-1 电容保持率达到 94.9%,表明其拥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综上所述,这种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具有实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熔盐法氮掺杂多孔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内蒙古褐煤腐植酸提取工艺研究

    孙海章荣令坤王建忠李大虎...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内蒙古褐煤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研究加碱量与煤样质量比(简称加碱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液与煤样质量比(简称碱煤质量比)和酸析时pH值对提取的腐植酸在煤样中的质量分数(简称腐植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煤样和腐植酸的基本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提取腐植酸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加碱质量分数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 h,碱煤质量比8:1,酸析pH值为1.0 时,褐煤中腐植酸的质量分数为63.52%.

    腐植酸褐煤碱溶酸析红外光谱

    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与影响因素

    曹健师世图赵宇琦苏海涛...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统计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实例,研究顶部单一煤层及下煤层重复采动的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单一煤层开采裂采比为8.61~32.50,主要在15.00~30.00 之间,覆岩裂隙发育高度与煤层采高呈正相关.下煤层重复采动,间隔岩层完全破断后,上覆岩层裂隙活化发育更为剧烈,裂采比与单一煤层开采相比减小,覆岩裂隙发育高度受埋深影响不明显,主要随2 煤层综合采厚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随煤层间距增加,覆岩裂隙发育高度呈降速增大.

    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影响因素

    浅埋近距离煤层上部采空区自燃危险区数值模拟研究

    王文才赵婧雯
    151-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部煤层时,地表裂隙经过二次发育连通上部老采空区,造成采空区内漏风增加,自燃危险性相应增大.以苏家沟煤矿5-1上煤层至地表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地表漏风对复合采空区,特别是上部4-2中煤层采空区的自燃危险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氧气浓度随着与工作面距离得增加而逐渐降低,连通上部采空区与地表的裂隙对采空区内的氧化带分布产生影响,依据自燃危险区的划分标准,结合风流场及氧化带的分布云图确定自燃危险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浅埋近距离煤层上部采空区漏风数值模拟自燃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