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才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才智
才智

王瀚令

旬刊

1673-0208

caizhi85611130@163.com

0431-85611131

130021

长春市建设街2650号

才智/Journal caizh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戏曲表演专业群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敏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融合趋势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戏曲表演专业群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举措,也是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戏曲表演中的应用,针对当前戏曲表演专业群实训教学资源分配与管理不足、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实训教学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搭建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平台、构建戏曲教学资源库、建设戏曲表演创新平台等措施,以期为戏曲表演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开辟新渠道。

    虚拟仿真技术戏曲表演实训资源专业群

    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究

    王恩徐原博刘文彬杨馥宁...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课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本文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现状和改革对策进行论述。针对目前基础课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课题,并对其进行探索。通过更新课程内容以融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调整课程结构以增强灵活性和实用性,利用技术工具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建立动态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以持续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融合的实施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策略等,对教学进行创新,指导高校在人工智能环境下进行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工智能环境高校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实践

    高校全媒体矩阵化传播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

    王格王冠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已陆续建立由校园媒体、新媒体账号、政务账号,甚至海外媒体账号组成的新媒体矩阵,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大众,覆盖面广、受众画像区别较大,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产生的不同媒体平台具有差异化传播规律,对高校的宣传格局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将矩阵内的平台通联起来,并进一步扩大矩阵外延、推动矩阵立体化建设,成为高校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因此,构建全媒体矩阵化传播体系成为新的提升宣传效能的有效路径。

    新媒体矩阵矩阵化传播高校

    新质生产力时代的智慧党建平台构建研究

    童书元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入新质生产力时代,省市地方党校的党建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对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这一背景,深入分析了地方党校党建现状与需求,提出通过数智化技术赋能党校智慧党建平台的解决方案。具体从可靠性、链接性、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四个方面设计了平台的体系架构,并从党务工作、协同办公和学习平台三个角度设计了具体的服务内容。最终,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党建平台,为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软件支持。

    新质生产力智慧党建党建平台

    高职院校党的群团活动品牌化与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

    邵洁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的群团活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党的群团活动时面临学生参与度不高和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党的群团活动的品牌化及学生的参与度,结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通过深入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高职院校党的群团活动品牌化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构建学风建设功能导向的理工类研究生样板支部研究

    于子程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如何有效发挥研究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本文针对当前部分理工类研究生党支部先锋作用弱化、研究生党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指出构建理工类研究生特点党支部的迫切性,通过对某理工类高校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样板支部试点创建的研究,提出构建学风建设功能导向的研究生样板支部思路,旨在为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发挥研究生党员积极性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

    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党员学风建设样板支部

    《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徐向峰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强调建立融入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建议建立多元评估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加强校内外合作等措施,以确保思政教育在《公共政策学》课程中的有效实施。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认同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

    《公共政策学》思政教育教学设计

    五年制《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与应用研究

    周子楠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五年制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效挖掘和应用思政元素,进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及评价机制完善等多项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本研究探讨了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为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五年制高职《电子技术基础》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德育教育

    "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

    吴文娟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通过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及其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与价值的分析,旨在探索红色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强调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见证和革命精神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校与社会的贯通,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提出一系列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措施,包括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这些路径旨在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增强其实效性,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大思政课"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革命精神

    "大思政课"视域下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张芝鸣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社会、各大中小学掀起了关于"大思政课"的建设浪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上是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而文艺作品能够通过其生动活泼、充满感染力的形式,成为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载体,使学生易于接受、认同。为了实现文艺作品与思政课的高效契合,必须以"三项原则"为基础,打造一支专业与专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好学校、社会、网络三大课堂,从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大思政课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