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与食品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与食品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包装与食品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李善为

双月刊

1005-1295

bjzzs@mail.hf.ah.cn

0551-65311880,65335565

230088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湖路29号

包装与食品机械/Journal Packaging and Food Machin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学会会刊。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与食品机械、工艺、包装机械、食品包装等内容,辟有试验研究、设计探讨、技术综述、经验交流、供求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羊肚菌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杨建杨玉红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更多羊肚菌菌丝体,优化羊肚菌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方法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最佳碳源选取蔗糖20 g/L;最佳氮源选取酵母膏25 g/L;最佳无机盐选取KH2PO4 2.0 g/L;最佳pH值7,温度28℃.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在蔗糖25 g/L、酵母膏15 g/L、KH2PO4 2.5 g/L、温度24℃时,菌丝体干重达17.71 g/L,比原有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干重提升22%.研究为羊肚菌液体高效生产菌丝体,开发羊肚菌发酵类产品奠定基础.

    羊肚菌发酵培养单因素响应面优化

    明胶/魔芋葡甘聚糖相行为调控共混膜结构及在热封包装中的应用

    李琛黄晓岚金伟平郭城...
    8-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蛋白质/多糖相行为与共混膜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明胶和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制备不同比例的共混膜,通过微观结构、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等检测指标,研究不同共混比例下的相分离对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魔芋葡甘聚糖添加量为0.4%时,共混体系出现微观相分离,共混膜断裂伸长率和热封强度显著提高,分别达到12.5%和1 704.2 N/m,拉伸强度为30.9 MPa,水蒸气透过率降至最低.进一步采用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原位观察相分离,发现共混膜中分散相聚集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魔芋葡甘聚糖,其颗粒尺寸和分布密度与相分离程度成正比.研究为利用多糖与蛋白质共混相行为调控膜结构,并在可食性热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明胶魔芋葡甘聚糖相分离热封性能共混膜

    不同蛋白酶对鳕鱼骨酶解液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孙超男吴国强步营朱文慧...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蛋白酶对鳕鱼酶解液风味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构建苦味值、水解度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模型.结果发现,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苦味有整体下降的趋势;水解度和氮回收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直至平稳,其中A2SD和A6SD的水解度分别为31%和34%,仅低于P11039酶解液(约为45%),且A2SD和A6SD酶解液的氮回收率分别为40%和45%,明显高于其他酶解液.A2SD和A6SD的Fe2+螯合率与还原能力相较于其他酶解液有着明显的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水解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研究为开发苦味值低、抗氧化活性好、利用价值高的水产酶解物产品提供参考.

    鳕鱼骨酶解液苦味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胚芽米粉的制备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李白存任彩霞王桃秀梁思怡...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胚芽米粉作为婴幼儿辅食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以冲调性为指标筛选熟化方式,并考察熟化方式和喷雾干燥对胚芽米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解-蒸制法制备的胚芽米粉冲调性显著优于蒸制、炒制和气流膨化等熟化方式,其胃肠道阶段的淀粉消化率最高;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加酶量0.25%(w/w)、酶解时间45 min、酶解温度8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对胚芽米粉胃肠道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最佳进风温度为140℃.研究为胚芽米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胚芽米粉熟化酶解喷雾干燥体外消化

    海藻酸钠-纳米氧化锌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李轶琳杨正阳高媛李春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海藻酸钠膜的性能,并赋予其一定的抑菌性.以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氧化锌作为抗菌、抗紫外物质,制备一种具有抗菌、抗紫外双重功能的复合包装薄膜.借助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等对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湿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的加入没有改变海藻酸钠膜的结构,复合膜有较强的抗紫外性能,纳米氧化锌与海藻酸钠相容性良好;复合膜具有抗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大肠杆菌.纳米氧化锌的加入提高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与阻湿性能,当纳米氧化锌含量为5%时,有最大的拉伸强度17.13 MPa,最小的水蒸气透过系数8.05×10-11 g/(m·s·Pa).ALG-5%ZnO为最佳配比的复合膜.研究为纳米氧化锌在包装薄膜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海藻酸钠纳米氧化锌抗紫外抗菌双重功能

    淀粉基番茄红素复合物的酸碱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孙世东孟凯丽赵文红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的酸碱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研究ALCs中番茄红素吸光度在不同比例二甲基亚砜中的变化,分析不同pH值对ALCs色泽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二甲基亚砜:水混合溶剂相比,ALCs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的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蓝移,番茄红素呈H型聚集.二甲基亚砜和水体积比为1:1时,在酸性和弱碱环境下,ALCs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当溶液pH>12后,ALCs出现絮凝沉降现象.ALCs在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亚砜:水=1:1中的降解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在pH值为2,7,12环境中的降解均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ALCs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半衰期为185.54 h(pH=2)>34.45 h(pH=12)>29.50 h(pH=7).研究为ALCs稳定环境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直链淀粉番茄红素酸碱稳定性降解动力学

    高速剪切辅助碱提取甘蔗渣纤维素及其理化分析

    孙帅豪安凤平沈凡樱张建红...
    45-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碱法提取纤维素效率低的问题,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速剪切辅助碱提取纤维素工艺,将高速剪切辅助碱提取的甘蔗渣纤维素和传统碱提取法提取的化学纯纤维素的理化性质作比较.结果表明,在转速为5 600 r/min,提取时间为16 min,NaOH质量浓度为4.5%的条件下,获得S-CPC的α-纤维素含量为(93.05±0.21)%,稍大于CPC的(91.23±0.01)%,得率为(26.14±0.42)%;提取时间缩短56%.SEM分析表明,S-CPC和CPC的表面布满纤维束,前者更为松散;FT-IR光谱及X-射线分析表明,S-CPC与CPC均为纤维素I型结构;结晶度较高,分别为82.6%和83.0%.研究为高效制备高含量甘蔗纤维素提供参考.

    甘蔗渣纤维素高速剪切理化分析

    草莓悬挂输送无损分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蔡健荣夏中岩孙力许骞...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鲜食草莓人工分级效率低,自动化分级易损伤的问题,设计一套草莓悬挂输送无损分级系统.在要求草莓留梗采摘的基础上,设计果梗夹持机构;根据分级功能需求,设计转移上料机构、双链循环输送机构、缓存下料机构,以实现草莓的无损输送.再配合内、外观品质检测模块,即可实现草莓品质分级.以直径30~50 mm,质量20~50 g的草莓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外品质检测结果,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并分别下料包装.草莓外部品质检测采用机器视觉,提取草莓大小、颜色、形状等外观信息;内部品质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分级结果,将其分别输送至对应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包装.研究为草莓类柔嫩果皮果实的无损分级装备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草莓悬挂输送循环输送无损分级

    重型八角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张敏卞永明朱江王浩...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重型八角瓦楞纸箱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其函数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选取复合瓦楞纸板边压强度、底边周长、高度和邻边比为影响因素,基于相似准则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使用SPSS和MATLAB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并根据实际设计案例加工试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八角箱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边压强度>底边周长>邻边比>高度;试验数据验算误差和试验验证误差分别为11.6%和11.08%,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传统普通纸箱常用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为解决八角箱产品的抗压强度预测、选材和结构参数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重型八角瓦楞纸箱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基于改进U-Net++的燕窝杂质检测方法

    韦龙星宁萌蔡礼扬凤鹏锦...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燕窝领域的杂质自动化检测,实现对燕窝中羽绒杂质的快速精准分割,提出一种应用于燕窝领域的两阶段杂质检测算法.第一阶段,基于U-Net++模型引入注意力模块,以抑制因燕窝强度不均所引起的图像分割不精准和密集卷积造成的干扰噪声;第二阶段,针对特征提取输出的概率张量,通过二值掩膜以实现对燕窝杂质和非杂质区域的精确分类.采集并预处理燕窝图像,通过消融试验对比分析杂质检测算法与U-Net,U-Net++,传统图像方法在同等条件下的测试集数据.试验表明,杂质检测算法的F1 系数为94.80%,较其他3种算法分别提高2.78%,1.12%,20.71%,召回率为97.90%,精确率为91.89%,整体检测结果优于对比算法.研究为燕窝杂质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图像处理U-Net++AG杂质检测机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