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船舶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船舶工程
船舶工程

闻雪友

双月刊

1000-6982

cbgc@csname.org.cn

021-54591998-803

200032

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

船舶工程/Journal Ship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国家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推动造船工业技术进步、促进船舶科研事业的发展、沟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报道学会动态和提供产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工程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次冲撞式破冰过程仿真及破冰船结构损伤研究

    董一洋刘俊曾佳王燕舞...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冰船在单个航次中多次冲撞式破冰可能造成船体结构累积损伤.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选用一种适合船冰碰撞研究的新型海冰材料模型,根据破冰船的破冰情景,对倒车后再次冲撞式破冰和多次冲撞式破冰的情景进行动态仿真.与单次冲撞式破冰进行对比,研究多次冲撞式破冰过程中的动响应特性,总结其中的碰撞力、结构损伤和能量吸收规律,为破冰船设计提供参考.

    破冰船船冰碰撞冲撞式破冰动响应

    二维冰-水-结构物作用的近场动力学模拟

    王诗洋张郭杨王文全
    8-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冰、水、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建立二维冰-水-圆柱结构物的运动计算模型,采用近场动力学微分算子模拟海水流动,采用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模拟海冰的损伤行为以及海冰与结构物之间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不同圆柱结构物移动速度和直径对冰载荷的影响,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为研究冰、水、结构物相互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近场动力学微分算子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冰水结构物作用

    冰层边界下壳体结构声振特性数值分析

    王硕叶天贵陈玉坤靳国永...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极区环境下水下航行器与海冰边界之间的声振耦合机理,基于Virtual.Lab软件,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对无限大冰区进行建模和验证计算,并采用声振耦合方法建立壳体-海水-海冰的多维度多场耦合模型,分析冰层厚度和壳体与冰层之间的距离对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冰层边界对结构振动的影响较小,对声辐射的影响较大;冰层边界在低频段对声波的反射大于自由液面对声波的反射;随着频率的升高,冰层边界对声波的反射逐渐小于自由液面对声波的反射;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加,冰层对声波的反射作用逐渐增强;随着壳体与冰层边界之间距离的增加,冰层对声波的吸收作用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可供极区环境下水下航行器的声振特性研究参考.

    海冰声振耦合振动声辐射

    破冰船在冰脊场中的运动响应预报方法

    宋明王嘉豪袁巍田博康...
    24-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安全、有效地开发极地资源,降低冰脊对船舶航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船舶在冰脊场中的运动响应.通过建立船舶冰阻力计算模型和船舶净推力模型,结合船舶运动方程和冰脊场的概率模型,预测船舶在冰脊场中的航行性能,并分析不同参数对船舶运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将采用该方法预测得到的结果与极地破冰船冰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二者能较好地吻合,该方法适合进行净推力和平整冰阻力预报.通过对平整冰厚度和冰脊密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冰厚对船舶平均速度的影响显著.

    冰脊破冰船冰阻力模型净推力模型船舶运动响应

    结构间隙对复合靶板抗弹性能的影响

    张江吴国民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结构间隙对复合靶板抗弹性能的影响,探究弹体与靶板的响应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4种不同间隙结构的复合靶板在不同弹速冲击下的毁伤变形状态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弹体的剩余速度和靶板各组成部分吸能占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构间隙会影响复合靶板的抗弹性能,在弹体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有结构间隙靶板的弹体剩余速度更小;在不同速度段,结构间隙布置在不同位置时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抗弹芯层在弹体侵彻过程中是吸收弹体动能的主要部分,吸能占比约为58%;靶板间结构间隙能提升靶板的抗弹性能.

    复合靶板结构间隙抗弹性能数值仿真

    某船桁架式综合桅强度、刚度和振动计算分析

    郝绍瑞黄维程世明
    36-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桁架式综合桅的强度、刚度和振动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MSC PATRAN/NASTRAN,建立综合桅结构及局部船体结构简化模型,根据《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有关载荷要求,对该桅体强度、刚度和振动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桅的静、动力性能满足要求.证明桁架式综合桅计算分析及其边界条件的简化选取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借鉴.

    有限元计算桁架式综合桅强度刚度振动

    基于BWM-DS证据理论的大风浪环境下渔船航行安全评估

    孙英健任玉清黄应邦马胜伟...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判渔船在大风浪环境下航行时的安全状况,从人、船、环境和管理等4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因果分析图法建立渔船在大风浪环境下航行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最优最劣法(BWM)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标准融合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基本信任函数赋值的方法得到基本可信度值,确定其风险,得到基于BWM-DS证据理论的渔船安全评估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渔船"粤阳江渔07128"在大风浪环境下翻沉的事故进行评估,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评估所得结果与事故实际情况和专家主观评估结果相符,证明该模型能有效评价渔船在大风浪环境下的安全航行状况.

    渔船安全评估大风浪环境因果分析法最优最劣法证据理论

    FPSO生活楼模块吊排结构强度与优化

    舒伟宿贺贺汪姗刘敏...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浮式生产储卸油轮(FPSO)生活楼模块整体吊装安全需求,开展FPSO生活楼模块整体吊装过程中吊排结构型式与强度优化设计研究.基于板式吊排结构强度校核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参数化建模对吊排强度进行分析,提出吊排结构优化流程;通过迭代计算,对不同承载能力的吊排结构进行优化定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定型后的吊排结构质量小于原始结构质量,在结构强度允许范围内,实现了整体结构的轻量化,研究结果可为整体式吊排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浮式生产储卸油轮生活楼吊排整体吊装

    复合材料风力转筒结构应力特性分析

    杨智雄田宏业王纬波王初龙...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复合材料转筒结构的安全性,对其应力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新型复合材料风力转筒结构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线性弹簧单元模拟底部限位轮装置,将模态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数值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复合材料外筒和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系统开展结构应力特性分析、优化和结构强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旋转作业时离心力对外筒应力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风压作用;转筒最大应力出现在外筒上,最大变形发生在顶部盖板上;铺层角度是外筒设计的关键要素,新的正交铺层方案下最大应力值有所减小,但最大变形位移显著大于角铺层方案;3种铺层方案下的复合材料转筒均能满足强度要求.

    复合材料转筒模态振型与固有频率铺层优化应力特性强度评估

    基于多载荷联合作用的LNG船泵塔结构建模与强度分析

    罗秋明沈歆丁仕风周利...
    67-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液化天然气(LNG)船泵塔结构进行建模和强度分析,提升LNG船结构的安全性.构建由弹簧单元组连接泵塔主体结构与底部基座区域的"船体-泵塔"组合模型,分析液舱内液体晃荡时历运动、液体惯性力、超低温载荷的特征及计算和加载方式,提出多载荷联合作用下的LNG船泵塔结构强度分析方法.以一艘LNG实船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泵塔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弹簧单元数量、刚性系数和材料初始参考温度等关键参数对计算结果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泵塔结构建模与强度分析方法符合《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关于LNG船章节的细化实施方案和实船应用要求,采用该方法所得结果可供LNG船泵塔结构设计和校核参考.

    液化天然气船泵塔超低温晃荡载荷